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学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通过口答,讨论提升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提高对知识的掌握;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并掌握数对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出示课题确定位置,问你能用一句简明扼要的话说说自己在班级的位置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知描述的不统一性和混乱,进而产生学习新知的需要,导入学习。
二、课堂预习。
(一)学生自学。
(1)要求把你值得分享给同学的画下来,
(2)分享学生成果,
(3)根据学生的情况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要求和任务。
(二)带着问题再次自学。
1、例1中小军在第( )列第( )行,其中的列与行是如何规定的?可以用数对怎么表示?
2、(6,5)在图中表示第( )列第( )行。
3、你在班级的位置是第( )列第( )行,用数对表示为( , )。
4、在点阵图中找出(2,3)和(3,2)的位置,他们表示同一位置吗?
教师巡视,与个别学生交流。
三、课堂学生成果展示
按照问题依次展示,展示的同时进行新授学习
1、例1中小军在第( )列第( )行,其中的列与行是如何规定的?可以用数对怎么表示?
明确:把竖排叫做列,(板书:(竖排)列),确定第几列的时候都是从观察者的左边起往右边数,(板书:左→右)在教室里比划一下,列在哪里?谁是观察者呢?第一列在哪?课件依次出现第1列、第2列……第6列。
横排叫做行。(板书:(横排)行),确定第几行时一般都是从前往后数。(板书:前→后)
小军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 , )。
2、(6,5)在图中表示第( )列第( )行。
3、你在班级的位置是第( )列第( )行,用数对表示为( , )。
说说按谁为观察点。
4、在点阵图中找出(2,3)和(3,2)的位置,他们表示同一位置吗?
为什么同是由2和3组成的,为什么表示不同的位置?
四、课堂检测
1、小试牛刀,书后习题
2、能力提升(见课件)
下面是某校集合时各个班级在礼堂里的位置图。
1、说说二、三年级二班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
二年级二班在第( )第( )行,用数对( , )
三年级二班在第( )第( )行,用数对( , )
2、某班位置是第五行,这个班可能是哪个班?
3、表示某班位置的数对是(4,Δ),是哪个班?
五、全课总结
你学的轻松吗?你学会了什么?
六、走进生活,谁破译的快?
见课件
七、发出号召,学习需勤奋,要发挥自主能动性,学会自学,学会阅读,学会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