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傅雷家书》知识梳理与练习
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作者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翻译的代表作有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丹纳的《艺术哲学》等。傅雷也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100多封。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
(一)选择性阅读
《傅雷家书》
【作品简评】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家、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于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全中国父母的典范。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许多强烈的感染和启迪……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傅雷也对儿子的生活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还以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和傅敏的爱却没有成为那种普通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
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
【人物性格】
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和国家有着无私的热爱,有良知,正直,为人坦荡,秉性刚毅。
傅雷夫人(朱梅馥):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
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严谨,热爱音乐,同时也是个热爱祖国的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默默无闻,不因有父亲和哥哥的光环而骄傲。
【家书名言】
1.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2.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3.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4.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会舒坦,工作反而会顺利。
【理解记忆】
1.傅雷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他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他认为中国最好的文学批评是《人间词话》。
?
2.傅雷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后,仍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信汇编成书,就是《傅雷家书》。傅雷的两个儿子分别是傅聪、傅敏。
3.《傅雷家书》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徳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4.《傅雷家书》信中傅雷对儿子的生活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5.“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对文学的忠诚。文学第一,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
6.傅雷教导儿子“感之不深,当然爱之不切了;爱之不切,弹出来当然也不够味儿;而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你兴趣”时,是以什么为例子?以听莫扎特的音乐为例。
7.傅聪虽然在外地演出,但傅雷始终关注儿子在音乐道路上的成长,他使用什么方法提高儿子的艺术修养?
通过书信把真情传递给远方的孩子,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真诚地指导,而且还暗暗透露了对儿子的牵挂和爱。
8.对于唐宋人吟诗唱词,中间常加“泛音”,傅雷有怎样的看法?
傅雷认为加泛音的唱才有音乐可言。后人把泛音填上实字,反而是音乐的大阻碍。昆曲之所以如此费力、做作,中国音乐被文字束缚到如此地步,都是因为古人太重文字,不大懂音乐;懂音乐的人又不是士大夫,士大夫视音乐为工匠之事,所以弄来弄去,发展不出……
9.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1959.8.16)中,曾告诉儿子学习不仅仅在音乐方面,还要在行为、礼节方面多加注意,请举例。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这与群众情绪大有关系,应及时注意。只要不急,心里放平静些,表情自然会和缓。”
10.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1959.10.1)中,告诫儿子过多的音乐会麻痹人的感觉,使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从而损害自己的艺术,长此以往,大有成为钢琴匠,甚至奏琴的机器的危险。
?
11.傅雷告诉儿子什么才是儿子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
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
12.傅雷知道儿子大赛在即,在1954年12月27日的家书中告诉儿子“不用着急,……我们大家都有信心;主要仍在于心理修养、精神修养”,他嘱咐儿子应有怎样的心态?
“得失置之度外”“胜败乃兵家之常”。
(二)自主阅读
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苏菲的世界》被誉为20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苏菲的世界》于1991年首次以挪威文在挪威出版,1996年中国作家出版社推出中译本。
【内容简介】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与此同时,她收到一张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请苏菲转交给席德”,邮戳来自黎巴嫩。
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的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中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踵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诺克斯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莫名其妙的函授课程持续进行着,联络方式也一变再变,痛苦愤怒的艾伯特·诺克斯终于出现在她的面前,并开始教她哲学史。他用浅显易懂的笔触带着苏菲回顾从先苏期的希腊直到尚·保罗·沙特时代的哲学发展。同时,“席德”的名字不断在她身边以不可思议的方式频繁出现。而后,席德出现了,原来苏菲这个人物,只是在黎巴嫩联合国部队工作的挪威少校艾伯特·纳格为庆祝女儿席德生日而虚构出来的人物,把她的故事编写成一个富有哲学趣味的故事当作女儿的生日礼物。
不可思议的是,在艾伯特·诺克斯的提示下,苏菲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书中的一个角色,是艾伯特少校意识的一部分,在忠实地完成自己主角的任务之余,他们开始了对上帝(艾伯特少校)的抗争。在他们的努力下,书中世界渐渐扭曲了,变得古怪而难以驾驭。最终,这本书以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告终,艾伯特·诺克斯和苏菲莫名地逃出了书中世界,来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的中文版(萧宝森译)中,部分内容被中国政府要求删除,如马克思部分结尾处的32个段落。
【作者简介】
乔斯坦·贾德(Jostein
Gaarder),是一位世界级的挪威作家。1952年8月8日出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大学时主修哲学、神学以及文学,并于奥斯陆大学获得斯堪的那维亚文学系挪威文组的学位,曾担任文学与哲学教师。自198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以来,已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北欧作家。其后10年他在芬兰教授哲学,于1991年成为一位全职作家。1991年《苏菲的世界》出版后,成为挪威、丹麦、瑞典和德国的畅销书,销量达到300万册。已有30多个国家购买了该书的版权,被翻译为90多种语言,全球销售量超过三亿册。
乔斯坦·贾德
?
