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能正确数出1000以内的各数,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都是10进的关系。
2.根据生活经验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3.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逐渐发展数感,初步体验估算。
4.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习重点】正确地数1000以内的数,掌握千以内每相邻数位之间的10进关系。
【学习难点】
1、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数的数法。
2、正确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
【学习过程】
课前游戏:
1、师生自我介绍,沟通情感。
2、开火车玩数数游戏:
(1)一个一个地数,从36数到50。 (2)2个2个地数,从14数到30。
(3)5个5个地数,从20数到50。 (4)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拉近师生距离,巧妙地将复习铺垫融入课前游戏当中,使学生回忆数数的方法,感受数数方法的多样性,为学习新知作好充分准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活动一:课件依次出示:小方块(一行10个)和10行小方块(每行10个)。
让学生先自己数,再动画演示数的过程,使学生明确: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并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动画演示,重温旧知──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并渗透数数方法,为认识千以内的数奠定基础。】
二、合作探究,建立数感
活动二:观察主题图,感知大数的存在。
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猜一猜,体育馆大约可以坐多少人?(学生观察主题图,并猜想,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大胆猜想,并说出自己猜想的依据。这样的设计既使学生初步感知大数的意义,又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活动三: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千”
课件出示1000个小正方体,
1.估一估: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2.想一想:怎样又快又准确地数出小棒的根数?
3.同桌交流数的方法,师巡视。
4.指名汇报。得出: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并板书)
5.通过刚才的数数,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首先在估的过程中直观地建立“千”的概念;接着通过同伴交流来数更多的小正方体,认识计数单位“千”,充分发挥了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同时孩子的口头表达水平,思维能力也得以提高;最后通过观察发现数数的方法,并总结规律,切实体会到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这样的设计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
活动四:会数1000以内的数。
??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提出操作要求:想一想,小组同学怎样合作,才能数得又快又准?怎样捆小棒,才能很容易看出共有多少根?
1、组内讨论、交流,操作,师巡视。
2、学生汇报、展示。
3、教师收集全班各小组的小棒:猜一猜,一共有多少根?怎样很快地数出来?
4、师生共同数小棒,重点引导学生数“拐弯处”的数。(如198到206,再从985数到1000)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进一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而接近整百、整千的“拐弯处”的数数这一难点也得到了很好的突破。】
活动五:借助计数器,学习数的读写和组成。
1、课件出示:128、309、780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2、师提出问题:关于这些数,该怎样读写?他们又是怎样组成的呢?(让学生先自学,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指名汇报。)
3、师生共同总结1000以内数读写时应注意的问题。(重点强调中间、末尾有0数的正确读、写法)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已有两位数的读写基础,因此我放手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迁移学习,自主探究1000以内的数在计数器上的表示方法,并掌握数的读写方法和组成,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本环节我充分利用了课件直观演示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数数练习,加强拐弯数。
2、我出示生活中的数字,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数字,并说出数的组成及读写,加强练习。
3、填一填:
----、----、800、----、----
4、估一估报告厅大约有多少位老师在听课?(三排大约可以坐100人)
5、学生找生活中能用1000以内的数表示的事物,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会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开放性。这样的设计,不仅巩固了本节课所学内容,而且又突破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四、全课总结
1、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困惑?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学生可以将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一番回顾,并按一定的线索梳理知识,便于知识的理解记忆。】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78页第1-3题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