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特征,知道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会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脑思考等方式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利用材料做平行四边形并发现其特征;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学难点】教学引导学生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设计理念】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要用眼睛看,用耳去听,脑子去想,用手去做,用嘴去说,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设计思路】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教学时我先让学生从生活场景图中找平行四边形,再寻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寻找、制作、猜测、验证、应用等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最后举例说明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醒已有认知。
1、谈话:出示一个活动的长方形,问:“ 同学们,这是一个什么图形?”生:长方形。教师抓住顶点一拉,问:“现在是——?”生:平行四边形
教师板书:平行四边形,揭示课题。
[设计说明:把自己制作的长方形框架拿出来,由长方形拉动后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引入新课,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从学生熟悉的长方形渐变成平行四边形,既关注学生的原认知,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为后面发现平行四边形边的特点和比较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异同点提供了铺垫。]
2、谈话: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指名说)
3、引导:(课件出示例题图)这些图片上有平行四边形吗?谁愿意上来指一指?(指名上来指一指)
[设计说明:通过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找平行四边形,比划出平行四边形的样子,挖掘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潜在表象认识,建立初步的感性表象。]
二、动手操作,探索特征。
1、引导:平行四边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闭上眼睛在小脑袋里想一想平形四边形是什么样子的?好,脑子里有平行四边形样子了吗?
2、谈话: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呢?提出要求:请拿出准备的小棒、钉子板、方格纸等材料,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操作,做平行四边形。
3、谁来汇报?(指名展示交流所做的平行四边形:注意呈现的顺序,最后交流用小棒摆)
4、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创造了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老师这儿也剪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出示平行四边形纸)我们沿着边把它画下来(老师用尺描边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指着黑板上的图形说:这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设计说明:此时动手操作,完全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探究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创造的平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自己的创作中体验到成功感,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就是这么容易,从而产生愿学、乐学的学习情感。老师及时给学生提供一个正确的图形,从而便于他们进行对比与研究。]
5、(指着学生作品说)刚才同学们有的在钉子板上围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用小棒围一个平行四边形,还有的在方格本上画等等,大家制作的这些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请大胆猜一猜。(指名说一说,得到:对边平行?相等?)
6、指着黑板上的平行四边形的边说:对边相等,你们有什么办法证明?指名说完后,动尺量一量,得到什么结论?(在学生回答后完善板书)对边平行又可以怎样验证?学生答后教师板演,演示测量平行的过程。(完善板书)
7、同学们刚才通过观察,操作,验证了平行四边形边的特征,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它的特征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完整板书在黑板上)
8、(出示活动的长方形)问这个平行四边形的——生:两组对边互相平行而且相等。拉一拉后问:平行四边形还有什么特征?得出: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板书:容易变形
9、提问:为什么学校的电动门上、工人叔叔用的升降台下都有很多平行四边形呢?
10,我们已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有了新的认识,(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判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说说想法。(注意引导用较规范的语言描述)
[设计说明: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活动空间,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经历“猜测——验证——发现——应用 ”的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观察、操作、分析、思考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真正体验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三、解决问题,教学高和底。
1、出示一张平行四边形,描述:这是一块平行四边形草坪,它的对边是一组平行线,要在草坪的上下两边之间建一条小道。提问:怎样建最近呢?生:画垂直线段
2、老师边描述边画:我们把它画出来,从上面边上的一点向下面一条边画垂直线段,沿着这条垂直线段建最近。
3、强调,边指边说:像这样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板书: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板书底)提问:底与高是什么关系?
4、引导:你会像老师这样画出这条底边上的高吗?画一条!谁愿意上来画?问:还可以在哪画?(平移三角尺)可以画几条?(得出:无数条)这些高的长度怎样?(一样长)
5、引导:如果我们把这条边作为底,你能画出这条底边上的高吗?学生继续尝试。指名上黑板画一条。启发:还可以在哪画?老师演示平移,移到一角时画一条相邻两边垂直的线段,问这是底边上的高吗?为什么?(强调:点到对边)
6、能准确区分对应的底和高了吗?出示试一试习题,量出底和高分别是多少?集体校对。
7、画出底边上的高(想想做做第5题)(提醒学生画上直角标记)
[设计说明:平行四边形的“高、底”的认识是本课教学的难点,由实际问题在草坪上建一条最近的小道引出底和高,在老师的引导下使学生逐步认识高和底。在扎实认识了高和底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指高、找高、量高、画高的过程,并通过变式,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四、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又一次认识了一个老朋友,是谁?关于平行四边形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2、同学们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下面我们一起去智慧屋探索,有没有信心?。
3、判断下面的红色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吗?
提供一组已经画了底和高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判断对错,说说理由。强调对应关系。
4、出示“想想做做3”,用七巧板中的3块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能移动其中的一块将它改拼成长方形吗?
5、活动:剪一剪。老师手上的这张纸片是什么形状的?(平行四边形)现在我想让它变成一张长方形纸片,我该怎么办?请大家帮一帮我。出示“想想做做4”。可以怎样剪?还可以怎样剪?
小组里观察讨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6、思维拓展:数一数,图中有几个平行四边形。
[设计说明:以“探索智慧屋”的形式设计有层次的练习,激发学生练习情趣,拓展学生思维,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所学平行四边形知识的价值,再次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