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毫米分米的认识 青岛版(五四学制)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毫米分米的认识 青岛版(五四学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3 10:0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4页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在实际测量中,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4、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与人合作,从不同角度欣赏他人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1毫米、1分米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
米尺、1分硬币、皮尺、学生直尺、10厘米长的小棒、曲别针、各种卡(如身份证、银行卡,就诊卡)等。
教学过程:
一、链接生活,唤醒经验。
师:同学们知道自己的身高吗?(生:1米28厘米、1米35厘米),测量身高的时候用到了什么长度单位?(米、厘米)1米等于多少厘米?
板书:1米=100厘米(齐读)
师:在你印象中1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呢?(也用手势表示一下)。
测量什么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举例)
小结:测量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作单位。
测量什么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举例)
小结:测量比较短的物体,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唤起学生的元认知,为学习新知及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做准备。】
二、认识毫米,充分感知,建立单位量感。
1、体会毫米产生的必要性。
师:请同学们拿起数学课本,指一指课本的宽在哪里?,请你估一估课本的宽有多少厘米?(指2个孩子回答)课本的宽到底是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尺子量一量。
生:18厘米多一点。
师:到不到19厘米?(不到)
板书:18厘米多。
师:比18厘米多,不到19厘米,同学们说这样的测量结果精确吗?(不精确)为什么?(生:因为不知道比18厘米多多少)。
师: 看来要想更精确地表示课本的宽度,把比18厘米多又不到1厘米的部分表示出来,需要一个比厘米更(生: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毫米。
板书课题:认识毫米 (毫米还可以用字母mm表示)
【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测量物体的经验,通过让学生亲自测量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体会到毫米的产生是日常生活测量的需要,体验学习的价值,产生学习的需求。】
【德育渗透点: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际生活又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认识“毫米”。
(1)认识1毫米。
师: 同学们课前进行了预习,谁能说一说尺子上的1毫米有多长?
生:尺子上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师:你能从尺子上找出1毫米吗?(能)把你找到的1毫米用铅笔尖指给你同桌看一看(老师巡视,问问学生找到的1毫米在哪)。
师:哪位同学想到前面来指一指你找到的1毫米。(投影,指出3个1毫米)。
师:请同学们看这把放大的尺子(一边播放课件一边讲解):尺子上每个1厘米中是不是都有很多小格(是),这每1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在0——1这1厘米中这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在1——2这一厘米中这一小格的长度也是1毫米,我们从尺子上是不是能找到好多好多个1毫米?,要想知道这把尺子上一共有多少个1毫米,需要先知道什么呢?
生:要知道每个1厘米中有多少个1毫米。
(2)教学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尺子上任意选定一个1厘米,用铅笔尖指着数一数这1厘米中有几个1毫米。
生:10个。
提问:你选的是哪个1厘米?有几个小格?是几毫米?(提问2个孩子)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厘米中有几个1毫米(出示课件):
1毫米,2毫米,3毫米,4毫米、5毫米……10毫米。
同学们说,1厘米和10毫米什么关系?
板书:1厘米=10毫米。齐读一遍。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先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再利用多媒体课件以一把直尺为直观模型,从1毫米为基点和突破口,沟通厘米与毫米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1厘米之间有许多小格,明确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1厘米中有10小格即10毫米。】
【德育渗透点:把自主学习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两种方式有效地结合使用,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
师:请同学们继续看尺子:
从0刻度到1刻度是1厘米,有几毫米?(10毫米),用同样的方法说说0——2,0——3有多少毫米?多少厘米?
从1刻度到5刻度有几毫米?(30毫米)为什么不是40毫米?
生:因为不是从0刻度开始的。
师:对,从1刻度到5刻度只有4厘米,所以是40毫米。
现在你能算出或数出你的直尺上一共有多少个1毫米吗? (能)
那就请你快速地算一算或数一数。
谁想给大家说一说你的方法。
算一算:1厘米是10毫米,20厘米就是20个10毫米,20个10是200。
数一数:1厘米是10毫米,10、20……200。
(3)通过寻找、验证、用手势比划等活动建立1毫米的长度表象。
①、找身体上的1毫米。
师:同学们:认识了1毫米,你能从自己身上找一找哪里是1毫米吗?(学生找,并且用尺子量进行验证。)
②、找身边的1毫米。
师:现在请你再找找周围哪些物品的长度、宽度或厚度是1毫米。
找出来后先说说什么东西的什么地方是1毫米,然后再用尺子量一量。
(1分硬币,各种卡,塑料垫本,皮尺头上的金属片,10张纸的厚度……)
③、用手比划1毫米。
师:1毫米短不短?这么短你还会用手势表示吗?(可以让学生把1分的硬币放入拇指和食指中间,然后手指不动,抽出硬币,两个手指之间的空隙就是1毫米。)
师:用手势表示1毫米有什么感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测、操作过程中建立1毫米的表象,感受1毫米的长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轻松和快乐,巩固了知识,培养了能力,丰富了经验。】
【德育渗透点:学生联系生活,深化概念,过程不做作,体现了数学美,对于学生的后阶段的学习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3、用毫米为单位实际测量:
师:请同学们拿起数学书,一只手拿书,一只手摸一摸数学书的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叫数学书的什么?(厚度)请你先估一估数学书的厚度,把你估计的结果填到练习纸上(提醒学生不要动尺子),填完的同学再用尺子量一量。
测量的物体 估一估 量一量
数学课本的厚度 ( )毫米 ( )毫米
曲别针的长度 ( )毫米 ( )毫米
提问:你的估计是多少?测量结果是多少?估长了还是估短了?长(短)了几毫米?(提问2个孩子)
再让学生找出曲别针估一估,先把估的结果填到到练习纸上,再用尺子量一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估测能力和实际测量能力,加深对1毫米和几毫米的认识。】
4、说说生活中用到毫米作单位的例子。
师: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还看见过用毫米单位?