乔斯坦·贾德擅长以对话形式述说故事,能将高深的哲理以简洁、明快的笔调融入小说情境,他的作品动人心弦,启发无数读者对个人生命、对历史中的定位以及浩瀚宇宙的探讨。
乔斯坦·贾德除致力于文学创作,启发读者对于生命的省思外,对于公益事业亦不遗余力。他于1997年创立“苏菲基金会”,每年颁发十万美金的“苏菲奖”,以鼓励能以创新方式对环境发展提出另类方案或将之付诸实行的个人或机构。
【人物介绍】
苏菲·阿曼德森
苏菲是《苏菲的世界》中的主角。她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又活力十足的14岁女孩,15岁生日之前她得知自己的生活是艾伯特·纳格的发明。苏菲从艾伯特·诺克斯处得知这一切和许多其他事情。艾伯特·诺克斯则是艾伯特·纳格创造的哲学家,是苏菲的老师。苏菲不仅仅是向艾伯特学习,她也向他提问并表现出她有自己想要实施的想法。小说结尾处,苏菲表明她是一个哲学家,因为她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并能实践自己所想。苏菲为人友善,但不善交际。更多时候她是在自省,而不是交谈,事实上,苏菲开始学习哲学以后,她几乎忘记了她的好朋友乔安。苏菲很挑剔,对她爱的人也不放过。她母亲在整本书中不得不多次听苏菲的批评,乔安和艾伯特·诺克斯也听了不少。苏菲坚持自己的看法,只愿说出自己的心中所想。
艾伯特·诺克斯
作为苏菲的老师,艾伯特·诺克斯代表理想的哲学家。他从不急于判断,总是思考自己所做的事。艾伯特·诺克斯强烈信仰哲学,因为哲学让他明白他因艾伯特·纳格的意志而存在。艾伯特·诺克斯是位出色的老师,因为他迫使苏菲自己思考问题并得出结论,从不为她降低难度,同时他也关心苏菲,希望她能学好。
席德
席德是艾伯特·纳格的女儿,苏菲和艾伯特·诺克斯都是为逗她开心而创造出的人物。和苏菲一样,席德也爱沉思,书中的哲学家引发了她的极大兴趣。席德还极富同情心,她同情苏菲和艾伯特·诺克斯,而她父亲却把他们的生活玩弄于股掌之中。席德很独立,在父亲从黎巴嫩回家途中,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此来证明她的独立性。席德深思熟虑,但有时也相信直觉甚于其理智。正是她的直觉告诉她苏菲真实存在。
艾伯特·纳格
席德的父亲。艾勃特·纳格是苏菲和艾伯特·诺克斯赖以存在的那个聪明人。他为了给他深爱的女儿生日礼物而创造了他们。他有一种具讽刺意味的幽默并且很关心世界。他为联合国工作,希望人们和平,和谐相处。艾伯特·纳格还十分希望女儿能把世界(和宇宙)看成是一个特殊的所在。他希望女儿学哲学,那样她就可以思考并以他认为适合的方式去生活。像艾伯特·诺克斯一样,他在内心中也是一位哲学家,世界本身对他来说就足以令人陶醉。
苏菲的妈妈
苏菲的妈妈是该书中最滑稽的角色之一,因为她为苏菲的哲学经历提供了一个陪衬。阿曼德森夫人认为女儿一定是丢了魂,才会开始执着于研究人和动物的差异以及思考如何塑造了人类这些问题。不幸的是,她还代表了世界上那些不愿思考的人。艾伯特·诺克斯警告苏菲说,那样的人并不在少数。
【作品主题】
《苏菲的世界》既是小说又是哲学史,因此哲学是其贯穿始终的主题也就不奇怪了。哲学并非以那种无事可做的人进行深奥思考的面目出现,而是作为与生活相统一的事物而出现。苏菲和艾伯特·诺克斯需要运用哲学去理解,他们并非和人们格格不入。他们能够确信他们的世界是艾伯特·纳格的创造,但仅仅因为人们没有关于自己世界(或宇宙)本源的答案,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问这一问题。实际上,正像贾德在整本书中所强调的,要想成为一名哲学家就不能停止提出问题。艾伯特·诺克斯努力让苏菲意识到她自身的存在是多么了不起。人们提出的问题可能并没有任何答案,但这也没什么,因为正是能够提出问题才让我们成为人。我们为什么会在这里,什么才是好生活——从贾德的观点来看,该书提到的所有这些哲学问题就是人们可以提出的最重要的问题。一旦人们的身体健康得到保证,人们就必须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生命是一种赋予,要使生命对个人产生意义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地提出这些问题。哲学特立独行,置身于其他学科之外,因为实际上贾德将哲学与生存看得同等重要。假如人们生活中缺乏哲学思辨,那么就剥夺了自己最大的乐趣,也降低了自己原本可以达到的理解高度。哲学是一项不断进行的、毕生的追求。地球生物中只有人类可以进行哲学思考。虽然哲学或许不能使生活更简单,或是给出容易的答案,但它会让人们对于自己的存在充满好奇心。即使哲学相当错综复杂,但其主旨却是简单的。
《苏菲的世界》代表着主流知识分子的哲学观点,它所表达的也极引人注目。这本书对真实的哲学给予极崇高的评价:批判的、理性的和公正的评论;去除偏见、迷信和惯例;不做仓促和轻率的判断,一意追求真理、知识、美善和道德。
在这本书里,其实贾德真正感兴趣的哲学,不在逻辑学、数学或语言学,当故事重心转移到马克思、弗洛伊德、达尔文和宇宙论时,摩尔、罗素等人,根本连提都不提。有些话题,即使和哲学没什么关系,却一再出现,很明显,这是一本在政治立场上十分讨好的书。一切当代时髦词汇全部被囊括:生态学、女性主义、宽容、东方宗教、比较宗教、联合国和新世界秩序等。这样的写法,或许是为了使哲学议题不和时代脱节,或许是为了涵盖更广大的读者群,不过,留给读者的印象的这些议题似乎才是作者真正关心的。
这不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而是一个当代拥护自然的人文主义者对哲学根源所做的选择性的探讨。在小说结尾,科学被认定是真理的裁判者;而唯物主义虽然教义不明确,却绝对是人类的最佳选择。这本书引导读者获至这样的结论,但事实上并未提供理由。它给予读者的印象只是这是历代智慧累积的结果;当然,不同的历史将会导致不同的结局。
【艺术特色】
《苏菲的世界》包含至少三个叙述者,分别是哲学家艾伯特·诺克斯、苏菲和席德。他们从各自的角度来观察和描述,三个不同的视角组成三重叙述层面,相互交叉在一起,构成了这部小说的复调结构。
苏菲的故事提出真实和虚构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苏菲认识到自己的虚构身份,这一点是元小说人物的共同特点,元小说人物的身份通常是模棱两可的,既存在又不存在。“在许多元小说中,人物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并不存在,死不了却也从来没有出生,不可能有所作为。”苏菲在了解到自己的虚构身份后先是沮丧失望,谋求改变现状,在明白一切已成定局后,她接受了自己的身份。最后当她和哲学家发现其实不仅他们而且席德和塑造他们的作者也不是真实存在的时候,他们便安于现状,并开始期待进入虚幻的文学世界,因为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他们将永远不会老去。
换句话说,苏菲的故事是虚构的文本,同时这个虚构的文本又存在于一个更大的虚构的文本之中,即席德的世界,作为读者的席德原来也是不真实的。苏菲和席德的故事必然引起读者对现实和虚构的深刻反思,因为它解构了人类存在的坚实基础,质疑客观知识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部小说是后现代的。
《苏菲的世界》包含书信、明信片、哲学、历史、文学等各种语类形式。巴赫金认为多种语类形式的运用是小说“复调”结构的一个方面。在元小说中这种“复调”形式十分明确。在以往的小说中,这些不同的语言和声音通常从属于一个主要的无处不在的作者的声音。元小说中则没有这种作者的声音,而是强调语类形式并存的必要性。《苏菲的世界》的语言具有以上的特点,实践了一种类似巴赫金式的语言的游戏与狂欢。
《苏菲的世界》把哲学趣味化、生动化,但它同时是一部成功的元小说,用元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哲学思考,二者相得益彰,是艺术和内容的统一。《苏菲的世界》顺应了近年来欧美哲学通俗化的潮流。当代大众文化对人文科学的冲击,直接导致哲学通俗化的浪潮,出现若干用小说、诗歌和插图来介绍和解释哲学的作品。《苏菲的世界》的成功说明小说非但不会如某些批评家预料的那样走向“灭亡”或“衰竭”,反而会得到发展和走向成熟。小说发展的一个趋势是它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生态文学是另—个明证。在文化多元的当代,小说形式的不断创新是它生命力的源泉。
《苏菲的世界》用非常通俗易懂的事情将哲学的原理演绎出来,在描述德谟克里特斯的原子理论时,小说中是通过苏菲玩积木的过程讲述的;通过皇帝的新衣来讲述苏格拉底的智慧,以及人类并非万能和无所不知的;通过戴眼镜等方式让人们理解康德的“时间和空间直观形式”;作品中通过光着身体的男人,来表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随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展开,哲学家的书信、苏菲的故事和席德的世界交叉在一起。小说的结构总体上是按照哲学发展的阶段来分章的,从古希腊的神话到弗洛伊德。小说的目录看上去像是哲学史的提纲,但其中也穿插一些指示故事内容的标题,如“少校的小木屋”“花园宴会”等等。由此可见,《苏菲的世界》缺少整体性和连贯性,小说的结构是分裂的、不连贯的,虚构的框架是分散的,读者不可能被故事情节吸引而忘记自己的身份,而更多的是思考自己所阅读的内容。阅读的过程变成读者和文本的对话,而这正是这部哲学史小说所希望产生的效果。
【作品影响】
《苏菲的世界》出版后,即被欧陆许多学院选为哲学教科书。这本书中有关哲学史的叙述与传统学院的叙述方法大相径庭,它力求与时代的发展及社会之演变搭上线,哲学因而能够不被架空成学究的观念游戏,无法真正通俗化的哲学至少因此而变得比较可读起来。同时它也提示了另一个重点,那就是哲学是有用的。
该书自1991年出版发行之后,长期雄踞各国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世界上已有35个国家购买了该书的版权。《苏菲的世界》被翻译成90种文字,在欧洲、美洲和亚洲发行了几百万册,一度名列德国和美国的畅销书排行榜之首。
