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75-76页例1和例题2,以及练习十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建立数的概念,培养数感。
2、认识新的计算单位“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掌握数数、读数、写数的方法和数的组成。
学习难点:拐弯处的数数(个位或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出示4副图感受三位数
(出示海龟)海龟中寿命最长的有一百五十二年。(出示蓝鲸)世界上最大动物蓝鲸重一百八十一吨。(出示蜻蜓)蜻蜓一小时大约能吃840只蚊子。(出示猎豹)陆地短跑最快的动物猎豹,每小时可以跑一百一十四千米。
2、找出4个数的相同点都是三位数
请仔细观察这三个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都是三位数。生2:比1000小
小结:同学们可真会观察,它们都是三位数,这些三位数比1000小。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1000以内数的认识,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探究新知
揭示10个一百是一千,计数单位千
1、复习旧知
数正方体揭示10个一是十。
(1)(点击ppt)同学们,这里有一些小正方体,你们打算怎么数?
生:一个一个地数(若生说先说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则问还有没有别的数数方法)板书:一个一个地数
(2)谁愿意来一个一个地数? 生:1、2、3
(3)像他这样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多少?板书:10个一是十 10里面就有多少个一?
(4)一个一个地数,计数单位就是什么?
计数器拨珠感知10个一是十
A、计数单位在计数器上有对应的位置,那么计数单位一或者说个在计数器哪里呢?
B、个位拨一颗珠子表示什么?拨5颗呢?(若生说5,则问5里面有几个一)拨9颗呢?再增加一颗表示什么?10在计数器怎么表示?
生:在十位拨一颗,表示1个十
数正方体揭示10个十是一百。
(1)(点击ppt)同学们,小正方体变多了,你们打算怎么数?
生:一十一十地数板书:一十一十地数
为什么选择一十一十地数?
谁愿意来一十一十地数? 生:10、20、30
像他这样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多少?板书:10个十是一百 100里面就有多少个十?
(4)一十一十地数,计数单位就是什么?
计数器拨珠感知10个十是一百
A、计数单位在计数器上有对应的位置,那么计数单位十在计数器哪里呢?
B、十位拨一颗珠子表示什么?拨5颗呢?(若生说5,则问5里面有几个一)拨9颗呢?再增加一颗表示什么?100在计数器怎么表示?
2、新知:数正方体揭示10个一百是一千。
(1)(点击ppt)同学们,小正方体更多了,你们打算怎么数?
生:一百一百地数板书:一百一百地数
为什么选择一百一百地数?
谁愿意来一百一百地数? 生:100、200、300
像他这样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多少?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1000里面就有多少个一百?
(6)一百一百地数,计数单位就是什么?
计数器拨珠感知10个一百是一千
A、计数单位百在计数器哪里呢?
B、百位拨一颗珠子表示什么?拨5颗呢?(若生说5,则问5里面有几个一)拨9颗呢?再增加一颗表示什么?1000在计数器怎么表示?
C、为什么在千位拨一颗珠子?一千里面有()个一千?
小结:千就是我们新的计数单位,是比百还要得计数单位,在计数器地位置是千位。
我们了解了哪些计数单位?也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下面请你们来读一读。
过渡:我们通过计数器拨了一些数,同学们你们还能拨出其他数吗?
练习拨珠数数
拨珠数数,从一百开始一个一个地数到一百二十。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从谁开始拨?怎么拨?拨到什么时候结束?
老师来拨珠,谁愿意来数数?
你们是怎么想到109后面是110?
同样的道理119后面是多少?
339往后面数一个数是多少?499后面一个数是多少?999后面一个数是多少?
刚刚是老师拨珠数数,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拨珠数数?
a从九百八十五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
b从八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
c从三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
分别怎么数?请同学们开始拨珠数数,看谁完成的又快又好。
过渡:同学们通过拨珠掌握了数数,你们能根据数数经验估一估有多少小圆点?
数的组成
这里大约有多少个小圆点?你是怎么估的?
估得准不准需要数数验证。
a圈一圈、数一数: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有多少个小圆点。
b写一写:把你数出的结果写在横线上。
c说一说:把你数的方法和同桌说一说。
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10个十是一百,以百作为单位先圈起一百,有2个百,再以十作为单位,有3个十。最后以一作单位,有5个一,所以有235个小圆点。这个数是由2个百、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教师讲解这个数的写法和读法。
写法:百位上写2,十位上写3,个位上写5。
读法:先读几百,再读几十,然后读几。
习题巩固
下面我们来练一练:出示做一做
课堂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有了层次。但在课堂中,学生对于个和个位有所混淆,没有及时处理,让学生在混淆中学习。所以在设计中,可以把计数单位的介绍放在一起,明显对比计数单位和数位。
在课堂中调试自己的上课状态,需要具有亲和力,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整自己的组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