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呼吸与消化习题课件(8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呼吸与消化习题课件(8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23 16:04:18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3测量肺活
知识[归纳
定义)一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指标一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肺活量
单位)一测肺活量的单位一般为(毫升)
提升一我们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提升肺活量
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肺汔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2.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深
人,吹响哨子的时间会长一些
3.可以用排水法测量肺活量,肺活量越大的同学
去空气的量
个指标。深吸一口气,吹响哨子。肺活量大的
量越大的同学会使塑料瓶里排出的水量越多。
判断题。
1.肺活量大小与吹哨子时间的长短没有关系
2.(易错)肺活量是肺能容纳气体的最大值。
3.测量肺活量时不得二次吸气。
4.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在900毫升~2000毫升。
5.幼儿和老年人的肺活量都很大。
选择题。
1.测量肺活量时需要(A)。
A.尽力深吸气后再尽力呼气
C.正常吸气后再正常呼气
2.测量肺活量是测量气体的(C)。
A.质量
B.重量
B.尽力深吸气后再正常呼气
C.体积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一般情况下,同年龄男生的肺活量要大于女生
C.随着年龄的增长,肺活量会一直变大
4.相同的两只气球,英英用9口气吹爆,才才用7口气
A.英英
B.才才
女生
B.坚持锻炼可以提升肺活量
7口气吹爆,(B)的肺活量比较大
C.无法确定
5.肺活量大的人吹哨子比肺活量小的人吹得响,时间也
A.长
B.短
6.下表是某个同学测得三次肺活量的值,你觉得他的肺
时间也(A)
C.一样
得他的肺活量值应该是(C)。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肺活量值
2000毫升
1750毫升
2250毫升
A.2000毫升
B.1750毫升
C.2250毫升
四综合题。
1.(湖州南浔区期中模拟)如图是一个简易肺活量测量
个,分别往测量袋里用力吹气。
肺活量测量袋,四(1)班的芳芳和强强两个人各拿了
5000
3000
4500
4250
2750
4250
2500
2000
1750
250
500
1250
1000
图1
图2
(1)他们这是在研究
肺泫量大小
的实验
(2)芳芳的测量袋鼓起后的数值是1100毫升,强强的
芳芳的肺活量大一些。
强强的测量袋鼓起后的数值是1000毫升(共16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1感受我们的呼吸
知识[归纳
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
过程
我们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感受呼吸
(呼吸器官)-
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辅助呼吸器官:(胸)廓、(膈)肌
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
腹部收缩
哇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
2.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
收縮,腹部放松。
3.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
支气管
肺五个部分。
判断题。
1.呼吸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特征
2.吸气时,胸腔会扩张。
3.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
4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没有变化
5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在和外界进行
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
三选择题。
1.下列不是呼吸器官的是(A)。
A.食道
B.鼻腔
2.(常考)人体吸入气体时,气体经过的器官依次是
A.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C.肺→气管→支气管→咽喉→鼻腔
C.气管
官依次是(A
B.肺→支气管→气管→咽喉→鼻腔
3.一呼一吸算(A)次呼吸。
4.新冠肺炎会破坏人体的呼吸器官,为了预防它,我们
A.减少呼吸
B.多吃水果蔬菜
5.(B)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A.氮气
B.氧气
C.一
了预防它,我们应该(C)。
果蔬菜
C.佩戴口罩
C.二氧化碳
四按序号写出各呼吸器官的名称。
1)鼻腔
(2)咽因喉
(3)气
(4)支气管
(5)肺
(2)
(3)
(4)
(5)
五综合题
1.如图是模拟呼吸运动的模式图,请观察并根据实验
(1)在此装置中,气球代表肺,玻璃管代
橡皮膜代表膈肌。