1991-1995年,《苏菲的世界》分别获得挪威“宋雅·赫格曼那斯童书奖”、德国《时代周刊》文学奖、德国“青少年文学奖”,还曾荣获我国台湾省《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全球销量超过三亿册。
【作品评价】
贾德这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可谓是空前的,他再次用事实证明了哲学并不是脱离现实的学院人士在象牙塔里所写的东西。(《德意志星期日汇报》)
该书是一个将学术作品通俗化的杰出范例,未曾修习哲学概论的人,可以把它作为一本最佳的入门读物,而学习过此门课程但已忘却大半的人,该书则是温故而知新的得力之作。([美国]《新闻周刊》)
《苏菲的世界》一书有助于使读者以阅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游览从柏拉图以前一直到20世纪的世界哲学史,而丝毫不产生任何枯燥厌烦的感觉。(作家与评论家马德兰·蓝格尔)
《苏菲的世界》可以当作哲学启蒙书来阅读。它的小说部分,苏菲的主体自觉过程则颇像侦探故事加上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哲学加侦探,加幻想,再加上宇宙观,它让人更加心胸开阔。(作家南方朔)
“一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是《苏菲的世界》一书的副标题,颇能点明该书的要点。这是一本小说,但也是一本有系统的涵盖各哲学思潮的速食大杂烩。随着小说人物在哲学传统中寻求谜团的解答,读者也跟着温习了一遍西方哲学史。
《苏菲的世界》不论就内容,或就其受欢迎程度来看,都是极吸引人的一本书。这本书的成功,显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指标,就是社会大众渴望知识及缺乏安全感。在一本小说里,塞进整部西方哲学史,对追求速度的这一代而言,本身就极具魅力。(菲力·詹森)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傅雷是杰出的翻译家,他翻译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夫人写给长子___________和次子___________的100多封家信。
2.《傅雷家书》中的“书”是指(1)___________,作者傅雷是我国杰出的翻译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翻译作品是罗曼?罗兰的(2)《___________》。傅雷还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尤其体现在他对孩子的教育上,对于孩子来讲,傅雷是一个既(3)___________又(4)___________的父亲。
3.名著阅读。
《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_________。傅雷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待人要_________,做事要_________,礼仪要_________。
二、字词书写
4.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jié(______)难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yōng(____)、苟且、小智小慧,是我的zhì(______)命伤。用真正的智慧,走好青春之路,重许人生之fēn(_______)芳。
——《傅雷家书》
5.请把下面句子中书写错误的字找出来,并改正。
A.《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对儿子的弑犊之情。
B.看到宣传栏中的寻物启示,张勇才知道王宇的手机丢了。
C.这庄严肃穆的无名墓冢能剧烈地震憾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的感情。
D.教官一声令下,我们挺胸收腹,昂首而立,身着绿色的迷彩服,仿佛一棵棵挺立着的小白杨,英姿博发,精神抖擞。
A.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6.下列有关《傅雷家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
B.《傅雷家书》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奖。
C.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翻译的作品达34部之多,他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
D.《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兄弟傅聪的。
7.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这是傅雷的教育观念。
B.《傅雷家书》是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的教子篇”,篇篇家书都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C.傅雷教育傅聪的人生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D.《傅雷家书》
中傅雷告诉儿子,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时更有勇气去克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来就是短暂的,是一场短跑。
8.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这是傅雷对儿子的教诲。
B.《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写给儿子的书信编撰而成的一本家信集。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C.在《傅雷家书》中,傅雷觉得儿子的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子为国家增了光,给别人带来欢笑。
D.《傅雷家书》中傅雷对儿子的生活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9.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A.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艺术、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
B.《傅雷家书》是一部日记体式作品。它通过日记这种形式与远在海外的儿子进行交流。傅雷是著名的翻译家,同时也是一个宽容、慈爱的父亲。
C.《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经典的“教子篇”。
D.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使这部作品语言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
10.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这是傅雷对儿子的教诲。
B.《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撰而成的一本家信集。该书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C.《傅雷家书》中傅雷对儿子的生活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D.在《傅雷家书》中,傅雷觉得儿子的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子为祖国增了光,给别人带来欢笑。
11.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撰而成的一本家信集,该书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B.《傅雷家书》中傅雷对儿子的生活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C.在《傅雷家书》中,傅雷觉得儿子的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子为祖国增了光,给别人带来欢笑。
D.《社戏》中作者描写了江南特有的农村风光,衬托小伙伴们去看戏时轻松愉快的心情;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反映平桥村老人、孩子善良、淳朴的美好品质。
12.下列关于傅雷和《傅雷家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这是傅雷对儿子的教诲。
B.《傅雷家书》收录了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傅雷在1954年到1966年写给傅聪的家信,是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这本书信集出版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C.傅雷在艺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信中常用大量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和艺术修养等。
