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13 19:5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时间60分钟)
友情提醒:
沉着应战,细心审题,应用技巧,揣摩意图,运用学科语言,准确作答!
一、精彩四选一(在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是最合适的,请把它的序号填入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的混乱局面结束、南北又归统一的朝代是(  )
A.西汉 B.东汉 C.隋朝 D.唐朝
2.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以( )为中心。
A.长安 B.涿郡 C.洛阳 D.余杭
3.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儒林外史》 D.《红楼梦》
4.同学们都知道唐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繁盛景象,那么“开元盛世“是出现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呢?(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么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6.唐朝统治者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抚九族以仁“。这一政策的转变说明当时(  )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C.各族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和睦 D.“和亲“是当时最有效的策略
7.《西游记》的故事取材于( )
A.鉴真六次东渡日本 B.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C.郑和七次下西洋 D.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共6页,第1页)
8.右图城市平面图反映的是( )
A.唐朝都城长安 B.北宋都城东京
C.元朝都城大都 D.明朝都城北京
9.在河北民歌《小放牛》中有这样的歌词“赵州桥什么人儿修,”对唱是“赵州桥鲁班爷爷修”,其实对唱并不符合历史。如果由你来对唱,歌词可以改为( )
A.“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修”
B.“赵州桥唐朝工匠李春修”
C.“赵州桥唐朝工匠李白修”
D.“赵州桥宋朝工匠毕升修”
10.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不同的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
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
C.仕途不同 D.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11.隋唐时期最著名的石窟是( )
A.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B.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C.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D.河南洛阳的云冈石窟
12.澶渊之盟是( )之间的盟约。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1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南方完成于( )
A.三国 B.南北朝 C.唐朝中期 D.两宋
14.下列我国古代著名的外贸港口中,属于两宋时期的名港是( )
① 明州 ②扬州 ③杭州 ④泉州 ⑤广州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D ③④⑤
15.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都城临安,你的经历中可能有①经常吃馄饨;②骑骡子出门旅行,携带纸币、住邸店;③在“勾栏”中听说书艺人讲岳飞抗金的故事;④与朋友一起踢足球。( )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元朝才形成的民族是( )
A.回族 B.蒙古族 C.女真族 D.畏兀儿
17.下列中外历史上著名的航海活动中,没有使用指南针的应是( )
A.鉴真东渡  B.郑和下西洋
C.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D.1519年麦哲伦环球航行
18.初一的小丽想查阅有关唐朝的历史资料,你可以向他推荐的书是( )
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论语》
19.“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是谁的词句( )
A.苏轼 B.李清照 C.王安石 D.辛弃疾
(共6页,第2页)
20.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
A.社会动乱,战争频烦 B.城市发展,商业繁荣
C.中外交流日益增多 D.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21.下列内容不属明朝“八股取士”规定的是( )
A.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B.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见解
C.文体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
D.考生可以针对时弊,谈古论今
22.清朝统治者加强对人民思想控制主要是通过(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
23.下列人物被称为民族英雄的是( )
A.岳飞 B.郑和 C.郑成功 D.于谦
24.右图是一枚奥运火炬接力纪念章的背面,其图案中万里长城与雅典神庙相连,体现出奥运圣火从雅典到北京的深刻寓意。图中的长城应是( )
A.秦长城 B.汉长城
C.明长城 D.清长城
25.“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 、“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伦弹唱的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
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二、历史对对碰.(请将内容相应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26.
A 苏轼 ( )《资治通鉴》
B 宋应星 ( )《天工开物》
C 陆游 ( )《念奴娇·赤壁怀古》
D 司马光 ( )《示儿》
E 关汉卿 ( )《窦蛾冤》
F 李时珍  ( )《本草纲目》
27.
A 活字印刷术( )李白
B 木棉搅车 ( )毕昇
C 诗圣 ( )黄道婆
D 诗仙 ( )杜甫
(共6页,第3页)
三、有问必答(请根据所学知识,做出合理解答)
28.回答关于西藏问题的提问:
概括叙述唐朝与吐蕃建立和维持友好关系的措施。
西藏何时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域?
写出清朝中央政府册封西藏宗教领袖的名称。
写出清朝中央政府管理西藏的机构是什么?它有何职权?
29.写出下列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者及所属民族10分
(1)契丹国
(2)西夏
(3)金
(4)元朝
(共6页,第4页)
四、读史解析.(请认真阅读,提取有效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
30.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A货币流通的朝代是 。
(2)B货币出现的朝代、地区是 、 。
(3)B货币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31.阅读下列材料:
“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请回答:
(1)这部条约名称是什么?何时签订的?
(2)这部条约鉴订前,俄军曾在什么地方两次被打败?
(3)这部条约的签订有什么历史意义?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派郑和七次下西洋,他们的足迹到达南洋与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材料二: 嘉庆皇帝的上谕说:“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
请回答:
(共6页,第5页)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归纳出关于明朝对外交往的什么信息?这说明明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为此,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
(3)以上两种政策导致的结果各是什么?这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启示?
3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界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种制度的反映?这一制度正式形成于什么朝代?
(2)唐太宗和顾炎武为什么会对这一制度得出不同的结论?
(3)随着新课程改革,历史学科考试形式发生了变化,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共6页,第6页)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答案
(时间60分钟)
一、精彩四选一(在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是最合适的,请把它的序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A D B B B A A D C A D D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A C D B D D C C D
二、历史对对碰.(请将内容相应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空1分,共10分。)
26. DBACEF(6分)
27. DABC(4分)
三、有问必答(请根据所学知识,做出合理解答。每小题8分,共16分)
28. (1)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完婚;唐蕃会盟(3分)
(2)元朝(1分)
(3)达赖 班禅(2分)
(4)驻藏大臣 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2分)
29. (1)耶律阿保机 契丹(2分)
(2)李元昊 党项族(2分)
(3)完颜阿骨打 女真(2分)
(4)忽必烈 蒙古(2分)
四、读史解析.(请认真阅读,提取有效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30、31小题各5分,32小题8分,33小题6分,共24分。)
30.(1)唐朝(1分)
(2)宋朝 四川地区(2分)
(3)便于携带,从而便利了商品流通,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
31.(1)尼布楚条约。1689年签订的。(2分)
(2)雅克萨。(1分)
(3)这部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条约签订后,中俄东段边境地区相对稳定,两国人民和平往来,贸易得到很大发展。(2分)
32.(1)明朝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往,实行比较开放的政策。 (2分)
(2)而清朝盲目自大、封闭、守旧,对贸易进行严格限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分)
(3)明朝的对外交往中,促进了中外友好关系的发展,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自身经济的发展;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2分)
启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封闭只能导致落后,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我们应当学习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发展经济,对外开放,才能使国家富裕。(2分)
33.(1)科举制度,(1分)隋朝(1分)
(2)唐太宗完善科举制,增加考试科目,吸纳人才,巩固了政权;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只攻读经书,不求实际学问,败坏了人才,严重危害社会的发展。(2分)
(3)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如有助于改变单纯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记忆,培养历史学习能力。)(2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__________
…………………………………………装……………………订……………………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__________
…………………………………………装……………………订……………………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__________
…………………………………………装……………………订……………………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