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在学生明确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算理,掌握算法的基础上,自主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算理,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笔算。
数学思考目标: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过程,亲历数学活动的发生,通过观察、推理、猜想、实践来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算法和算理,以及与加法算法、算理之间联系的深层次意义,体验知识结构之间的相通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迁移类推和探究能力。
问题解决目标:通过探究活动让孩子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让每个孩子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性,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以此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直观、充分感受算理,寻找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便明确算法,初步构建完整的乘法计算知识结构。
教学难点:
理解和表述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算理和算法。
三、教学准备
课前任务单、多媒体课件、小棒
四、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拆与合的秘密”
师: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你们经常玩的玩具,看看认识吗?
生:积木
师:看来都玩过,你知道积木怎么玩吗?
生:就是把小的积木合成大的积木
生:也可以把大的积木拆成小的积木
生:通过不停地拆和合,拼成我想要东西
师:对,拆与合是积木中经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实咱们数学中也有拆与合。
生:嗯~(疑惑)
师:不信,咱一起看一下。(出示算式)快速计算一下这个算式。
师:谁能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
生:从个位开始算,个位3+8=11,满十向十位进一,再算十位5+3+1=9,再算百位3+1=4,最后结果就等于491。
师:掌声,思路很清晰。
师:大家看一下,他的解题过程是不是将复杂的三位数加三位数拆成了
生:一位数加一位数(教师指出怎么拆的)
师:最终再
生:合起来。
师:加法里有拆与合吗?
生:有
师:减法里有吗?
生:有,没有
师:解决一下这个算式,你就知道了?
师:谁能说一下解题过程?
生:从个位开始算,个位8-3=5,再算十位3-2=1,再算百位5-2=3,最后结果就等于491。
师:有没有拆与合
生:有
师:咱们是怎么进行拆与合的呢?
生:按照数位进行拆与合
师:厉害,给自己掌声,你们总结的很到位
【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感兴趣的积木导入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探究“拆与合”的秘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使其理解拆与合的方法和标准,为梳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和算理做铺垫。】
(二)分享梳理,推理探究
师:乘法里有没有拆与合呢?
生:有
师:有没有,找找看。抓紧时间做一下。
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巡视观察,展示学生解题方法。
师:我看到了两种解题方法,这种的谁能说一下你的解题思路?
生:个位乘个位3×3=9,十位上2个十乘3等于6个十,也就是69。
师:这种解法的同学可以用小棒给大家展示一下这个过程?
学生上台展示,边摆小棒边说:先算个位小棒,3×3=9根,十位上2乘3等于6捆,合起来也就是69。
师:一位善表达,一位善动手,两位同学思路很清晰,他俩的解题过程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这一个式子的写法更简单一些。
师:谁能找一找乘法里的拆与合在哪里?
学生上台指出拆与合
师:乘法是怎样拆与合的?
生:乘法的拆与合也是按照数位进行的。
师:能学以致用,你们太棒了。
【环节设计意图:借助对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算理和算法的梳理,引导学生找到新知和旧知的有效“重叠区”,激活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轻车熟路的经验和解题技巧派上用场,为解决新知做铺垫。】
出示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算式
师:看一看这个式子你能解决吗?
生:能
师:谁能说一下你的解题思路?
生:先算个位3×4=12,再算十位3个20等于60,最后合起来等于72。
师:我觉得此时应该有掌声,谁能指一下这个算式的拆与合在哪里?
学生上台指出
师:可能有的同学还没有理解,谁能通过更直观的小棒的演示一下。
学生上台演示,先将个位上10根小棒捆成一块,个位上是12,
十位不动。
【环节设计意图:上一环节已经为孩子们解决问题在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到一个抓手、找到一份工具,此环节就让学生产生算理的有效迁移,通过孩子的动手操作,动态呈现摆小棒的过程,在数形结合中让孩子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师:老师很佩服你能把这个过程演示的这么明白,大家能试着将这个式子简化一下吗?
呈现学生简化的算式
师:大多数同学是这样简化的,刚才我听到有的同学说个位不是12吗,那个十呢?十位上二三得六,怎么是7呢?
生:个位不可能是12,满十要进一。
师:那这一捆小棒还能在这里吗?
生:不能
师:应该在哪里,谁上来挪一下?
学生上台讲小棒挪到十位上
师:这个过程就叫“满十进一”,算式中的1你找到在哪里了吗?为了让后面同学更清楚的感受这个过程,我带来了一个小动画,大家看看能明白吗?
课件播放小棒的摆放,梳理算理
【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孩子们的动手操作,亲身经历,进一步理解个位的进一和十位上的1是怎么来的,攻克本节课的难点,借此比较两个数式,让孩子发现数学的简洁美。】
师:看一下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结果是一样的。
师:还没有计算,你怎么知道结果一样。
生:因为24乘3就代表3个24相加。
师:看来以前的知识学得非常扎实。
师:它们还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它们的算法是一样的,都是先算个位后算十位。
生:都是满十进一,而且都是往前一位进一。
生:都是用拆与合的方法。
师:找到加法和乘法的相通之处,你还会进错位吗?
生:不会
【环节意图:乘法的笔算方法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计算加减法竖式的经验是不同的,计算加减法竖式时只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不同数位的数不能计算,这对孩子易产生负迁移,而且在更多的解题过程中,孩子们是无法通过直观的摆小棒来解决问题的,所以通过乘法的意义,建立乘法与加法的联系,由直观的小棒回归到抽象的数字上,让孩子发现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发现乘法的进位和加法的进位方法其实是一样的,以便更自然的理解进位和进位位置的问题,避免出现满十不进或者满十隔位进的错误,这样就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把新的数学经验融入前经验中,使新知在学生的前经验基础上根深蒂固地建构起来,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完善自己的知识系统。以此来培养孩子的数感,增强孩子的运算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自主整理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解决问题 深化理解
师:用你刚学的知识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教师巡视,查看学生完成情况
师:看和老师的一样吗?
生:一样
师:谁能说一下你的解题过程。
生:先算个位五五二十五,个位有两个十就要进2,十位上三五十五,再加2是17,满十向百位进一。所以就是175。(多名同学复述)
师:掌声,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技巧和方法。
【环节设计意图:通过算法和算理的迁移,放手让孩子自主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复述计算过程,明晰算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性,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以此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四)练习巩固 总结提升
呈现练习题,学生快速完成并与同桌交流。
师:今天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你肯定有很多收获,对于两位数乘一位数你有什么想告诉大家的?
生:进位要写清楚,满几十就进几。
生:和加法的进位一样的,都要向前一位进一。
生:和加法一样,都从个位算起
师:总结的比我还全,这节课你们肯定认真听讲了,在这里老师也有一句话想告诉你们“知识就像玩积木,只要你掌握了最基础的知识,并善于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善于拆与合,就可以很容易的搭成你想要的东西。”今天通过咱们的探究已经知道两位数乘一位数中拆与合的秘密,那三位数乘一位数中拆与合的秘密又是怎样的呢?课下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探究一下。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环节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和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在脑海中建立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和算理,不断完善构建知识体系,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