D.《傅雷家书》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13.下列关于《傅雷家书》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的舐犊之情。
B.《傅雷家书》中“我跟你的讨论与争辩,常常就是我跟自己的讨论与争辩”表现了父子间对艺术的看法分歧很大,不能成为艺术上的知音。
C.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
D.傅雷教导儿子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14.下列关于名著《傅雷家书》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一百多封,这些书信凸显了傅雷严厉、尽责又不乏爱心的父亲形象。
B.傅雷在家书中常用大量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和艺术修养等,表现出了他对儿子艺术道路上成长的关注,也体现出他个人在艺术方面的极高造诣。
C.“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了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这些话是傅雷写于儿子消沉苦闷之时,他劝慰儿子以赤子心来理性面对挫折,泰然处之。
D.傅雷认为做人是第一位的,他在家书中常以自己的经历教导如何孩子为人处世,如待人要谦逊、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如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等。
15.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是家信的汇编。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希望他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B.在一封封家书中,我们看出傅雷始终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家长形象,向孩子传授为人的道理和生活准则,足见其苦心孤诣、呕心沥血。
C.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无论身为子女还是父母,我们都能从这本书中领略人生的境界,感受人生的教益。
D.傅雷夫妇的骨灰安葬在家乡上海浦东,墓碑正面镌刻着傅雷家书中名言,这句名言是: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16.《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对孩子的教育,傅雷希望儿子成为________的人。()
A.严肃正直、乐于奉献
B.随和善良、待人诚恳
C.乐观坚强、敢于正视错误
17.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请根据《傅雷家书》的阅读体验,在以下选项中选出不属于“好几种作用”的一项(
)
A.把傅聪当做一个对手,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B.借通信不断地训练傅聪,不但训练文笔,更是训练思想。
C.把傅聪当做倾诉的对象,倾诉自己生活和工作上的苦恼。
D.激发傅聪作为青年人的感想,傅雷自己也得到新鲜养料。
18.关于《傅雷家书》,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在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平时教育子女极其严厉的傅雷直抒胸臆,爱子情深而又难免生溺爱之情:“你回来了,又走了;许多新的工作,新的忙碌、新的变化等着你,你是不会感到寂寞的;我们却是静下来,慢慢的恢复我们单调的生活,和才过去的欢会和忙乱对比之下,不免一片空虚。”客观来讲,这是教育子女所不足取的。
B.在信件中傅家人探讨音乐艺术、文学创作的深刻与高度,傅雷为傅聪纾解艺术道路上的心绪问题,“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
C.这些家信因傅雷一家在时代悲剧中的命运变幻带有悲凉的感染力,傅雷在写给儿子的最后一封信中沉重地说:“生活中困难重重,我们必须不断自我改造,向一切传统、资本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感情与习俗作斗争,我们必须抛弃所有的人生观和旧的社会准则。”
D.“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你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离别之时,父亲傅雷自责对儿子的管教严格,手段“残忍”,竟然成了自己的错误,可见傅雷自我解剖的精神。
四、语言表达
19.傅雷曾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用意:一、讨论艺术;二、……;三、……;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结合《傅雷家书》内容,想一想傅雷给儿子写信还有什么用意,请补充二、三点。
五、综合性学习
20.综合性学习
(1)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翻译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
》中的大部分作品。
(2)傅雷教导儿子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
)艺术家。
(3)读了《傅雷家书两则》你觉得傅雷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
1954—1966
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
敏的家信摘编,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以下是同学们阅读《傅雷家书》的一些摘录。
【摘录一】我提这些话,不是要为我过去的做法辩护,而是要趁你成功的时候特别让你提
高警惕,绝对不让自满和骄傲的情绪抬头。我知道这也用不着多嘱咐,今日之下,你已经
过了这一道骄傲自满的关,但我始终是中国儒家的门徒,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有“如临
深渊,如履薄冰”的格外郑重、危惧、戒备的感觉。(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日书信)
【摘录二】
一个人只要
真诚,总能
打动人的;
即使人家一
时不了解,
日后仍会了
解
的。……
既然这是你一生的关键,就得拿出勇气来面对事实,用最光明正大的态度来应
付,无须那些不必要的顾虑,而不说真话!(一九五五年五月十一日书信)
【摘录三】来信说学习主要靠
mind[头脑],ear[听力],及敏感,老师的帮助是有限的。这
是因为你的理解力强的缘故,一般弹琴的,十分之六七以上都是要靠老师的。这一点,你
在波兰同学中想必也看得很清楚。但一个有才的人也有另外一个危机,就是容易自以为是
的走牛角尖。所以才气越高,越要提防,用
solid[扎扎实实]的学识来充实,用冷静与客观
的批评精神,持续不断的检查自己。唯有真正能做到这一步,而且终身的做下去,才能成
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一九五五年五月十六日书信)
【摘录四】无论如何要咬紧牙关挺下去,堂堂好男儿岂可为了这些生活上的不方便而消
沉,泄
气!……年轻时受过的锻炼,一辈子受用不尽。(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五日书信)
21.《傅雷家书》中颇为人称道和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就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
乐家,终为钢琴家”。在傅雷看来,做什么工作,或从事什么事业都是在其次的,最重要
的事情是学会如何做人。以上材料中,不是直接从“如何做人”的角度进行对儿子的教育
的一项
_。
22.根据以上书信摘录材料,用四字短语将以下的内容补充完整。
《傅雷家书》被称为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傅雷用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做人要
,
,
,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3.根据你对《傅雷家书》的阅读经验,完成以下填空。
《傅雷家书》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拳拳爱子之
心溢于言表之余,也不忘对其进行为人、处世、艺术、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的教育。
比如,书信中,傅雷把自己认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文学批评《
》推荐给儿
子,经常用儿子的偶像
作榜样激励儿子,书信中大量讨论了儿子最致力于演奏