察并根据实验情况回答问题。
玻璃管代表气管、支气管
拟的是气(填“吸气”或“呼图
图2
图1
图2
(2)用手向上顶起橡皮膜如图1,模拟的是呼气
气”),此时肺的体积缩小(填“扩大”或“缩小”)。
拟的是呼气(填“吸气”或“呼
“扩大”或“缩小”)。
2.一般情况下,人体吸入和呼出的主要气体如表
气体

氧气
二氧化碳
吸入人体
78
21
0.03%
呼出人体
78%
16%
4
根据上表回答问题
(1)呼出和吸入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
人体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不
(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人体进行气体(共12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6营养要均衡
知识[归纳
均衡—我们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这些营养必须(合理搭配),
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
营养要均衡
提供能量一(肉)类和(蛋)类
平衡膳食宝塔
保持健康—(水果、蔬菜)类
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
2.我们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这些营养必须
长,这就是养的均衡
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
须合理搭配,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
3.在“平衡膳食宝塔”中,食用量最大的是谷薯类食
水果和旒菜,能使我们保持健康。第四
持我们的生长发育。
4.“平衡膳食宝塔”下一层的食物食用量要大于上
谷薯类食物,能给我们提供能量。第二层是
第四层的食物可以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能支
大于上一层的食用量。
1.运动量大,就需要多吃糖类食物补充能量。
2.价格低的食物,营养也一定低
3.为了保证身体健康,要做到营养均衡。
4.睡前可以多吃食物,早餐就可以不用进食。
5.(易错)在“平衡膳食宝塔”中,油脂类在塔尖
在塔尖,说明它在营养中位置最重要
二判断题。
))))
×
三选择题
1.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可以知道,人每天摄
A.4克
B.5克
2.常吃五谷杂粮有利于健康是因为(B)
A.能治百病
B.营养丰富
人每天摄入的食盐量不能超过(C)。
C.6克
C.容易消化
3.在“平衡膳食宝塔”中,每天食用量最少的是(A)。
A.油脂类
B.肉类
28
4.奇奇的妈妈想通过控制饮食来减肥,下列比较正确的饧
A.各种食物都要吃一些,但不要吃得过饱
C.谷类
年级
正确的饮食方法是(A)
B.每天只吃新鲜水果
C.吃肥肉会胖,所以一点都不吃
5.今天早上,妈妈为才才准备的早餐有:1瓶牛奶、2个肉
早餐营养搭配更合理。
A.凉拌黄瓜
B.红烧鲤鱼
奶、2个肉包。我认为,添加(A)会使才才的
C.红烧肉
四综合题
1.营养专家硏究发现,食物能量充足,早餐营养配比均
体耐力等方面,都强于早餐营养搭配不合理的学生
(1)从下面的食谱中为自己选择一份营养早餐,你会
A.汉堡、炸鸡腿、油条、薯片、雪碧
C.稀饭、馒头、荷包蛋、凉拌黄瓜、牛奶
配比均衡的学生,在数字运用、创造想象力及身
勺学生。请运用已学的知识完成下面各题
蝥,你会选择(C)。
B.方便面、火腿肠、薯条、可乐(共16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知识[归纳
(消化器官一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其中小肠主要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

人体各个器官都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
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腔
食道
2.小肠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消化食
3.夏天经常听到有人“吃坏肚子”“拉肚子”,这是
食道
小肠和大肠
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这是消化系统的疾病。
1.大肠不具备吸收营养的功能
2.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吃饭的时候要“狼吞虎咽
99
3.我们身体工作时,往往需要多个器官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4.人类的小肠又细又长,是为了更好地吸收食物中的营养。
二判断题。
((((
))))
选择题
1.食物的消化是从(C)开始的
A.胃
B.小肠
2.食物通过(B)运输到胃里
A.大肠
B.食道
C.口腔
C.口腔
3.下面不属于消化器官的是(B)。
A
B
4.(常考)偎如在某人消化道的某一部位抽取内容物进
么该部位应该是(A)。
A.小肠
B.胃
内容物进行化验,发现其中的食物基本被消化。那
C.食道
5.胃在消化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B)。
A.只推送食物
B.初步消化食物
6.下列小朋友的习惯中,会伤害消化器官的是(A)
A.夏天里,剧烈运动后的奇奇总是立刻饮用冰镇饮料
B.英英吃饭时细嚼慢咽
C.才才
化食物
C.转化营养
的是(A)。
饮用冰镇饮料
C.才才总是把水果认真洗干净后再吃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食物先经过小肠,再经过大肠
