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五线谱) 二年级上册音乐 3 《快乐的音乐会》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五线谱) 二年级上册音乐 3 《快乐的音乐会》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6-23 11:4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快乐的音乐会》教案设计
执教者:
课题
快乐的音乐会
年级
小学二年级
课型
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教具
钢琴、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快乐的音乐会》,让学生初步认识独具风格的民族乐器,体验人们在演奏民族乐器时的快乐心情。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明亮、柔美的声音和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快乐的音乐会》;初步了解胡琴、喇叭、铜鼓等乐器并模拟演奏,学会休止符、一字多音的唱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在体验音乐过程中,激发学生表演欲望、培养创编能力,同时大胆进行各种乐器的模拟演奏,从中体会做小音乐家的乐趣。


分析
《快乐的音乐会》是由马华作词、潘振生作曲的一首民歌风的儿童歌曲。歌曲为2/4拍,六声徵调式,一段体分节歌。潘振生是我国知名的儿童歌曲作曲家,他深知儿童的心理。这首歌曲结合紧密,级进、流畅的旋律不时地插入八分、四分休止符,使得旋律收放有度,极尽得意地先要了小乐手吹、拉、弹、唱的技巧,风趣的道白的加入使歌曲略有停顿,引出第三句——转句,一个小小的低回,噢,原来是吸引了小动物“听众”跟着高兴的蹦跳,音乐会也因袭获得了成功。旋律干净利落地结束在徵音上。歌曲活泼欢快,耐人回味,是一首让学生喜爱的儿童歌曲。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明亮、柔美的声音和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快乐的音乐会》。教学难点:唱准休止符、一字多音。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达标意图
教学用具
导入部分
创设情景了解乐器音色、演奏姿势
一、导入新知师:郝老师今天请大家看一场音乐会,看看你们都认识哪些乐器?1.播放民族音乐会演奏视频2.学生回答请学生示范,全班模仿。3.出示课题。
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知识引发兴趣
多媒体课件
感受与鉴赏
初步感知音乐情绪学唱歌曲
二、感受新知师:今天咱们要来开一场快乐的音乐会,首先听听歌曲,告诉我歌曲的情绪怎么样?聆听歌曲《快乐的音乐会》学生回答。
(回答一个,板书一个)师:有三位乐器朋友要来参加我们的音乐会呢,听一听,歌词中演唱了哪三位乐器朋友?3.学生回答师:听听歌词是怎么模仿三种小乐器演奏的声音的?(教师范唱)4.聆听三种乐器音色部分,学生回答。5.一边模仿演奏姿势一边读出演奏声音的歌词。学生回答乐器声音。出示乐器声音歌谱。按节奏朗读歌谱。唱出乐器声音的部分。6.师生接龙读歌词(三段)7.演唱第一段,解决难点乐句。师唱歌曲其他部分,生唱乐器声音部分。师生互换。学生完整演唱第一段。回原速演唱第一段。师:你们能演唱第二段吗?
学习新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赏习惯解决歌曲难点
多媒体课件钢琴
形成部分
完整演唱歌曲
三、完整演唱歌曲。8.演唱第二段,解决难点:一字多音。9.演唱第三段。师:歌曲的最后还有一条小尾巴呢!先听老师唱一唱。10.教师演唱结束句。11.学生学唱结束句。12.学生有感情的完整歌曲。
多媒体课件
发展部分
自由创编表演歌曲
四、表现新知1、选择喜欢的乐器,创编歌词2、学生演唱改编后的歌曲。师:同学们真的太棒了,现在,咱们的音乐会正式开始啦!郝老师想请所有的同学当音乐家,你们想演奏什么乐器?学生选择三种想演奏的乐器。师:小音乐家们,准备好啦!咱们的音乐会开始啦!4.全班同学进行表演。
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培养学生表现力
多媒体课件
课堂小结
下课
五、小结:今天我们掌握了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还了解了XX(乐器名称),希望下课以后,你们能够努力学习本领,争取将来当一名优秀的音乐家!
板书设计





会情
绪:欢快活泼2/4
2

5
6︱3
5 3
2︱1
1
0
2︱1
0︱小胡琴:

扭扭


扭扭
得儿

2/4
2

5
6︱3
5 3
2︱1
1
0
2︱1
0︱小喇叭:
嘀嘀
哒哒
嘀嘀
哒哒
哒哒
得儿
喂2/4
2

5
6︱3
5 3
2︱1
1
0
2︱1
0︱小铜鼓:
咚咚
咚咚
咚咚
咚咚
咚咚
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