的
(作曲家)的钢琴作品,告诫儿子
才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无不
体现着父亲对儿子教育的苦心孤诣。
2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试题。
2005年4月,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等46位文化名人联袂倡议,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机构联合发起了“抢救民间家书”活动。2016年,“家书博物馆”在中国人民大学揭牌成立。
馆内现收藏家书5万余封,藏品时间从明末清初至今,包括红色家书、抗战家书、知青家书、海外家书、抗疫家书等。其中也有康有为、梁启超、蔡锷、陈独秀等名人家书。
(1)某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尺瀚之美——中国传统家书展”活动。博物馆讲解员向同学们讲述此次活动的价值与意义,以下内容最恰当的排序是(_____)
①感受家书的文化底蕴,厚植家书中蕴含的浓厚的家国情怀。
②弘扬中国家书、家训、家风的文化精神,承担振兴家书文化的历史使命。
③聆听跨越数百年岁月的故事,领略家书内涵,体会脉脉深情。
④凝聚勇于保护、研究中国传统家书文化遗产的力量。
A.①③②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2)阅读下面内容,请你为以下镜头配画外音。(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字)
(镜头):老人手里拿着一封家书,仔细地端详起来。儿子自愿请战,来不及向父母告别,他从抗疫前线传来报平安的家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外音):影视等作品中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
(3)《傅雷家书》中饱含着一份浓厚的爱子之情。傅雷的谆谆教导,还透露出一份珍贵的“家国情怀”。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傅雷在家书中体现出的对于国家的一份深情。(8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名著导读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想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人,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25.阅读第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话”指的是(用原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时期。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上面的选段节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文中的“你”是指_________,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一封家书》
傅雷
傅敏
B.《一封家书》
傅雷
傅聪
C.《傅雷家书》
傅雷
傅聪
D.《傅雷家书》
傅雷
傅敏
27.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
)句。
A.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B.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28.家书反映了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一些弱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
名著阅读
《傅雷家书》名著阅读检测题
30.《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家信的摘编。主要谈了_____和
做人(生活,_______两方面的话题。
31.《傅雷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犹如山间潺潺的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读完这本书后,你肯定感受颇深,请简要谈谈。
32.阅读《傅雷家书》选文,回答问题。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①从选文可以看出,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②作者提到克利斯朵夫的目的是什么?
傅雷家书
?
谈了一个多月的话,好像只跟你谈了一个开场白。我跟你是永远谈不完的,正如一个人对自己的独白是终身不会完的。你跟我两人的思想和感情,不正是我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吗?清清楚楚的,我跟你的讨论与争辩,常常就是我跟自己的讨论与争辩。父子之间能有这种境界,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除了外界的原因没有能使你把假期过得像个假期以外,连我也给你一些小小的不愉快,破坏了你回家前的对家庭的期望。我心中始终对你抱着歉意。但愿你这次给我的教育(就是说从和你相处而反映出我的缺点)能对我今后发生作用,把我自己继续改造。尽管人生那么无情,我们本人还是应当把自己尽量改好,少给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说来说去,我仍抱着“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的心愿。我相信你也是这样的。
33.下列关于《傅雷家书》和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是一部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的书信集。
B.书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以及谈论艺术技巧、艺术修养等。
C.“谈了一个多月的话,好像只跟你谈了一个开场白。我跟你是永远谈不完的,正如一个人对自己的独白是终身不会完的”表现了父子间如亲密无间的挚友关系。
D.“我跟你的讨论与争辩,常常就是我跟自己的讨论与争辩”表现了父子间对艺术的看法分歧很大,不能成为艺术上的知音。
34.曹操说:“宁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傅雷说:“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他们的话各自表现了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想想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自己同别人的关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纪念傅雷
施蛰存
①1966年9月3日。这是傅雷和夫人朱梅馥离开这个世界的日子,今年今天,正是二十周年纪念。这二十年过得好快,我还没有时间写一篇文章纪念他们。俗话说:“秀才人情纸半张。”我连这半张纸也没有献在老朋友灵前,人情之薄,可想而知。不过,真要纪念傅雷夫妇,半张纸毕竟不够,而洋洋大文却也写不出,于是拖延到今天。
②现在,我书架上有15卷的《傅雷译文集》和两个版本的《傅雷家书》,都是傅敏寄赠的,还有几本旧版的《高老头》和《欧也妮·葛朗台》,是傅雷送给我的,有他的亲笔题字。我的照相册中有一张我的照片,是1979年4月16日在傅雷追悼会上,在赵超构送的花圈底下,沈仲章给我照的,衣襟上还有一朵黄花。这几年来,我就是默对这些东西,悼念傅雷。
③1939年,我在昆明。在江小鹣的新居中,遇到滕固和傅雷。这是我和傅雷定交的开始。可是我和他见面聊天的机会,只有两次,不知怎么一回事,他和滕固吵翻了,一怒之下,回上海去了。这是我第一次领略到傅雷的“怒”。后来知道他的别号就叫“怒庵”,也就不以为奇。从此,和他谈话时,不能不提高警惕。
④1943年,我从福建回沪省亲,在上海住了五个月,曾和周煦良一同到吕班路(今重庆南路)巴黎新村去看过傅雷,知道他息影孤岛,专心于翻译罗曼·罗兰。这一次认识了朱梅馥。也看见客堂里有一架钢琴,他的儿子傅聪坐在高凳上练琴。
⑤我和傅雷的友谊,只能说开始于解放以后,那时他已迁居江苏路安定坊,住的是宋春舫家的屋子。我住在邻近,转一个弯就到他家。五十年代初,他在译巴尔扎克,我在译伐佐夫、显克微支和尼克索。这样,我们就成为翻译外国文学的同道,因此,在这几年中,我常去他家里聊天,有时也借用他的各种辞典查几个字。
⑥1958年,我们都成为第五类分子,不便来往,彼此就不相闻问。不过,有一段时候,朱梅馥和我老伴都被居委会动员出去办托儿所,她们俩倒是每天在一起,我因此便间接知道一些傅雷的情况。
⑦1961年,大家都蒙恩摘除了“帽子”,可以有较多的行动自由,于是我又常去看他。他还在译书,而我已不干这一行了,那几年,我在热衷于碑版文物,到他那里去,就谈字画古董。他给我看许多黄宾虹的画,极其赞赏,而我却又有不同的意见。我以为黄宾虹晚年的画越来越像个“墨猪”了。这句话又使他“怒”起来,他批评我不懂中国画里的水墨笔法。
⑧1966年8月下旬,我已经在里弄里被“示众”过了。想到傅雷,不知他这一次如何“怒”法,就在一个傍晚,踱到他门口去看看。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我就踱了回家。大约在9月10日左右,才知道他们两夫妇已撒手西归,这是怒庵的最后一“怒”。
