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
地球的表面
知识[归纳
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如高山、平原、丘陵、海洋等
地球的表面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我国的地形西高东低,西部多
呈阶梯状分布。
2.我们所看到的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
部多山地、高原,东部多平原、丘陵
示不同的地形地貌
二判断题。
1.从地形图上看,地球表面是极为平坦的。
2.地球表面的地形在不断地变化
3.地形图上的绿色表示湖泊。
4.我国的平原大多在河流的下游。
三选择题。
1.地形图上常常用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
A.盆地
B.海洋
2.下列位于盆地的是(C
A.西藏
B.北京
表示各种深度的(B
B.海洋
C.高原
B.北京
C.吐鲁番
3.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其中黄色
A.丘陵
B.平原
4.能在短时间内使地形发生变化的是(C)
A.风的作用
B.水的作用
的地形,其中黄色代表(A)。
B.平原
C.海洋
B.水的作用
C.火山和地震
四填图题。
1.根据下列六幅图的地表特征,写出它们的地形名
下列六幅图的地表特征,写出它们的地形名称
平原)
(高原)
高原)
(海洋和岛屿)
(峡谷
(峡
(沙漠)
2.把高原、丘陵、山地、平原和盆地写在对应的地形上。
海拔/米
1000
500
(山地)(丘陵)(高原)(金地)(平原)地形
1.(嘉兴南湖区期末模拟)根据我们所学的地形图知
(1)地形图是用
大大
行亏
和
颜色
(2)地球上
海洋
多,
陆地
(3)我国
西部
多高山
东部
(4)关于地球表面,你还知道什么?
的地形图知识回答问题。
颜色
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的。
陆地
少。(填“海洋”或“陆地”)
东部
多平原。(填“东部”或“西部”)
陆地
五综合题。
1.(嘉兴南湖区期末模拟)
(4)关于地球表面,你还知道什么?
示例:①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在不断变化的。
③地球的表面是由岩石和土壤组成的
不断变化的。②地球上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
土壤组成的
2.下面是关于高原、平原、山地、盆地四种地貌特
答相关问题。
A.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C.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地貌特征的描述,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回
B.海拔较高,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陡坡为界
D.蜿蜒起伏,层峦叠嶂(共14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
7总结我们的认识
知识[归纳
地表地球内部力量如地壳运动产生的力,与外部因素如风、水等,都会影
总结我们的认识
响地球表面的(形态
实验斜坡上有无(植被)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能力训练
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
往是平原
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就像
填空题。
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
方,因此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
2.(常考)地球内部运动有时能让地形在瞬间发生
火山和地震。右图所示的现象可能是由
3.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应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土地
有时能让地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就像
右图所示的现象可能是由地震引起的。
立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土地侵蚀
°
判断题
1.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是由于火山和地震而形成的。
2.在植物覆盖的森林里,土壤被侵蚀的程度很小。
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全都表现得很猛烈。
是由水的作用形成的。
游的石头一般比下游的石头更光滑。
3.(易错)地球表面的形态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4.黄河入海口的沙洲主要是由水的作用形成的。
5.同一条河流里的鸦卵石,上游的石头一般比下游的
(((
三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在缺少植被、降暴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
B.泥石流是土地被雨水侵蚀的一种现象
降暴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土壤流失
B.泥石流是土地被雨水侵蚀的一种现象
C.人类的活动对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没有影响
C.人类的活动对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没有影响
2.黄河水较清,泥沙较少的地段是(A)。
A.上游
B.中游
B.中游
C.下游
3.对下列的地形地貌的形成的主要原因解释不正确的
A.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
C.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地震
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B.敦煌的雅丹地貌——风的作用
4.下列关于表达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正确的语句为
A.陡坡处容易形成土壤沉积
C.水流速度大的地方土壤更容易受到侵蚀
语句为(C
B.缓坡处水流速度较大
四连线题。
暴雨时
天气晴朗时
有植物覆盖
有植物覆盖
无植物覆盖
陡坡地带
缓坡地带
土地容易被侵蚀
土地不容易被侵蚀
五实验探究题。
某实验小组想研究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对雨水
壶,灌了200毫升的水;再在塑料盆底一侧挖
本,如图所示
雨水侵蚀的影响,决定做对比实验。他们先找来了喷
挖几个洞,铺上石子,再倒入土壤,做成4种土壤样(共15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知识[归纳
成因)(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
火山喷发
作用}火山喷发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当地壳不能阻止岩
向地表上升,然后突破地表急剧地
阻止岩浆向上运动时,岩浆就会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
刂地喷发出来
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
荟尔发生的火山啧发,其烟雾喷
