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第2课《回延安》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第2课《回延安》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22 21:09:4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
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3.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炽热的感情。
难点: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知识链接
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学法指导
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2、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3、了解信天游这种艺术形式。
师生明确目标
教师导入
用一首陕北民歌入题,让同学们体会陕北民歌的高亢悠扬的曲调,引出这种歌词的特点,导入《回延安》的学习。
自主学习
结加横线的字注音
搂定(
)   
白羊肚手巾(
 )  糜子(

黍类(
 )   
油馍(
) 
  
气喘(

解释
(1)几回回:
(2)糜子:
(3)脑畔上:
(4)鸡毛信:
(5)赤卫军:
3、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读时应注意不念错字,不添字、漏字。
教师范读,或播放朗读录音。
通过朗读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积极进取、高度赞美的感情。
朗读比赛:小组间朗读比赛
4.总体感受诗歌。
本诗共五个自然节,请分别用一两句话概括这五个自然节的主要内容。(交由学生讨论。)
第一部分:抒写久别重逢延安的感触。
第二部分: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第三部分:描绘会见亲人的热烈场景。
第四部分: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第五部分: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
五、思考:诗人是按照怎样的线索来抒发怎样的情感的?
全诗以诗人离别10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为线索。
抒发了对延安及延安人民的热爱和赞颂之情。
展示提升:诗歌朗诵比赛
“自主学习中”4.5中的问题
课堂反馈: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五、作业布置:课后习题及学案
1.教师下组检查学法。
2.学生互相讨论,解决疑难。
学生朗读
教师范读
教师设计小组朗诵比赛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学法指导
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背诵这首诗歌
学生明确目标
教师导入
赏析诗歌
自主讨论学习
1.诗人写作这首诗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全诗以诗人离别10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为线索。
抒发了对延安及延安人民的热爱和赞颂之情。
诗人除了直接抒情外,还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感情,试找出相关的语句,细心揣摩其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示例:“手抓黄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
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等诗句运用了动作描写,“
抓”
贴”“
楼”




切,
极写感情的深挚,表达了诗人对延安土地的无比热爱之情。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一一可真见亲.人....”运用了语
言描写,“梦见鸡毛信”可见老爷爷把亲人归来看作是十分重要的事,写出
了老爷爷内心的无比激动,表达了诗人对质朴、热情的延安人民的赞美
之情。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一条

街道

又平....


绿
树迎春风....”等场景描写,展现了延安的繁华,刻画出延安富有生机活力的新貌,表达了诗人由衷的赞美之情。
品味下列诗句,说说修辞手法的使用所产生的效果。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运用夸张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千声万声呼唤”极言多,把“延安”比
作母亲,表达了对延安母亲绵绵不绝的思念之情。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唱”“笑”“招”,表现出河流、村庄、旗帜也热情欢
迎诗人的到来,渲染了欢乐的气氛,体现了诗人故地重游的无限喜悦之情。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运用反复、夸张的修辞手法,反复使用“千万”和“不够”两个词语,高
度夸张地抒发了急欲看延安和看不够延安的感情,表现出延安变化很大、令
人目不暇接的情景,富有表现力。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直呼延安为母亲,且“换新衣”,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延安的巨大变化、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更加突出了诗人对延安的热爱之情。
5.语言的运用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试根据下面的提示深入体会,完成练习。
(1)全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试选两三个诗节做简要分析。(比兴关系、并列关系、顺承关系)
(1)”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押“ang”韵。这两句之间是顺承关系,一“
抓”一“
贴”
表现出诗人对延安的感情之深。
(2)“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前句是比兴,后句是本体,押“en”
韵。句中用叠字,诵读歌唱时,自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兴味与艺术魅力。
(3)“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加我长大”,这一节押“o"韵。第一一句是以“比”开头的,用羊羔吃奶比喻战士们在延安母亲的哺育下成长,赞美了延安母亲对延安儿女的养育之恩,同时也写出了延安儿女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
(4)“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这一节押“u”韵。诗人感物起兴,形象地写出了在廷安学到了生产的知识和本领,又学到了文化.学到了革命道理。
(4)






....


绿树迎春风..”两个诗节,句首都用了
叠词,组成了排比句式,把四个修饰语放在后面用作谓语,不但押韵,而且起到了强调作用“披彩虹”“迎春风”,又运用拟人手法写楼和树,表现了延
安城一课整齐优美、兴旺发达的景象。
诗中使用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话,描摹了当地的生活细节和场景。试找出几处,感受陕北的地域风俗。
A.“白羊肚手市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写陕北人的打扮,具有地方色彩。
B.“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这是延安战斗生活的缩影,以几个物象反映了延安生活的方方面面,说明诗人为能投身其中而自豪。
C.“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从视觉角度,选取具有陕北风情
的事物“米酒油馍”等,描写出团聚场面的亲切气氛。“团团围定炕上坐”写出了延安人民的盛情。
D.“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从听觉角度,用“不透风”这个补语形
容“
围”,




多。“
窑”具有地域特色。
6.这首诗叠字的运用很有特点,有表事物的,有表数量的,有表情态和表颜色的,请从诗中找出十几个叠字词语,按上述类别加以分类。
(1)表事物的有:树根根、羊羔羔等。
(2)表数量的有:几回回、几根根、一口口、一条条、一排排、一座座等。
(3)表情态的有:紧紧、飘飘、团团、高高、滚滚等。
(4)表颜色的有:白生生等。
展示提升:选择以上问题进行学习成果展示
课堂小结反馈:《回延安》采用了“信天游”形式,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读起来让人激情澎湃。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全诗除了真切的情感构成了诗的辐射源外,就是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更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
本课收获:请写在下面
教师下组检查学法。
2.学生互相讨论,对学、群学解决疑难。
展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