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现代文阅读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客观地介绍事物的外形、类别、来源、成因、功能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形成本质和规律的文章。
二、 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的概念
1.从对象上分:
(1)事物说明文:
(2)事理说明文:
2.从语言上分:可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生动性说明文。
说明文的分类
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由总到分(或由分而总)、由主而次、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具体)等。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1.总分式结构:总分式结构有三种,分别是:总—分结构、分—总结构、总—分—总结构。
2.递进式结构:各层次之间的关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后面的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
3.连贯式结构:各层次之间,按照事物的发展过程、时间、因果、条件等关系,安排层次,前后承接。主要用于产品制作的说明书。
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引资料、画图表等几种: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2.列数字:列数字说明,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文章的说明方法
3.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4.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说明文中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手法中的比喻是一致的。
文章的说明方法
5.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这会使读者对被说明对象有个明确的概念。
6.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从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文章的说明方法
7.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例如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传说、谚语俗语、诗词句等。
8.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欠缺,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一篇说明文单用一种说明方法的很少,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文章的说明方法
例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开发太空资源宝库
①许多人或许没有意识到,太空将逐步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巨大的资源宝库。目前研究已经知道,月球和其他行星上,存在着大量的铁、硅等资源。而且,人类进入地球轨道和外层空间后会发现,资源不仅是人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矿藏,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也是人类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
②高远的位臵、空间微重力环境、强宇宙粒子射线辐射和高真空环境,就是这种地面所不具备的极其宝贵的资源。
③也就是说,高远位臵也是一种资源。人们都会有这种体会,站在地上只能看到眼前一点大的地方,站在高山上极目四眺,则“一览众山小”。我们利用位臵资源,已经发射了通信、气象和对地遥感卫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例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④人之所以站在地球上而不会掉进茫茫太空,是由于重量和地球引力的存在。而在太空中航天器里的物体,处于微重力状态,物体可悬浮空中飘忽不定。空气、水受热后,不会出现上下对流的情况,比重不同的液体,可在一起和平共处。这种奇特环境,对人类从事新材料加工,细胞、蛋白质晶体的生长与培养是十分有利的。
⑤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其密度随离海平面距离的升高而减小,到达100公里以上的高度,已逐渐成为真空。地球表面的大气层中,每立方厘米中合有10000兆个氮分子和氧分子,而在太阳系宇宙空间,纯净无污染,每立方厘米只有0.1个氢原子。
例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⑥另外,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被大气层包裹着。这团大气层如同一张天幕,遮去了部分阳光,这张天幕被物理学家称为大气阻尼。而宇宙空间充满着各种强烈的辐射,如银河宇宙线、太阳电磁辐射等,这将使种子、微生物以及各种细胞的遗传密码在排列上发生变化,从中会产生更有价值的新物质。
⑦40多年的空间研究向人们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外空资源是研究新材料、新工艺、新的微生物制品的绝妙实验场,是一座可源源不断掘出新物质的富矿。
1.文章第④段中的“奇特环境”是指 ,它对人类从事 , 是很有帮助的。
微重力环境
新材料加工
细胞、蛋白质晶体的生长与培养
根据题目中提示仔细阅读第④段,找到“奇特环境”这个词语,联系上文可知,“奇特环境”指的是微重力环境,联系下文可知微重力环境对材料加工,细胞蛋白质晶体生长于培养很有帮助。
2.文章第⑤段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第⑥段运用了 、_ 、 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此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别。
作诠释
举例子
答:外层空间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有:高远的位臵、空间微重力环境、强宇宙粒子射线辐射和高真空环境。
3.外层空间有哪些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参考原文的第②自然段。
答:⑤⑥两段顺序需要调整,因为与第②段介绍的顺序不照应。
4.从写作角度看,文中哪两段的顺序需要调整?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可以通过与第②自然段的对应关系来解答;也可以根据⑤⑥两段内容上的逻辑顺序来解答。第⑥段开头的转折词“另外”引出了对大气的说明,第⑤段已经在说明空气了。所以第⑥段应当放在第⑤段前面。
BD
5.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研究表明外空资源是一座等待人类开发的富矿。
B.人类利用外空资源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至今还没有取得实际成果。
C.外层空间为人类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D.太空资源是指存在于月球和其他行星上的铁、硅等矿物质。
B项与文章内容相违背;D项所列出的资源太片面,而且不是本文说明介绍的重点。所以B和D不符合文意。
童话和寓言都是运用拟人或想象的手法虚构一个生动的故事。所不同的是,童话重在表达一种感情,而寓言则重在说明一个道理。阅读这两种体裁的文章,重点在于通过故事感受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或阐述的道理。
三、 童话、寓言阅读
童话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拟人化童话。将动物、植物或者世界上一切没有生命的东西, 赋予人的生命,模拟人的言行,成为童话中的“人物”。
二是人物童话。即以普通人作为主人公的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
三是超人化童话。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属于一些超自然的、幻想、想象中的形象。
四是知识童话(科学童话)。把神奇的科学世界或者其未来远景用童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引起阅读者的浓厚兴趣。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往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其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手法上常用夸张和拟人等。阅读此类文章首先要读懂故事部分,然后分析寓言的深刻含义,根据故事的内容弄清生活的哲理。
例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枝红杏
有个孩子无意中把一颗杏核埋在墙脚下边。杏树苗居然冲破坚硬的壳和多石的土地,向蓝天露出笑脸。不久,这个孩子发现了这孤孤单单的杏树。
“嘻,这是什么树苗,把它的尖儿掐了,看它能长成什么怪样!嘻嘻!”
