人音版 (五线谱) 二年级上册音乐 5《打花巴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五线谱) 二年级上册音乐 5《打花巴掌》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6-22 22:3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打花巴掌》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
教学内容来源: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五课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制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童趣,是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特征,选择北京儿歌《打花巴掌》,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在学唱传统民间歌曲、童谣的体验中,对童谣、说唱形式有初步了解。
《打花巴掌》是一首旋律欢快、流畅,有着浓郁的河北民歌特色音调的儿歌,它也是北京地区一种传统的儿童游戏,边拍边数着花的名字,念说着合辙押韵的顺口溜,鼓励孩子们学习好、品德好、身体好。
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设置情境、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针对这一特点,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目标:
1.通过感受歌曲《打花巴掌》,学生学会用欢快流畅的歌声演唱歌曲。??
2.能够在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表现歌曲。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通过感受歌曲《打花巴掌》,指导学生用欢快流畅的歌声演唱歌曲。?
评价任务二:能够在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音乐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教师游戏导入 同学们,欢迎大家的到来,老师想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请你跟我这样做。
老师以游戏的方式拍出《打花巴掌》说唱部分的童谣节奏型,请学生模仿。
教师出示节奏型和童谣,让学生模仿教师说唱。
(填入歌词时要提醒孩子“的”在歌曲当中念dai。)
教师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打花巴掌》。

环节二:
学习新课 教师范唱
同学们,下面有请老师为大家表演这首歌曲。
之前同学们已经学会说唱部分啦,请同学们帮老师表演这部分好吗?
预备,开始……
教师简单介绍歌曲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曲与我们以往学的歌曲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
师:对,这是一首说唱歌曲,既有说又有唱。《打花巴掌》最早来源于北京,是一首北京儿歌,北京的孩子经常唱着这首歌曲做游戏。接下来让我们再次欣赏这首歌曲,同学们要思考一个问题:这首歌曲音乐情绪是什么样的?
再次感受音乐
同学们,听完之后,谁来回答一下,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什么样的呢?
生答:欢快的。
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欢快的《打花巴掌》吧!
四、学习歌曲
(出示简谱)
复习说唱部分
同学们之前我们都已经学会了说唱部分了,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一遍。
学习歌唱部分
跟琴学习简谱
(2)跟琴模唱歌曲
(3)完整演唱
(4)教师纠正
3.跟音乐伴奏完整的演唱
通过感受歌曲《打花巴掌》,指导学生用欢快流畅的歌声演唱歌曲。(评价任务一)

环节三:
创新拓展 创编:二月到四月的空白处的歌词。
同学们,接下来大家看看我们的歌词,一月一,我们从小爱学习,有歌词,可是二月到四月,都没有歌词,大家能想出来一个吗?注意:我们看“一月一”和“爱学习”中的“一”和“习”两个字很押韵,你创作的歌词也要和月份押韵哦。
我们看,这个孩子创作的行不行,好,我们来把他创作的歌词演唱一遍吧。 能够在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表现歌曲。
( 评价任务二 )
环节四:
在游戏中完成对本课的总结
同学们 ,歌曲学会了,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你们会玩拍手歌的游戏吗?
好,先伸出你的双手我们一起来试一下。
对,非常好,下面我们把拍手歌换成打花巴掌,你还会吗?好,我们一起试一下。
下面找你自己的小伙伴吧,一三五排的孩子转过去,两个人一组,我们边唱边拍。好了,孩子们,你们玩的高兴吗?
我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打花巴掌》,大家不但学会了歌曲,还创作了歌词,个个都成了小作家,同时我们又学会了一项游戏,老师希望孩子们每天都这样快快乐乐的成长,快快乐乐地去探索音乐的奥秘。
在愉快的音乐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