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
昼夜交替现象
知识归纳
原因—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
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假设
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地球)自转
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能力训练
填空题。
1.昼夜交替的形成原因是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西向东
2.我们进行昼夜交替现象的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3.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用手电筒的光模拟太阳光,用乒乓球模拟地球。
填空题。
1.昼夜交替的形成原因是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我们进行昼夜交替现象的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3.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用手电筒的光模拟太阳光,用乒乓球模拟地球。
填空题。
1.昼夜交替的形成原因是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我们进行昼夜交替现象的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3.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用手电筒的光模拟太阳光,用乒乓球模拟地球
填空题。
1.昼夜交替的形成原因是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西向东
2.我们进行昼夜交替现象的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3.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用手电筒的光模拟太阳光,用乒乓球模拟。地球
填空题。
1.昼夜交替的形成原因是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西向东。
2.我们进行昼夜交替现象的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3.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用手电筒的光模拟太阳,用乒乓球模拟地球
判断题。
1.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造成了地球上昼夜交替的现象
2.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3.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也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4.(易错)昼夜交替现象只有一种可能的解释。
5.关于昼夜交替现象,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排除一些不合理的假设。
二判断题
1.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造成了地球上昼夜交替的现象。
2.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
3.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也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4.(易错)昼夜交替现象只有一种可能的解释
5.关于昼夜交替现象,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排除一些不合理的假设
二判断题。
1.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造成了地球上昼夜交替的现象
2.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3.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也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4.(易错)昼夜交替现象只有一种可能的解释。
5.关于昼夜交替现象,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排除一些不合理的假设。(共13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
知识[归纳
现象—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地球的公转
与四季变化
实例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能力训练
填空题。
1.四季变化是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形成的。
2.地球绕着阳公转,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
3.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年
判断题。
1.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地球上任何地方接受太阳
2.夏季白天长,冬季白天短,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3.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周期和方向都是一样的。
4.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是
5.地球不停地围绕地轴转动,称为地球公转。
地球上任何地方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都是一样的。
天短,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司期和方向都是一样的
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是随时变化的。
油转动,称为地球公转。
(((
×××
三选择题。
1.(A)变化与地球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A.四季
B.昼夜
地轴的倾斜有关。
B.昼夜
C.温度
1.(A)变化与地球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A.四季
B.昼夜
2.(易错)下面三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绕太阳公转
A
B
C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是(A)。
3.一年中,太阳的直射点移动范围在(C
A.南、北极圈之间
B.赤道与北回归线
4.右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公转至A点时,浙江是春季
B.公转至B点时,浙江白天时间长,晚上时间短
C.公转至C点时,北极是极昼
与北回归线之间
C.南、北回归线之间
的是
上时间短
C
图,我们用灯泡模拟太阳,用地球仪模拟地球,下列
硕斜
终指向同一方向
5.如图所示,这是我们研究地球公转的装置图,我们用
说法正确的是(C)
A.在进行实验时,地轴要保持竖直,不能倾斜
B.“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始终不变
C.在移动地球仪的过程中,应保持地轴始终指向同
四探究题。
1.(丽水莲都区期中)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D所在的北半球的节气分别为
A
夏至
B
春分
C.秋分
D
久至
1)图中A、B、C、D所在的北半球的节气分别为
B
北
大阳光线※太阳
一黑夜
北极圈
白昼
赤道
C.秋分
D
久至
(2)图中地轴的状态是倾斜的,它总是指向
北极星附近
(2)图中地轴的状态是倾斜的,它总是指向
北极星附近。
(3)地球第二次运动到C位置的时间间隔是
4)地球运行到B处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共15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
我们的地球模型
知识归纳
地球—地球由(地核)、(地幔)、(地壳)组成
地球模型—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组成
区别」—不同的地球模型,表达的(研究方向)和(地球知识)不同,
(制作方法)不同
能力训练
填空题。
1.地球从外向内依次分为地壳、地幔
地核
2.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为了方便观察,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
3.地球仪上,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彖色表示平原。
4.地球仪上连接两极的线叫经线,把地球平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是赤道
判断题。
1.(易错)地球仪是规则的球体,所以地球也是规则的球体。
2.人们为了美观,所以把地球仪都做成倾斜的样子
3.地轴只是人们假想的轴,实际上并不存在。
4.地球仪是缩小的地球的模型,给我们进一步了解地球提供了方便。
彐选择题。
1.观察地球仪,我发现地球上(B)的面积最大
A.陆地
B.海洋
C.冰川
2.观察地球仪,我发现图(C)表示的是现在地球大陆轮廓
B
3.(常考)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是(
A.经线
B.纬线
C.赤道
4.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我们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成地球仪,做成的形状应该是(A
B
5.人们在地球仪上标注经线和纬线的用处是(C)。
A.方便绘制地球仪
B.分割地球仪
C.方便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
四连线题。
经线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
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
地轴
地球自转轴
北极
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南极
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
五实验探究题。
1.制作一个简易地球仪,在横线处填上相关内容。
(1)在一个乒乓球上确定相对应的南北两极,然后在两极处钻出小孔。
(2)根据两极在乒乓球上画出赤道
南北回归线和若干经线、纬线。
(3)画出陆地和海洋
(4)用一根铁丝穿过乒乓球上的
两极
支起乒乓球,然后像地球仪那样适当
倾斜
2.观察地球仪,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
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2)蓝色代表海洋,颜色越深代表深度越大;白色代表冰川
黄色代表陆地,颜色越深地势越高。
(3)仔细观察,地球仪上的水域有哪些?