2.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危险
最可怕
3.如图所示,是菲律宾旅游胜地塔尔发生的
涌如漏斗
判断题。
1.火山喷发前一般是有征兆的。
2.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
3.火山喷发非常漂亮,我们可以近距离地欣赏,不
4.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对人类
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我们可以近距离地欣赏,不会有危险。
类带来严重的灾难,对人类别无好处。
((((
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
4.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对人类别
5.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
三选择题。
1.发生火山喷发的地点是(C)。
A.地壳任意地方
B.地壳较
2.下列材料中,(B)最适合在火山喷发模
A.石块和土豆泥
B.土豆泥
B.地壳较厚而坚固处
C.地壳较薄并有裂
火山喷发模拟实验中用来模拟地壳和岩浆
B.土豆泥和番茄酱
C.石块和番茄酱
现象,但(B)不是因为火山喷发引起的
B.下雪
C.泥石流
成的?(A)
3.火山喷发会引起很多其他自然现象,但(B)不
A.海啸
B.下
4.下面哪个地形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A)
B.东非大裂谷
C.新疆魔鬼城
A.长白山天池
B.东非大裂谷
实验探究题
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1.实验方法:(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
(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
口
用
(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
土豆泥
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中间挖一个小洞。
,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
口
酱溢出
2.我的发现:先冒出土豆泥,随后番茄
3.实验结论:火山是由于地下融的岩
成的。
番旅酱溢出。
岩浆沿着地壳的簿弱地带喷发而形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79年8月24日,下午一时左右,离庞贝城
的人们看到,先是有一片奇特的云彩从山顶冉冉升
声,维苏威山上红光四射,巨龙般的火柱随之冲天而走
静的那不勒斯湾也激蕩起狂怒的浪涛。火山喷岀的
块混合着火山灰,一下子覆盖了火山附近的地面。空(共15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
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知识[归纳
成因(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
地震)作用)地震能在短时间内(剧烈)改变地表,造成严重破坏
应对我们在平时要了解一些避震小常识
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地震是一种现象,是由地壳运动
的幅度有时可达米,能在短时间内
2.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有
建筑物
山体等自狄物的毁坏
人员、家
壳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地震时,地面震动
时间内改变地貌
筑物的毁坏
地面毁坏
家畜的伤亡
建筑物的毁坏
人员、家畜的伤亡
判断题。
1.地震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一般没有任
2.(易错)地震是可以避免的。
3.汶川大地震是地形瞬间发生大变化的结果
4.震级的数字越大,表示地震强度越大,破坏性也
的自然灾害,一般没有任何征兆。
详免的。
译间发生大变化的结果。
示地震强度越大,破坏性也就越大。
破坏人类家园,但也能告诉人类地球内部的信息
4.震级的数字越大,表示地震强度越大,破坏性也
5.地震能夺去人的生命,破坏人类家园,但也能告
三选择题。
1.地壳的岩层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
A.岩石风化
B.地震
2.我国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地震是(
A.汶川大地震
B.唐山大
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容易造成(B)。
B.地震
C.火山喷发
地震是(A)。
B.唐山大地震
C.台湾大地震
3.下列活动可能引起地震的是(A)。
A.核爆炸
B.放鞭炮
4.下列不属于地震危害的是(C)。
A.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
B.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A
B.放鞭炮
C.盖楼房
弓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
B.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C.森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5.发生地震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B)。
A.躲在卫生间
B.跑回教室
B.跑回教室
C.躲在桌子
实验探究题。
请你设计地震的模拟实验
1.材料
毛中
细干木棍等。
2.步骤:(1)把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
什么变化。
四实验探究题。
两手按住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观察毛巾会发生
弯直至压断。注意当木棍被压断时,你听到什么声
什么变化。
(2)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直至压断
音,手有什么感觉。(共12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
2地球的结构
知识[归纳
内部}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地球的结构
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地壳地壳在不断(运动)着
能力训练
别是地壳
地幔
地核
沉积岩和变质岩
大类岩石组成。
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填空题。
1.地球内部可分为三层,从外到内分别是地
2.地壳主要由浆岩
沉积岩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部运动引起的,
判断题。
1.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一直都是一个整体
2.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外部运动引起的。
3.地壳的运动是地震产生的主要原因。
4.大理岩属于岩浆岩。
4.大理岩属于岩浆岩。
5.在做地球结构模型时,可用红色橡皮泥代表地核
(((
×
1.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一直都是一个整体。
三选择题。
1.(C)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A.地壳
B.地幔
不是由地球内部运动造成的。
