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使学生主动探索,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激发学习、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初步掌握比较两个平面图形面积大
小的一般方法。
难点: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一张正反面画了格子的纸。 ? ?
学具:直尺, 2cm×2cm的正方形纸片和1cm×1cm的透明方格纸,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激疑导入
1. 情境引入
2. 提问:公平吗?应该比这两块草坪的什么?
3. 揭题:认识面积
【设计意图】情境设疑导入,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创设比草坪的大小的问题情境,不仅引出本课学习内容,而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步感知面积含义
1.面积的含义
(1)感受物体表面的面积
(2)感受平面图形的面积
2.数学史:面积的由来(古埃及)
【设计意图】
初步认识面积,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是指整个面的大小;再通过实物抽象出平面图形,理解图形有多大,面积就有多大。数学史的介绍不仅让学生了解面积的由来,而且激发学生深入理解面积的欲望。
三、深入感知面积含义
1.确定比较标准,感受面积大小(地图)
2.多个比较标准,感知同一面积(封面)
3.选择标准,操作比较(练习纸)
(1)回扣问题:怎么解决妹妹的问题?
(2)动手比较
(3)展示交流
(4)小结:以方格为标准,比较准确。
4.数学史:计里画方(中国古代)
5.数格练习
(1)出图:面积一样大吗?怎么比较要准确些?
(2)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
深入感受面积的含义,面的大小不仅在比的过程会有大小之分,而且面本身就有大小,学生要理解的面积含义重在后者,如何判断学生是否真正理解面积的含义?我认为,学生要会主动寻找一个参照的标准去比划面的大小。从借助江苏省的面积描述湖南省的面积到借助不同的标准描述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再到选择合适的标准描述草坪的面积,解决课前疑问,学生的感知层层深入,对面积的理解也就更透彻了。
四、综合练习
比眼力
(1)周长相等,面积不等
(2)周长不等,面积相等
【设计意图】
巩固练习,通过动态演示,对比周长和面积,加深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 今天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2. 游戏:谁看到的图形面积大?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让学生感知只比方格的数量是不能确定面积的大小,还要看方格本身的大小,同时为后续学习面积单位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