⑨我知道傅雷的性情刚直,如一团干柴烈火,他因不堪凌辱,一怒而死,这是可以理解的,我和他虽然几乎处处不同,但我还是尊敬他。在那一年,朋友中像傅雷那样的毅然决然不自惜其生命的,还有好几个,我也都一律尊敬。不过,朱梅馥能同归于尽,这却是我想象不到的,伉俪之情,深到如此,恐怕是傅雷的感应。
⑩傅雷逝世,其实我还没有了解傅雷。直到他的家书集出版,我才能更深一步地了解傅雷。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于他的理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
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刚直。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所以孔子说:“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傅雷从昆明回来以后,在艺术的涵养,知识学问的累积之后,他才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这种刚直的品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连孔子也说过:“吾未见刚者。”
傅雷之死,完成了他的崇高品德,今天我也不必说“愿你安息吧”。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选自《傅雷与他的世界》金圣华编,有删减)
35.全文写了傅雷三“怒”,请参考例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另两“怒”(每一“怒”不超过20个字)。
一怒:当年他和滕固吵翻了,一怒之下回上海;
二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第研读自然段,说说作者对傅雷性格的“刚直”是如何评价的。
37.从文章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傅雷?
38.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这句话的理解。
39.第⑩自然段提到“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请问“这种家庭教育”指的是什么?你希望得到这样的家庭教育吗?为什么?
七、名著阅读
阅读《傅雷家书》回答问题。
40.《傅雷家书》第一封的开头为什么称呼“聪,亲爱的孩子”?
41.结合家书内容,说说傅雷眼中“坚强”的含意。
42.回顾初中以来的语文学习经历,阅读名著让我们获益良多。请你将《傅雷家书》的内容与特色简要介绍给即将升入初中的同学。
(题文)阅读名著《傅雷家书》,回答下列小题。
43.(小题1)《傅雷家书》是一本普通而又奇特的书。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哪两大问题。
44.(小题2)傅雷的第一封家书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写这封家书的目的是什么?
45.名著阅读。
⑴回顾初中的语文学习经历,阅读名著让我们获益很多。请你将《傅雷家书》简要地介绍给刚
升入初中的同学,激发他们阅读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填空.
①《傅雷家书》中,傅雷认为_____________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又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
小培养。
②读《傅雷家书》可知,傅雷最喜欢的一位宋代词人是________。
46.名著阅读。
(1)请你参考示例,用一句简短而富有创意的话点评《傅雷家书》的内容和特色。(不超过20字)
示例:《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傅雷家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家书》通过________的方式对儿子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儿子、对___________的深厚的爱。
参考答案
1.《约翰·克利斯朵夫》
傅聪
傅敏
【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傅雷家书》及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傅雷,中国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他翻译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长子傅聪夫妇和次子傅敏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2.信
约翰?克里斯朵夫
严厉尽责
不乏爱心
【详解】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书”是指信。傅雷是我国杰出的翻译家,他翻译的作品,共34部,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如,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等。傅雷还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一位严厉、尽责同时不乏爱心的父亲。对如何教育孩子,他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
3.如何教育孩子
谦虚
严谨
得体
【详解】
考查对《傅雷家书》相关知识的掌握。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了中国的典范父母。对如何教育孩子,傅雷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因此,这些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
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4.劫
庸
致
芬
【详解】
试题分析:不写错字、别字、形似字。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推断。遇到难形声字或会意字,以凭经验和印象写出正确的字。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使用汉字的中国人,有责任写好汉字,来体现我们的国民素质。
5.“弑”改为
“舐”
“示”改为
“事”
“憾”改为
“撼”
“博”改为
“勃”
【解析】
【详解】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个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弑”与“舐”、“憾”与“撼”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本题还可根据句意推断词语的字形。
6.D
【详解】
D.《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傅聪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选项错误;
故选D。
7.D
【详解】
试题分析:《傅雷家书》告诉儿子的是“人生本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不是“人生本来就是短暂的,是一场短跑”。故答案为D。
8.C
【详解】
C.“觉得儿子的成功不重要”表述有误,傅雷渴望着儿子能在艺术上获得成功;故选C。
9.B
【解析】
【详解】
B关于《傅雷家书》的表述不正确。《傅雷家书》是一部书信体作品。不是“日记体”。
10.D
【详解】
D.关于《傅雷家书》的说法不正确,“成功不重要”在《傅雷家书》中并没有提及,故选D。
11.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此类题中,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名著作者、主要人物及事件、作品主题的了解。C项表述错误,“傅雷觉得儿子的成功不重要”无中生有,“成功不重要”在《傅雷家书》中并没有提及,其余三项表述正确。
12.B
【详解】
B有误,《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故选B。
13.B
【详解】
B.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傅雷把儿子看作是自己,因为两人心意相通,对待事物的看法与态度有诸多相同之处,可以成为艺术上的知音。本项“对艺术的看法分歧很大,不能成为艺术上的知音”表述有误。故选B。
14.C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本题考查的是《傅雷家书》,对其中的作者、人物、情节要有准确的把握。C项表述错误,这些话傅雷写于儿子获得成功之时,鼓励儿子保持赤子之心,勇于创造艺术人生的更高境界。
15.B
【详解】
B.在一封封家书中,傅雷始终以一种平等亲切的姿态和儿子进行交流,谈音乐,谈艺术,谈做人。本项“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家长形象”表述有误。故选B。