杏树受了伤害,却没有死,在掐去尖儿的地方长出两枝小杈。
“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到墙脚下来了!”孩子的父亲觉得奇怪,不由分说,用斧头从根部砍断杏树。
杏树流着泪在雪中过了一个严酷的冬天。春天一到,它又抽出芽来。当它到了开花的年龄的时候,孩子的爷爷又觉得碍眼,便锯去了几个枝杈。
掐尖、斧砍、锯杈都没有熄灭杏树心中的火焰。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杏树终于长到大墙的外边,开出鲜艳的花朵。
很多小鸟来赏花,它们望着杏树伤痕斑斑弯曲的身躯,不觉“啊”地惊叫一声:“你是靠什么力量活下来的,又开出这样美丽的鲜花?”
杏树回顾着自己走过的艰辛道路,深思很久,最后深情地说:“希望,还有信念。”
1. 写反义词。
熄灭( ) 希望( )
2. 去掉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居然”一词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篇文章主要采用的修辞是________,它的体裁属于________。
4. 造成“杏树伤痕斑斑弯曲的身躯”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杏树心中的火焰”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写出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还有信念。
燃烧
不好,“居然”一词表示出乎意料的意思,加上这个词更能显出杏树苗冲破坚硬的壳和多石土地的不易,有让人感到惊叹之意。
原因是孩子及孩子的父亲、爷爷对杏树苗掐、砍、锯,一直在伤害杏树。
绝望
拟人
寓言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艰辛、坎坷,只要有希望,就要充满信心勇敢地走下去。
这是一道关于寓言的阅读题。寓言和童话的共同点是两种体裁都是运用拟人或想象的手法虚构一个生动的故事;不同点在于童话重在表达一种情感,而寓言重在说明一个道理。阅读这两种体裁的文章,重点就在于通过故事感受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或揭示的道理,其他内容则与记事文章相同。
2011版课标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提出了一种新文本的阅读要求:“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所谓的“非连续性文本”,就是指“通过阅读数据、表格、清单和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地图等进行说明、解释和讨论”。其关键词为“说明、解释、讨论”。“非连续性文本”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特点是直观、简明。
四、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要注重阅读方法、阅读策略。五、六年级学生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学习的目标是“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因此,阅读这类文本要着重从多元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和组合信息。阅读时,可以从题目入手,了解文本提供的材料主要是讲什么,然后展开阅读,整体了解所讲的内容,用勾画的方法找出和主题相关的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阅读时注意:
1. 提取有效信息。
2. 找出有效信息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并能进行正确的分类和归纳整合。
3. 在学会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简单的推论,并做出判断。
4. 强化练习训练,能够实际运用。例如: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
例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小儿感冒颗粒药品说明书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小儿感冒颗粒
汉语拼音:xiao er gan mao ke li
【作用类别】本品为小儿感冒类非处方药品。
【成 分】广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
【性 状】本品为浅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规 格】每袋装12克
【用法用量】用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半袋,一岁至三岁一次半袋~1袋,四岁至七岁一次1~1.5袋,八岁至十二岁一次2袋,一日2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 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婴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5.糖尿病患儿、脾虚易腹泻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发热体温超过38.5 ℃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是否处方】非处方
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回答问题
1. 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
A.亮亮感冒冲服了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又服了小儿感冒颗粒。
B.亮亮10岁了,一天喝了三次小儿感冒颗粒,每次喝两袋。
C.亮亮服用了三天,症状不见好转,妈妈带他到医院就诊。
D.亮亮是过敏体质,感冒期间服用了小儿感冒颗粒。
2.亮亮体温39度,可以服用此药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品为________的颗粒, 味______、微______。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怕儿童误服,引起危险。
C
浅棕色
不能服用此药。因为发热体温超过38.5 ℃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甜
苦
这是一道关于药品说明书的阅读理解试题,主要介绍了小儿感冒颗粒的相关信息。第1题要求判断选项中做法的正确与否,需要找到说明书中与选项所述对应的内容,逐一判断。第2题需要理解说明书中相关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答题时先回答能否服用,再分析原因。第3题需要在了解信息的基础上做简单的推论,回答要有理有据。第4题考查小儿感冒颗粒的性状,可在相关段落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