C.食物经过胃后,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B.肝具有储存食物的功能
四综合题。
1.(台州路桥区期末)右图为人体消化系统图,据图回答
(1)按食物在人体内旅行的顺序将人体消化系统的名
排序
腔—食道—胃—小肠——大
系统图,据图回答问题
人体消化系统的各部分器官进行
小肠—大肠
口腔
食道一
大肠一
胃肠
口腔—食道
小肠—大肠
(2)为了让食物能顺利进入到胃,食道应该具有表面
的特

(3)小肠的特点是有足够的长度,目的是使食物营养
道应该具有表面比较无滑
大肠
的是使食物营养能被充分收
(4)明明在一个塑料袋里裝上水、切成小块的馒头和煮熟
挤这个袋子,里面的食物会
变成很细很知的
明明这是在模拟的消化活动。(共15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2呼吸与健康生活
知识[归纳
生命需要)一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
(呼吸器官一
(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呼吸与健康
“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运动一剧烈运动时,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是因为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
健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
2.50米跑后,我们的心跳会变快(填“快”或“慢”),
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氧气(填“氧气”或“二氧化碳”
3.经常参加体育鍛炼
以增强呼效功能
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氧化碳
“慢”),呼吸会变快(填“快”或“慢”),这
化碳”)
能,保持身体健康。
二判断题。
1.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二氧化
2.在安静状态下,人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一般
氧化碳,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
般比运动后的呼吸次数多。
3.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
4.气管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5.(易错)我们吸入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
数一般比运动后的呼吸次数多。
来的气体成分相比,氧气含量的多少不会发生变化。(×)
多的气体是氧气。
三选择题。
1.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B)增多了。
A.氧
B.二氧化碳
2.下列活动中,人一分钟呼吸次数比较低的是(A)。
A.看书
B.散步
增多了。
C.氮气
是(A)。
C.打篮球
3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A)来维
A.氧
B.碳
4.小明经常锻炼身体,小军平时则不喜欢运动,那么他
是(B)
A.小明
B.小军
来维持生命。
C.氮
阝么他们跑完200米后,呼吸次数增加比较多的
C.一样多
5.体育课进行100米赛跑后,会出现的情况是(B)
A.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
C.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
6.对于吸烟者,我们要做到(A)
A.积极劝阻
B.大加赞赏
B.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增加
C.不理不睬
四实验探究题,
1.下面是英英同学记录的自己在三种状态下每分钟
在三种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安静状态运动结束时休息3分钟后休息10分钟后
第1次17
45
39
24次
第2次18次
44次
38次
20次
第3
16次
45次
40次
23次(共14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天的食物
知识[归纳
生熟一生食和熟食
主食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稻米、小麦、玉米
等谷物
天的食物(分类主副一主食和副食
副食即非主食,一般是经过精加工的食品,
包括食糖、糖果、罐头等
来自植物的(素)食—(粮食)、(蔬菜)、(水果)
来源
来自动物的(荤)食一肉类、(水产)、(家禽)、(奶制品)
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食物的分类方式有多种,可以按熟食和生食
2.(常考)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时,番茄炒蛋应该记为
3.除了呼吸之外,饮食是我们从外界获取能量
和生食分,也可以按植物类和动物类食物分
应该记为两种食物
获取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
二判断题。
1.我们平时吃的零食不属于食物。
2.记录“一天的食物”时,青椒肉丝记录为一种食物。
3.(易错)我们每天需要喝水,所以水也是食物
4.给食物分类有利于我们对食物的研究
5.有研究表明植物类食物加热后会破坏一部分营养,
)))
坏一部分营养,所以所有的植物类食物都应该生吃。
选择题。
1.下列属于植物类食物的是(A)
A.米饭
B.鸡蛋
2.下列属于动物类食物的是(B)。