16.C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对名著知识的掌握能力。名著知识关键在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尤其注意掌握具体的情节内容。根据对《傅雷家书》情节内容的积累即可顺利答题。如希望儿子能够正确的对待情绪上的消沉和低落。望儿子不惧孤独,勇于攀登的艺术境界,他希望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故选C。
17.A
【详解】
《傅雷家书》中,傅雷把傅聪当朋友,不是“对手”。帮选A。
18.A
【详解】
A.“又难免生溺爱之情”“这是教育子女所不足取的”表述有误,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是浓浓的亲情,这是父亲爱子情深的自然流露,傅雷是在真诚坦然地诉说自己对孩子的思念和不舍。故选A。
19.示例: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第二点答成讨论生活和人生也可)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傅雷给儿子写的信有多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和傅敏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例如:傅雷在家书中举克利多夫的例子:克利斯多夫的经历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而傅聪在国外学音乐,一直以克利斯多夫为榜样,甚至自称为克利斯多夫。作者特举克利斯多夫的例子正是为了激励儿子勇敢地直面困难,从消沉中振奋起来,重新投入到艺术之中去,以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20.
(1)《人间喜剧》
(2)“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3)现身说法,循循善诱,严厉尽责
有拳拳爱子之心的父子(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作者、国籍,作品的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这是对《傅雷家书》的考查。仔细阅读作品,品系文章的内容作答即可。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21.三
22.谦虚谨慎、真诚勇敢(光明正大)、坚强勇敢
23.人间词话
莫扎特(约翰?克利斯朵夫)
莫扎特(肖邦)
真诚
【解析】
21.试题分析:不是直接从“如何做人”的角度对儿子进行的教育的一项是摘录三。从“这是因为你的理解力强的缘故,一般弹琴的,十分之六七以上都是要靠老师的”几句话即可判断出来。
22.试题分析:从选文中提取关键词或概括即可。从“摘录一”中概括为“谦虚谨慎”,从“摘录二”中提取“真诚”,从“摘录四”中概括“坚强勇敢”。
23.试题分析: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死记背硬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
24.C
疫情当前,义无反顾;稍作安定,便家书报平安。谁说忠孝难两全?
傅雷在教导儿子时,一再提到儿子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要时刻抱有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虽然身处国外,但是不能忘记祖国,自己要严格的要求自己,因为其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着祖国。
【详解】
(1)
考查排序,应按语义上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来排列。从家书当中,最直观的就是聆听家书中的故事与其中蕴含的情感。故③为首句。再进一步,会感受到家书中当反映的写作家书之人文化底蕴,以及家书中包含的家国情怀。故①为第二句。欣赏这些优秀家书以后,感受到家书中的家国情怀,也就是感受到了家书的存在价值,就会升起保护并研究这些家书的力量,故④为第三句。有了这种力量,就能承担起振兴家书文化的历史使命。故②为末句。故正确语序为:③①④②。故选C。
(2)
考查语言表达。画外音指的是电影中指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一般是对于某一画面的评论性语言。题目中给出的镜头,“来不及与父母告别”,这是没有尽到儿女的孝道。但这又是因为他自愿抗击疫情,并且从写回来了报平安的家书,让父母不要担心。所以镜头中的“儿子”即尽了忠,也尽了孝。以此为题,拟写画外音即可。如:为国尽忠,奔赴前线抗疫情;为父尽孝,寄回家书报平安。
(3)考查名著阅读。傅聪说:“我是我的古老而伟大祖国的忠实儿子。”中国是一个有着古老文明的国家,他在盛世中绽放异彩,伟大而又厚实,是一个坚实的依靠。在傅氏父子的通信中,傅雷心中怀的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发展。傅聪想的是祖国的荣誉,是祖国的尊严。“家国”似乎从来都不曾分开。这其中蕴含的伟大的爱国情操和民族大义,令人动容。
25.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因回忆儿子的往事而快乐,因儿子离开父母而惆怅
26.C
27.B
28.青年人应理解老人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长辈应克服落伍、迂腐、不够忍耐,不讲究说话技巧。
29.略
【解析】
25.试题分析:(1)考查“这一类话”的指代内容。首先要先找到问题在文章中的位置,因为答案往往就在问题处,此题也不例外,答案就在问题的上文,即“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2)问“又快乐又惆怅”的原因。看到上下文的情节是作答的关键,特别是上文的内容。快乐的是回忆起儿子的往事,惆怅的是儿子离开了父母。
26.试题分析: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根据文段内容回顾所读书籍,找到相关信息点。
27.试题分析:考查文章的语言风格及句式变换的效果。填B句。B句与全文语气口吻一致,态度谦和,语气亲切,像和朋友谈心一样。“对的”是肯定句,语气强,语意重。“没大错”是否定句,语气语意次之。
点睛:语言的风格基本上是两类“通俗”和“典雅”,所谓的通俗就是质朴的文风,口语、俚语引入文章,风格诙谐幽默,富有情趣;所谓的“典雅”就是引经据典,讲究语言的锤炼,辞藻华丽、庄重。有的富有哲理,耐人寻味等。文章中“父亲”的语言风格则是谦和,亲切,委婉,耐心。
28.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1)可分析“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一句即可得出答案。(2)可分析“我想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一句即可得出答案。
29.试题分析: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理解父母之爱及其方式,并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即可。
30.艺术学习
31.示例:《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是父子的真情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起来感人至深。我们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
32.①乐观、坚强、敢于正视错误的人。②是为了鼓励儿子像克利斯朵夫一样坚强、乐观,宠辱不惊,能用客观的立场分析所面对的一切。(大意正确即可)
【解析】
30.试题分析: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此题考查的是与《傅雷家书》有关的文学常识。傅雷主要谈的两方面话题是“艺术”和“做人(生活,学习)”。
31.试题分析:开放性试题。既可以从父亲对儿子的情感或文章所表达的道理上来赏析,也可以从用语的亲切自然,文字的生动优美这一方面来欣赏。一定要联系原文的相关语句。言之成理即可。
32.试题分析:①可抓住关键句来分析。如可提取“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等句分析,即可分析出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②此题比较容易。作者提到克利斯朵夫的目的可分析“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等句。实际上就是要告诉儿子,要做到这几点。
33.D
34.极端利己的野心家的、小人的人生境界;完全利他的充满牺牲精神的君子的、圣人的人生境界。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不给或少给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
【解析】
33.试题分析:选文“谈了一个多月的话,好像只跟你谈了一个开场白。我跟你是永远谈不完的,正如一个人对自己的独白是终身不会完的。你跟我两人的思想和感情,不正是我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吗?”表明父子之间是知己。