A.地震
B.火山
B.地幔
C.地核
动造成的。
B.火L
C.侵蚀
温泉,通过这个地表现象可知地球内部温度(A
B.低
C.不确定
2.(C)不是由地球内部运动造成的。
A.地震
B.火
3.在地球的许多地方都有温泉,通过这个地表现
A.高
B.低
4.地壳主要是由(B)构成的。
A.水
B.岩石
5.下列不属于沉积岩的是(C)。
A.砂岩
B.页岩
6.(A)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6.(A)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A.地壳
B.地幔
B.岩石
B.页岩
C.板名
生弯曲变形。
B.地幔
C.地核
四实验探究题。
(杭州富阳区期中模拟)地表的剧烈变化。
1.将四五块条状的橡皮泥一块一块地叠起来,用
间挤压。实验中,多色橡皮泥代表地壳的
的挤压力模拟地球的内部运动
地叠起来,用手握住橡皮泥两端,向中
表地壳的不同岩层
用来自手
皮泥代表地壳的不同岩层,用来自手
2.再取一条橡皮泥,用橡皮泥切割刀切两刀,让橡皮
被向上或向下挤压的岩石
3.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大量海洋生物化石,
喜马拉雅山处可能是海洋
让橡皮泥能够滑动,就好像是
化石,可以推测在远古时代,
4.当地球内部的岩石受到强大的力的作用时,会产生
摇动,发生地震
5.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石,处于熔化状态。熔化的岩
形成火山现象。(共13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
6水的作用
知识[归纳
降雨)(雨水)降落到地面会侵蚀土地
水的作用(河流}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这些被侵蚀的泥土在水流缓慢的地方又会沉积下来
影响)(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雨水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
2.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
地
慢,会发生沉积
的开始。
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
二判断题。
1.养护植被,能有效预防土地被暴雨侵蚀。
2.雨水的流动带走土壤,改变了地形地貌。
3.平原地区比山区更容易受到雨水的侵蚀。
3.平原地区比山区更容易受到雨水的侵蚀
4.河流对土地的侵蚀,既给人们带来了灾害,也给
们带来了灾害,也给人们带来了好处。
×
))))
三选择题。
1.在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C)很容易被
A.大石块
B.植被
2.河谷的形成主要是(C)。
A.流水的沉积作用
B.风力的搬
)很容易被径流带走
B.植被
C.黏土和细沙
B.风力的搬运作用
C.流水的侵蚀作用
1.在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C)很容易被
3.(杭州西湖区期未)兩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
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B)。
A.风化
B.侵蚀
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
是(B)。
蚀
C.地震
4.如果雨下得一样大,(C)的水土流失更严重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5.下列做法不能减少土地的侵蚀的是(A)。
A.建造更多的高楼大厦
B.退耕还林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B.退耕还林
C.退耕还草
四实验探究题。
根据“降兩”的模拟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认识“雨水”和“径流”对
雨水”和“径流”对土地的侵蚀现象
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盒、饮料瓶、废报纸、塑料膜、小
实验材料:湿润且掺有少量沙石的土壤、侧有孔的
铲子、塑料盆。
长方形塑料盒中堆一个斜坡地形,并用小铲子拍紧,
“悬崖”。
孔,做成喷水器,在饮料瓶中装满水,盖上瓶盖。
悬崖”的盒子放在废报纸上,并把盒子的一端垫髙
实验步骤:(1)用掺有少量沙石的土在一个长方形塑
再在土的边沿造一个垂直的“悬崖
2)在饮料瓶的瓶盖上扎一些小孔,做成喷
3)在报纸上铺塑料膜,把装有“悬崖”的盒
(4)用手挤压喷水器,让水喷洒出来(共13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
5风的作用
知识[归纳
影响
风)的作用会腐蚀岩石并且搬运岩石破碎物,对地形变化起到重要作
风的作用
用,而且这种作用和变化是(缓慢)进行的
实例雅丹地貌是由于(风)的作用形成的
一填空题。
1.改变地形的力除了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还有
图所示的蘑菇石是在的作用下形成
内部的力量,还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如
的作用下形成的。
≥
能力训练
地区的雅丹地貌就是由于
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
2.风可以影响地球表面,如例:敦煌地区的雅
风的作用形成的。
3.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
的砾石,这便形成
戈壁滩
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
示例:敦煌地区的雅丹地貌
判断题。
1.风可以改变地球的表面,如沙漠的形成。
2.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对改变地形发生着缓慢的作
3.在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的实验中,可
着缓慢的作用,如空气流动形成的风
的实验中,可以用放大镜观察岩石
3.在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的实验中,可以
4.岩石的风化都是由自然界中的风造成的
5.(易错)风的作用都不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
三选择题。
1.下图是墨西哥沙漠地区的岩石照片,形成这块岩
片,形成这块岩石奇怪形状的主要原因是(A
水的作用
C.地震或火山爆发
B.水的作用
C.地震或火山爆发
A.风的作用
B.水的作用
2.(常考)在山上的大树旁边往往有一些碎石,这是
A.温度的变化
B.水
往有一些碎石,这是(C)作用的结果。
B.水
C.风
3.若石受到风的作用最终会成为(B)。
A.空气
B.小石子和沙
B.小石子和沙
C.水
其主要原因是(A)
B.人为刻划的
C.天然形成的
E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A)的过程中进行的。
B.非常迅猛激烈
C.不快不慢
4.自然界中的岩石常常布满裂缝,其主要原因是(
A.风化造成的
B.人为刻划的
5.风的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
A.缓慢
B.非常迅猛激烈
四实验探究题。
某科学兴趣小组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
岩石的影响的实验,下面是实验记录,说说你的发现
打磨前
打磨中
打磨后
不断有碎屑
岩石的样子
较平整
轻微磨痕
物质脱落
我的发现:“风的作用”使岩石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是相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