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推理
教学内容
推理(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109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形式多样的猜测活动,使学生进行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合作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观察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看谁猜得又对又快,好不好?
小明妈妈的年龄可能是30岁,也可能是32岁。你猜是多少岁?如果老师提示,小明妈妈的年龄大于31岁,你猜呢?(32岁)
你是怎么想的?
明确:一共有两种可能,排除其中一种可能30岁,就只能是另一个答案32岁了。
2.说得真棒,我们再来做个游戏,你们能很快回答吗?
拍拍你的肩,不是左肩,那啥哪个肩?
那是(
)肩。
摸摸你的耳,不是右耳,那啥哪个耳?
那是(
)耳。
跺跺你的脚,不是左脚,那是哪个脚?
那是(
)手。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这样的推理游戏,看你能不能找到其中的窍门。(板书课题:推理)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
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丽呢?
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小组讨论得出结果。注意四个人轮流发言,你讲我听,我讲你听。发言完毕后选择大家最认同的方法完成在作业本上。
可能提到的方法或可进行补充的方法:
a.连线、综合排除法
可以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再连线进行排除
引导:我们已经知道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就剩下了数学和品德与生活;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那就只能是品德与生活这本书;剩下的数学书就是小刚拿了。
b.用列表的方法推理
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已经确定,用“√”表示;小丽拿的不是数学,用“×”表示,肯定就是品德与生活,用“√”表示;剩下的还有数学和小刚,所以肯定是小刚拿的数学。
2.练习
游戏——猜图形
信封里有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长方形。露出一部分,你能猜猜它们是谁吗?
三角形(红色);圆形(绿色);长方形(黄色;我不是三角形)
红色是(
),绿色是(
),黄色是(
)。
3.小结:哪种方法都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要注意分析的条理性。
三、独立完成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引导:从题中我们知道“笑笑是最轻的”,所以重5千克的是笑笑;又因为“乐乐比欢欢重”,9千克>7千克,所以重9千克的是乐乐,重7千克的是欢欢。
小结:找准突破口、抓住关键的语句来分析,这对于分析推理很重要。
2.“做一做”第2题
引导:已经知道“小伟是三班的”,“小雨下课后去一班找小冬玩”,说明小冬是一班的,小雨只能是二班的。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