(看课件)同学们买过自动铅笔吗?买自动铅笔的时候这个0.5mm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笔芯的细度。
师:下面再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降雨量的测定),播完后提问:哪里用到了毫米?
师: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毫米,当测量的物体很短、很薄不到1厘米或者不够整厘米的时候一般就用到毫米作单位。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表象,开阔学生视野。】
【德育渗透点: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养成认真观察,认真测量的好习惯,养成做事条理分明、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个性品质。。】
三、认识分米,发现联系,完善单位进率。
1、认识1分米。
师:下面请拿出老师课前给你的小棒,估一估这根小棒有多长?(10厘米或100毫米)你估计的准不准呢?请用尺子量一量,如果学生说是100毫米,针对100毫米提问:
你是怎么看出100毫米的?
生:1厘米是10毫米,10厘米就是10个10毫米,10个10毫米是100毫米。
师:这根10厘米长的小棒还可以用另一个长度单位来表示(生:分米),对,分米也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师把课题补充完整(在毫米后面写上分米)。
师:10厘米的长度也可以说是1分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齐读)
师:同学们说这根小棒的长度是多少?(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这根小棒的长度是10厘米,也可以说是1分米,还可以说是100毫米。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10厘米的小棒引出分米,给出1分米的直观表象。】
2、通过寻找、验证、用手势比划等活动建立1分米的长度表象。
师:我们知道了10厘米就是1分米(师拿着小棒展示),现在你能从尺子上找出1分米吗?找到的同学请举手:
生:从0刻度到10刻度是1分米。
师:还有吗?(从2刻度到12刻度……。)
师:同学们从尺子上找到了这么多的1分米,我们身边有没有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呢?(指名说说……边找边用小棒测量。)
师及时表扬: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找到了这么多大约1分米的物体。
师:现在不看尺子,也不看小棒,你能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吗?(能),学生张开手之后,再让学生把小棒放进去,看比划的准不准。
【设计意图:通过在直尺上找1分米、用手比划1分米、找出生活中长度为1分米的物体,学生手、口、耳、脑、眼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经历、体验、探索”过程中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加深对分米的认识。】
3、研究分米、米之间的关系。
师:同学们, 1分米是10厘米(师拿小棒展示),2分米呢?(20厘米)3分米呢?(30厘米)用你的皮尺让老师看看3分米有多长,再给老师看一看5分米多长?(多少厘米?)8分米(多少厘米?)?9分米(多少厘米?)?10分米?
仔细看看你手中的10分米?你发现了什么?(生:10分米就是1米还是100厘米)
对,10分米正好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1米即100厘米。
板书:1米=10分米 (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在米尺上找一找,说一说,验证米与分米之间的关系:明确1米=10分米,从而建立新知与旧知的联系,完成米、分米、厘米、毫米这四个长度单位十进制关系的认知建构,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德育渗透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四、回顾梳理,完善认知。
请同学们看着黑板回忆一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说……。
师指板书:10个1毫米是1厘米,10个1厘米是1分米,10个1分米是1米,我们把这种关系叫做十进制关系。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长度单位,该如何正确运用呢? 下面我们来一个闯关比赛,好不好?
五、学以致用,提升学力。
第一关: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打 √ ,错的打 × 。
圆珠笔长14分米。 ( )
床铺长2厘米。 ( )
大树高10米。 ( )
饭桌宽100毫米。 ( )
读完题后,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比比谁能最先过关。
第二关:在( )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钢笔长14( )
粉笔长75( )
楼房高15( )
课桌长6( )
也是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然后订正,没能顺利过关的同学请迅速改错。
第三关: 小马虎的日记
早晨,我从2 分米长的床上起来,拿起13 毫米长的牙刷开始刷牙,然后洗脸吃饭,接着走了200 毫米远的路来到学校,坐在4 米高的凳子上,拿出15 分米长的铅笔和3厘米厚的练习本,开始做练习。
指名读,然后改错。
结束语:同学们的表现比小马虎强多了,恭喜同学们闯关成功,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再见!
【设计意图:老师精选3道练习题,体现了基础性、发展性,趣味性,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重点,既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又发展了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学习积极性很高,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到数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其实数学就在身边。】
板书设计: 认识毫米、分米
1厘米 = 10毫米
1分米 = 10厘米
1米 = 10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