我们组在地球仪上找到的水域有:河流、湖泊、海洋、冰川
(4)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集中在海洋。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相比,海洋的面
积大。(共13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
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知识归纳
(托勒密)的
地心说
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所有天体随着地球运动
人类认识地球(哥白尼)的太阳处于字宙中心,静止不动,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围
运动的历史
“日心说”
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
解释
地球会绕(地轴)自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还会绕着太阳(公转)
能力训练
填空题
1.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围绕着地球旋转。
2.“日心说”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
3.1851年,傅科根据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现,用实验证实了地球在自转。
4.如图是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过程中绘制的示意图,其中甲是“地心说”理论示意
图,乙是“日心说”理论示意图。
木早
木星
恒星天
火星
有球
地球
金星月球太阳
金星
地球
土星
火星水星
一填空题。
1.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围绕着地球旋转
2.“日心说”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
3.1851年,傅科根据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现,用实验证实了地球在自转。
4.如图是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过程中绘制的示意图,其中甲是“地心说”理论示意
图,乙是“日心说”理论示意图
木早
木星
恒星天
月球
地球
金星月球
太阳
星
地球
火星
水星
填空题
1.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围绕着地球旋转
2.“日心说”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
3.1851年,傅科根据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现,用实验证实了地球在自转。
4.如图是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过程中绘制的示意图,其中甲是“地心说”理论示意
图,乙是“日心说”理论示意图。
木早
木星
恒星天
火星
有球
地球
金星月球
太阳
金星
水星
地球
土星
火星
水星
甲
填空题
1.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围绕着地球旋转。
2.“日心说”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
3.1851年,傅科根据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现,用实验证实了地球在自转
4.如图是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过程中绘制的示意图,其中甲是“地心说”理论示意
图,乙是“日心说”理论示意图。
以木早
木星
恒星天
有球
地球
金星/月球
太阳
星
地球
土星
火星
水星(共16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
5影长的四季变化
知识归纳
现象一正午时,物体影子随季节变化呈(有规律)的变化
影长的四季变化
测量—(圭表)是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
能力训练
填空题。
1.在地球的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观察阳光下物体
季最短,春季和秋季适中。
2.在不同的季节,正午阳光下杆影的长度是最短
3.正午太阳高度都以所在半球的夏至日为最
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季最长,夏
季适中
定取
至日为最高,冬至日为最低。
二判断题。
1.圭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
2.圭表是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光影子长短变
3.同一地点,一年四季正午时分太阳的位置不同
4.日影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有关。
5.杭州夏至时的太阳高度比冬至时的高。
子长短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
三选择题。
1.温州某学校测得正午学校操场上旗杆的杆影最短
A.春分日
B.夏至日
2.英英在中午测得一棵树的影子长3米。3个小时
A.大于3米
B.小于3米
杆的杆影最短的一天是一年中的(B)。
C.冬至日
米。3个小时后,这棵树的影长(A)。
3米
C.不变
3.冬至这一天深圳的昼夜分布是(B)。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4.秋分时,太阳直射在(B)。
A.南极
B.赤道
C.昼夜平分
C.北极
5古人观察日影的四季变化规律常用的仪器是(C)。
B
是(C)。
6.(常考)右图是一幢朝南的房屋,当地球公转到夏至
位于(C)
A.A点
B.B点
C
球公转到夏至时,正午的太阳
房
C.C点
北防
C昱南
四综合题。
1.在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时,尚尚在平地上
上投射出一道影子,下表是他在4小时内测量记录
平地上竖立插了一根竹棒,阳光下的竹棒在地面
量记录的竹棒影子长短变化的数据。
时间(小时)
1.5
2
2.5
3.5
影长(厘米)9065302010
20
30
(1)从数据表中可以推测出,4.5小时以后竹棒的影子长
A.大于30厘米
B.小于30厘米
(2)观察上表,结合自己的实验经历,你认为尚尚开始观
A.早上8点
B.上午10点
的影子长短(A)
C.等于30厘米
尚开始观察的时间最有可能是(B)
C.中午12点
(3)尚尚在观察记录的同时,给旁边的一棵树拍下了五
化特点,排列正确的是(B
A
a
cde
b
B.
