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运动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比较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内容由一个基本活动和一个扩展活动组成,旨在引导学生在体验运动的基础上,比较运动前后自己身体状况发生的变化,鼓励学生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体验坚持长期锻炼的好处,以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分析发现多种动物运动的目的。?
2.通过比较发现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
3.能利用简单工具进行测量,并对测量和分析的结果进行记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够接受运动对人类健康有好处的观点。
?2.逐渐养成坚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3.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测量工作。?
三、科学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动物运动对其生存的意义。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意识到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可以帮助自己更准确的知道运动前后身体发生的变化。
五、教学重难点
1.比较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
2.能够准确地进行测量活动以便比较比较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
?3.坚持按计划进行锻炼。?跳绳、体育运动器材、秒表等?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教师:我们举行过“动物运动会”,知道动物的运动方式有跑、跳、爬、游、飞等,那么你知道动物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吗??
动物运动的主要目的:躲避天敌,捕获食物,寻找合适的栖息地,繁殖后代等。那么我们人类也经常提倡运动,那么人运动对我们的身体有那些影响呢?你知道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后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新课“生命在于运动”。?
(二)新课教学:?
在活动之前我们要来认识一个新的名词:心率:就是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活动1:比较运动前后的变化?
组织学生运动?
教师:首先,我们也来举行一个小小运动会,项目有跳绳100下、蛙跳60个和60米跑,同学们从中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按照运动项目进行分组。?
学生活动并选择好运动项目。?
教师:运动前,大家先想想,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后会有怎样的变化?怎样能证明有这样的变化呢??
学生猜想、回答、交流。?
教师:为了验证大家的猜想及疑惑,我们从运动中来找答案吧。
?活动步骤:
(1)在安静状态下,教师指导学生测量并记录运动前的身体情况(如心跳、呼吸、累不累等),填入表中。?
(2)按照自己选择的项目进行小组内运动,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并在运动后及时测量和记录身体情况,填入表中。?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活动感受填写表格。
?2.讨论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
教师:大家表现得都很积极,并且已经完成表格记录,下面大家比较分析一下运动前后身体状况有什么变化??
教师指导学生比较运动前后身体状况的变化、分析、交流。?
教师:大家想一想,这些由运动产生的身体的变化,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了解坚持体育运动能使身体更强壮,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同学回答得很好,在校运会上,我们都喊过“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可见,运动能增强人民体质,看来运动对人类健康是有好处的,那么下面大家讨论:运动对人类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呀??
学生讨论,最后归纳得出:生命在于运动。
?★拓展活动: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
教师:我们知道“生命在于运动”,让我们一起来制定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