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 三角形的内角和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 三角形的内角和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3 08:0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探索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规律。
2、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3.使学生有科学实验态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探究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180°”这一规律的过程,并归纳总结出规律。
教学难点:探究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180°”这一规律的过程,并归纳总结出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生准备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各三个、量角器、正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导课
1、猜谜语:(课件)
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
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
(打一图形名称)(三角形)(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一环节中我运用了猜谜语引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思维能力,思考谜底的过程中也复习了有关三角形的知识。为后面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二、导学
(一)认识内角和内角和
师:三角形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平面图形,关于三角形的知识你知道多少呢?
生:具有稳定性,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师:大家说得非常的有条理,像个小数学家。
1、、学习三角形内角(课件)
师:谁来说一说这三个角在哪里?
课件出示,生指。
师:这三个角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2、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这三个内角的和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3、引出课题
师:你们看老师这儿有你们最熟悉的一对三角尺,你们能算出它们的三个内角的和吗?
生:算后,汇报计算结果
师:大家说: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
生:感到疑惑。
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奥秘吧!(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二)用不同的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
1、提出问题
师: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不是180°呢?
(以同桌为小组交流一下看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师:指名回答验证方法。
生:(a量)(这个办法很不错,要注意量时一定要认真细致。)
(b撕)(很有创意,拼时一定要做到把三个角的顶点拼在同一个点上,并使三个角既不重叠又不留缝隙。)
(c折)(这个方法也很好,折时要先找到顶角所对的底边上的高,然后将三个角翻折过来)
师:大家的点子可真多!
2、操作验证:小组合作。
师:那你们前后桌为一小组就用你们准备好的三角形,选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吧!
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后,提出问题,你们验证的怎样了,验证出来了吗?
3、学生汇报。
(1)量一量
哪组用的是量的方法呢?量完后加了起来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答180°,182°,179°……
师:板书计算的算式
师:从汇报测量后计算的结果看,有的是180°,有的不是18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生:可能是……
师:看老师是怎样量的,没有用这种方法验证的同学,你们学会用这种方法了吗?(课件演示量的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是180°,同时也体验到动手操作必须认真细致,不能马虎,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是严谨的,从小就应该让学生养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2)撕拼
师:哪组用的是撕拼的方法呢?是怎样撕拼的?撕拼成什么样了?三个角拼成了什么角?这说明了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
a、学生上台演示。(用钝角三角形撕拼)
b、展示学生作品。(用锐角三角形撕拼)
c、展示学生作品。(用锐角三角形撕拼)
师:你看老师撕拼的好不好,是不是和你的方法一样呢?没有用这种方法验证的同学,你们学会用这种方法了吗?(展示课件拼法。)
(3)折拼
师:哪组用的是折拼的方法呢?是怎样折的?折成什么样了?三个角折成了什么角?这说明了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
a、学生上台演示。(用钝角三角形折)
b、展示学生作品。(用锐角三角形折)
c、展示学生作品。(用锐角三角形折)
师:你看老师折的好不好,是不是和你的方法一样呢?没有用这种方法验证的同学,你们学会用这种方法了吗?(展示课件拼法。)
(三)、得出结论
师:我们现在能不能说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呢?
生:能,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板书)
师:老师送给你们一句顺口溜吧,好记忆。(课件显示。)
(设计意图: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撕拼、折在一起这个验证的过程,实质上是把三个内角和转化为一个平角的过程。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构建新的数学知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的知识,而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规律的教学中,将三角形内角和与平角联系起来,并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上把握好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四)数学文化
师:其实早在300多年前就有一位法国著名的科学家、物理学家、近代概率论的奠基者——帕斯卡(,1623~1662) ,就发现了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而他当时才12岁。
今年我们班大部分学生才十岁,就能研究出来,你说你们棒不棒?你们真厉害,接下来老师考考你们,看会不会用今天学的知识来解答一些数学问题呢?
【设计意图:适当的引入课外知识,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机的渗透了向帕斯卡学习,做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_??????_,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达标检测
1.判断:(生判断后,师指名回答)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
(2)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比小三角形的大。( )
(3)三角形越大,它的内角和就越大。( )
2、(1)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是50°,另一个锐角是几度?
(独立完成后交流算法,有的从180?中依次去减,有的用90?减去50?。)
(2)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40°,另一个内角是48°,你猜被遮挡的那个角是多少度呢?(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
3、一块三角尺的内角和是180?,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吗?
(师课件演示,学生动手操作、汇报答案后讨论。)
4、用一张正方形纸照样子折一折后。再填空。(照样子折完后,并组织交流。)
5、游戏:帮角找朋友。(每组卡片中,哪三个角可以组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所以我设计了灵活、有趣、由易到难的练习题,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巩固今天的学习内容。)
四、生成检测
根据所学的知识,你能想办法求出下列图形的内角和吗?
(投影出示,师引导学生把多边形分成若干个三角形后,再计算。)
(设计意图:这道题通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迁移就可以完成,既能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又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交流、总结后,师补充)
(设计意图: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量______  撕______ 折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本着“学贵在思,思源于疑”的思想,我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猜想、去探究、去发现新知识的奥妙,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个别学生在求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时,要用180?减去90?再减一个锐角,不会用90?减去一个锐角来计算,还需要补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