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综合(历史)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一史料所
反映的政治制度是(C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
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统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少数民
B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右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
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
宋辽时期(D
A.农业生产的发展
D.民族文化的交融
4.《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
由此可知元朝(A
A.驿站分布广泛,加强了各地联系
B.丝绸之路畅通,便利贸易往来
C.鼓励对外贸易,驿站最远达欧洲
D.实行开放政策,强化边疆管理
5.中国传统节日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九年级(1)班开展“走近传统节日·感受民族文化
的主题班会活动,下面是李华同学展示的活动资料,从中反映出(
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既
右长
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
故乡和亲人之情,也有祈盼半收和幸福之意
每逢春节,家
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遗
月和吃月饼已
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经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了
A.传统习俗的变化
B.中华民族传承的价值观
C.传统节日的起源
D.社会习俗具有的娱乐性
6.1895年5月15日《申报》报道:“一律预备与倭人决死一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众志成城
有死无二。”与此报道相关的历史事件是(B
A.戚继光抗击倭寇B.《马关条约》签订C.郑成功收复台湾D.《辛丑条约》签订
7.1920年,毛泽东从北京返回湖南后,创办了一个文化书社。在开业初期,最热卖的中文书
刊有《马克思〈资本论》入门》《新俄国之研究》,以及《新青年》《新生活》和《劳动界》等杂志
这一现象说明(C
A.政府支持文化事业B.百姓知识水平提升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中共宣传影响巨大
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首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来祭拜黄帝,并发表祭黄帝陵文
祭文反映出(B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祭黄帝陵文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帝线文估后混,席发这承,群清:保我线类,先足
A.抗战全面爆发激化了民族危机
B.日本侵华加剧,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
D.蒋介石放弃反共,团结各方力量抗日
9.下列两幅图呈现出我国交通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它们对国家发展的共同作用是(A)0
A.健全交通网,改善民生
B.有利于维护民族团
发展高科技,巩固国防
D.有利于海峡两岸交往
图一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图
18年港珠澳大桥正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