brace(共16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
谁先迎来黎明
曾[知识归每
成因—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24)小时
谁先迎来黎
明
并形成了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
实例—东边的北京比西边的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能力训|练
填空题。
1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
黎明
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
2.地球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转,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24小时。
3.北京和乌鲁木齐这两个城市,先迎来太阳的是京,先送走太阳的是北京。
填空题。
1.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
黎明
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
晚
2.地球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转,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24小时。
3.北京和乌鲁木齐这两个城市,先迎来太阳的是北京,先送走太阳的是北京
填空题。
1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
黎明
的时间不同,东边早
西边
晚
2.地球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转,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24小时。
3.北京和乌鲁木齐这两个城市,先迎来太阳的是北京,先送走太阳的是北京。
填空题。
1.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
的时间不同,东边早
西边
晚
2.地球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转,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24小时。
3.北京和乌鲁木齐这两个城市,先迎来太阳的是北京,先送走太阳的是北京。
填空题。
1.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
黎明
的时间不同,东边早
西边
晚
2.地球不停地绕着地轴自转,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24小时。
3.北京和乌鲁木齐这两个城市,先迎来太阳的是北京,先送走太阳的是北京。
判断题。
1.苏州、北京和乌鲁木齐这几个城市中,苏州最先迎来黎明。
2.从北极上方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旋转。
3.地球上同一经线上的人们在同一时刻迎接日出。
4.(易错)地球上不同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都是一样的。
二判断题。
1.苏州、北京和乌鲁木齐这几个城市中,苏州最先迎来黎明
2.从北极上方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旋转。
3.地球上同一经线上的人们在同一时刻迎接日出。
4.(易错)地球上不同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都是一样的
二判断题。
1.苏州、北京和乌鲁木齐这几个城市中,苏州最先迎来黎明。
2.从北极上方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旋转。
3.地球上同一经线上的人们在同一时刻迎接日出。
4.(易错)地球上不同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共10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
8知识归纳
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长与生活
昼夜和四季变化
对生物的影响
地球运动和地球上的一些现象有(因果)关系
1/
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只有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同时自转
2.“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到这里”说明动物有
3.白昼与黑夜对生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照
,才会既有昼夜变化,又有四季变化。
动物有根据季节迁徙的习性。
。白昼光强,黑夜光弱
的因素是照
选择题。
1.秋天是庄稼(B)的季节。
A.播种
B.收获
2.为了适应寒冷的冬季,杨树过冬方式是(A)。
A.落叶过冬
B.种子过冬
收获
C.盛开
式是(A)。
种子过冬
C.用地下生长的根过冬
3.以下不能证明昼夜变化对动植物产生影响的是(
A.狗吃骨头
B.蝙蝠夜间捕食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春天一天比一天冷
B.春天植物开始
立生影响的是(A)。
蝙蝠夜间捕食
C.公鸡清早打鸣
春天植物开始发芽
C.春天大雁从北方飞来
三探究题。
阅读以下文字信息,分析数据和图表,回答问题。
文字信息: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很大,例如植
表,回答问题
E响很大,例如植物的开花时间不同。
名称蛇麻花蔷薇花芍药花大爪草
开花时间
3:00
5:00
7:00
11:00
1.参考文字信息和植物开花时间,选择合适的植物名
适的植物名称,填写在下面的“花钟”空格中。
12:00
11点大爪草开花
3点蛇麻花开花
7点芍药开花
5点蔷薇花开花
2.举例说明动物昼夜活动情况不同。(至少两种)
示例:蝙蝠夜间泫动,白天休息;鸡白天觅食,夜
鸡白天觅食,夜间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