34.试题分析:负是对不起,背叛的意思。曹操是极端利己的野心家的、小人的人生境界。
与曹操的理念比较以自己为中心,先己后人,而傅雷则先人后己,宁愿被天下人背叛抛弃,也不要做出对不起人民的事。
35.后来我与他赏画起争端,怒气冲冲批评我;文革中他不堪凌辱,最后一怒赴黄泉。
36.青年时,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并不可取。而在他思想成熟之后,刚直具有了儒家的浩然之气,是极为难得的刚直品德。
37.望子成龙、呕心沥血的父亲;易怒、刚直不阿的知识分子;专注学术、硕果累累的翻译家。
38.作者对傅雷身上体现出的知识分子的气节、崇高的品德表示深深的敬意,并希望这种精神永远为知识分子所继承和发扬。
39.这种家庭教育指的是: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他理想的人物;或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塑造自己的孩子。
示例:我不希望得到这样的家庭教育。这是个张扬个性的时代,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不希望按照别人的想法去生活,我想为自己而活。
示例:我希望得到这样的家庭教育。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一定会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我想让自己在父母的培养下越来越优秀。
【解析】
35.本文是叙述类文体,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依照所示情节概括方式概括出其它情节。如第7段写我与他赏画起争端,怒气冲冲批评我;第8段写文革中他不堪凌辱,最后一怒赴黄泉。
36.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如可提取第11段“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刚直。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傅雷从昆明回来以后,在艺术的涵养,知识学问的累积之后,他才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这种刚直的品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几句分析作答。
37.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后来知道他的别号就叫‘怒庵’”“这是怒庵的最后一怒”等情节中可概括出其易怒、刚直不阿的知识分子。再如从“我书架上有15卷的《傅雷译文集》和两个版本的《傅雷家书》,都是傅敏寄赠的,还有几本旧版的《高老头》和《欧也妮·葛朗台》,是傅雷送给我的”等叙述中可见他是一个专注学术、硕果累累的翻译家。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
38.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深刻含意的理解。从文章结尾分析来看,作者希望他的这种精神“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永远为知识分子所继承和发扬。表现了作者对傅雷的崇高品德表示深深的敬意。此句也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39.一问,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分析第10段“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于他的理想的人物”一句,这就是这种家庭教育的特点。二问,此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这种教育观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的观点定然不会相同,有赞同的,也有否定的,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文章的内容说出相应的理由。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社会实践来谈依据。如不希望得到这样的家庭教育。可从张扬个性、为自己而活的角度作答。希望得到这样的家庭教育可从最好的教育才能使自己越来越优秀的角度作答。
【点睛】
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40.儿子当时在打击之下,父亲用这样亲切疼爱的语气对儿子进行劝慰和开导,便于抚平儿子心灵的创伤。
41.在傅雷的眼中,“坚强”不仅是在失败时能勇敢地直面现实,达观地看待事业上的失败;还包括在成功时,面对鲜花和掌声,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
42.这是一个父亲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书。
【分析】
40.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了解。根据《傅雷家书》第一封的内容“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一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可知,儿子傅聪当时一个人在国外遭受了打击,父亲用这样亲切疼爱的语气来拉近父子间的距离,增进相互的感情,安慰和开导儿子,便于抚平儿子心灵的创伤。
41.
本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在《傅雷家书》中,有两封信提到了“坚强”,根据“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可知,在傅雷的眼中,“坚强”不仅是在失败时能勇敢地直面现实,达观地看待事业上的失败;根据“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可知,“坚强”还包括在成功时,面对鲜花和掌声,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
42.
本题考查写推荐语的能力。题干要求将《傅雷家书》的内容与特色简要介绍给即将升入初中的同学。《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傅雷先生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这是一个父亲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书。
43.44.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以及如何对待生活两大问题。
【小题2】【小题2】在儿子受到打击意志消沉时写的,目的是劝慰儿子面对感情创伤要学会泰然处之。
【解析】
43.44.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本题考查对《傅雷家书》的阅读理解。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看到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作答。
【小题2】【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第一封家书是在儿子受到打击意志消沉时写的,目的是劝慰儿子面对感情创伤要学会泰然处之。
45.(1)示例:这是一本写父亲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悉心指导的书。该书文字生动优美,感人至深,读后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2)①真诚②苏轼
【详解】
试题分析:文学及名著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此处学生应了解《傅雷家书》的相关内容。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46.一位父亲的人生絮语,一部苦心孤诣的教子篇(意思对即可)。
书信
做人
生活
祖国
【详解】
(1)此题考查的是对名著的理解和概括。《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其中有一部分是给傅敏的,还有一部分是给傅聪的老婆弥拉的,部分信件还有傅聪母亲的信件,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艺术学徒的修养读物”,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示例: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据此理解作答。
(2)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傅雷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进行教育,从做人和生活两方面。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儿子、对祖国的深厚的爱。据此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