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整理与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初步掌握知识整理的一般方法,自主建构知识网络。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知识的梳理、分类、整合,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
教学难点:学生整理完善知识结构。
教学用具:教师:课件 学生: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建构网络
师:《论语》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说学习时经常复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再次走进“三角形”,去体验复习的快乐。
1.师:我想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对这三根小棒的长度有什么要求?
(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看,老师这儿有三根小棒,围成了一个三角形。
2.师:想一想,三角形有什么基本特征呢?这是个什么三角形?∠1是几度,∠2是几度?a是以谁为底的高?(提一个问题,出示一个问题)
师:任选其中的一个问题回答,并说说从这个问题你还能联想到我们所学的哪些三角形的知识?
学生交流
(1)基本特征练习:
填空:
由三条线段( )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有( )个顶点,( )个角和( )条边。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 )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 )。
下面每组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单位:厘米。填“能”或“不能”) (1)3,4,5( ) (2)8,7,15( ) (3)5,5,11( )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三角形分类练习
判断下面各是什么三角形。
你是根据按角分来确定的吧。你是怎么判断出它是钝角三角形的?第二个还是等腰三角形,你是从边方面考虑的。
(3)角的度数练习
下面是3块三角形玻璃打碎后留下的碎片,先算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再说说它们各是什么三角形。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0°,它的一个底角是多少度?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35°,它的底角是多少度?
(4)作高的练习
作底边上的高怎么作呢?每个三角形除了你作出的一条高外,还有其他的高吗?一共有几条高?
追问:还需要补充三角形的知识点吗?
二、应用拓展 深化提高
1.师:看来,大家对这些概念掌握得真不错,那能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下面的题目吗?
题:在直角三角形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
你分成了两个什么三角形?
追问:从直角的顶点向对边画线段可以分成什么三角形?
要分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就要从哪个角的顶点向对边画线段?
3.我们再来做个猜一猜的游戏。
下面的三角形都被一张纸遮住了一部分。只看露着的一个角,你能确定它们各是什么三角形吗?
(1)为什么第一、第二幅图同学们都能确定是什么三角形,而第三幅图不能确定呢?
(学生回答:因为有钝角。师设疑:会不会有两个钝角?为什么?)
(2)第三幅图可能是什么三角形呢?(PPT演示: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3)如果这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并且已知这个角是30°,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你能算出来吗?
(4)如果这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两条边的长分别是10厘米和20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
(10+10+20=40(厘米)大家都同意吧,老师觉得有问题,猜猜有问题)
4.你们脑子里装满了智慧,相信下面这题一定难不倒你们。
用下面的9根小棒,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
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先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你先摆什么三角形的?选多长的小棒?为什么不选5厘米的小棒?
5.再让我们动手拼一拼。
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一拼。
(1)拼成图形的内角和是180°.
只要拼成什么图形内角和就是180°?(出示:三角形 180°)
(2)拼成图形的内角和是360°。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还有个共有的名字叫四边形,所以说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出示:四边形 360°)
追问:同样是两个三角形拼,为什么拼成三角形的是180度,而拼成四边形的内角和是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加起来呢?
(3)如果用三个三角形拼,拼成了什么图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你是怎么算的?(出示:五边形 540°)
(4)四个三角形又可以拼成了什么图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你是怎么算的?(出示:六边形 720°)
七边形、八边形、N边线的内角和是多少呢?课后大家去研究研究,看看平面图形的边数和它的内角和到底有没有联系呢。
四、课堂总结
课要结束了,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最后送大家一首儿歌
三角形
三角形 真有趣
首与尾 紧相连
三个角 三条边
三个顶点三条高
三角形 真神奇
两边和 大三边
内角和 一百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