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比例的意义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第1课时
甲
乙
丙
4厘米
8厘米
2厘米
1.乙与甲的比是
2.丙与甲的比是
2:1,
也就是乙是甲的2倍。
1:2,
也就是丙是甲的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0
下面长方形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两幅画的长有什么关系 宽呢
例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0
下面长方形中的每个小正方形1平方厘米。
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放大后
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
2:1,
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0
下面长方形中的每个小正方形1平方厘米。
把第一幅画按1:2的比
缩小,
长和宽应是
原来的几分之几
各是多少厘米
例2.先按3:1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
再按1:2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放大
后的图形长、宽各是几格 缩小后的图形呢
观察上面的3个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2
3
4
5
6
7
8
0
9
10
对吗?
为什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2
3
4
5
6
7
8
0
9
10
量一量,三角形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
按2:1的比画出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
按1:2的比画出下面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1)图中( )号图形是1号长方形放大后
的图形,它是按( ):( )的比放大的。
(2)图中( )号图形是1号长方形缩小后
的图形,它是按( ):( )的比缩小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2
3
4
5
6
7
8
0
9
10
1
2
3
4
5
1.
5
3
2
3
1
2
按2:1的比画出正方形放大后的
图形, 再按1:2的比画出长方形
缩小后的图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2
3
4
5
6
7
8
0
9
11
2.
图1
图3
图2
原图
课作
8
5
16
10
思考:放大后的长与原来的长有什么关系?放大后的宽呢?
原图
图2
8
5
16
10
原图
图2
像上面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
2 : 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 : 1的比放大。
8
5
原图
思考:
如果将原图按1:2的比缩小,长和宽应是原长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
自学菜单:
①1:2是谁和谁的比?
②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长和宽各是多少?你是怎样算的?
③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
2、根据线段图、写出下面的比。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甲数与甲、乙两数之和的比是( ),乙数与甲、乙两数之和的比是( )。
甲数:
乙数:
B
A
C
图形A到图形C,边长缩小( )倍,面积缩小( )倍;图形B到图形C,边长缩小( )倍,面积缩小( )倍
2
4
3
9
3、长方形A、B如何变为长方形C?
定义:长方形A、B、C虽然大小不一样,但形状一样,因为长与宽的比相同:4:2=6:3=2:1.这里长方形A、B、C可称为相似长方形。
家作
1、可口可乐易拉罐饮料,底面直径8厘米,高10厘米,将20罐这样的饮料按每行摆4个的方法,放入一个长方体箱内在,这个纸箱的容积是多少?
2、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3米,用这堆沙在10米宽的公路上铺2厘米厚,能铺多少米长?
8×4=32 8×5=40 32×40×10=12800
(12.56÷3.14÷2)×3.14×3÷3÷(10×0.02)=62.8(m)
2
3、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容器装满水后,倒入一个底面积是24平方分米的圆锥体容器里正好装满,这个圆锥体的高是多少?
4、把一个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6厘米的铜质圆锥浸没在一个盛满水的桶里,将有多少立方厘米的水溢出来?
6×6×6×3÷24=27(dm)
3.14×4 ×6÷3=100.48(cm )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