A.白菜
B.伯
C.牛奶
C.花生
3.英英郊游时带了很多食物,其中属于主食的是(C
A
cclrc
B
4.下列不需要加热的食物是(C)
A.四季豆
B.鸡肉
B
C
B.鸡肉
C.苹果
5我们对食物进行分类时,第一步要做的是(A)
A.确定分类标准
B.记录分类结果
24
6.下列食物中,不需要冷冻储存的食物是(
A.棒冰
B.冰果冻
类结果
C.按类别给食物排序
四年级
C.牛肉
四综合题。
1.下表是某位同学按照早餐、午餐、晚餮和零食的顺序
格回答问题
零食的顺序统计自己一天中吃过的食物,请你根据表
所吃食物的名称
我的发现
早餐
粥、馒头
午餐
米饭、炖白菜
天中,该同学一共吃了7种食物
晚餐
米饭、鸡肉
吃得最多的是米饭
零食
板栗、橙汁
(1)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2)请给这位同学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分类。
食:橙汁
熟食:粥
动物类食物:鸡肉
植物类食物:
物分类。
熟食:粥、馒头、米、炖白菜、鸩肉、板栗
植物类食物:粥、馒头、米攽、炖白菜、板栗、橙汁
2.《报菜名》是相声中一段著名的贯口,其中有一段内容
烩蟹肉、清拌蟹肉、蒸南瓜、酿倭瓜、炒丝瓜、酿冬瓜、焖
晒炉肉、鸭羹、蟹肉羹、鸡肉汤、三鲜木樨③汤”,请将这
分类(共14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知识[归纳
食物—(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
食物在口腔
消化—(口腔)是食物消化的第一站
里的变化
根据牙齿(形状)可以分成3类:门齿、白齿、犬齿
牙齿牙齿的咀嚼加快了消化的(速度)
人的一生会换(一)次牙齿
能力训练
填空题。
1.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
2.按照牙齿形状的不同,人的牙齿可以分为门
臼齿的作用主要是咀嚼食物。
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作消化
分为门齿
臼齿和齿3类,其中
2.按照牙齿形状的不同,人的牙齿可以分为门齿
白齿的作用主要是咀嚼食物
3.在口腔中,舌有搅拌和传送食物的作用,能咬碎
闰湿食物,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门齿
齿和齿3类,其中
作用,能咬碎食物的是牙齿,唾液能
二判断题。
1.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
2.门齿、犬齿、臼齿分工明确,互相之间没有联系。
3.牙齿的作用比舌头大。
(((
4.口腔里,牙齿、舌头和唾液需要协调工作
5.正确刷牙可以预防龋齿
6.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
协调工作才能将食物初步消化。
三选择题。
1.食物进入口腔后,和(A)充分混合,开始消化。
A.唾液
B.舌头
2.“细嚼慢咽”的主要作用是(B)
A.品尝食物的味道
B.充分粉碎食物,
C.保护口腔
充分混合,开始消化
B.舌头
C.牙齿
B.充分粉碎食物,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3.一个同学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牙齿,“牙齿上有个尖,能
A.臼齿
B.门齿
4.导致米饭在口腔里发生变化的主要物质是(B)。
A.牙齿
B.唾液
上有个尖,能撕开食物”。他描述的是(C
C.犬齿
C.舌头
5.下列做法中,能更好地预防蛀牙的是(B)
A.经常用牙签剔牙
B.坚持早晚刷牙
6.下列关于口腔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只有食物放进口腔后,唾液才会产生
B.牙糟脓肿会使牙髓坏死,所以要讲究口腔卫生
C.口腔对食物的初步消化,全部是由牙齿完成的
B.坚持早晚刷牙
C.多吃甜味食品
7.下列关于口腔的说法,错误的是(C)
A.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
B.人口腔中的牙齿可分为三类,它们的作用是各不相
C.在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口腔所起的作用不大
不相同的
不大
四实验探究题。
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共15张PPT)
同学们。
下课啦!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5食物中的营养
知识[归纳
(蛋白质)—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
(供能物质(脂肪)一备用供能物质
糖类一(淀粉)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它是我们身体能量的
食物中的营养
(主要)来源
维生素—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
非供能物质(无机盐一构成人体组织的材料,调节身体各项生理活动
水一人体细胞主要成分之一,人体各项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
樵类
2.取一段山药,添加几滴碘酒,可以看到山药变蓝了,说
樵类
胎肪
维生素
无机盐和
变蓝了,说明山药中含有淀粉
3.将花生用力压在白纸上涂抹,白纸上会留下油渍
在太阳下晒,这种痕迹不会消失。用这种方法可
4.米饭主要含有糖类,猪肉主要含有蛋白质和
油渍(填“水渍”或“油渍”),将这张白纸放
文种方法可以辨别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
蛋白质和脂肪
判断题。
1.摄入食物越多,身体越健康。
2.淀粉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是我们身
3.预防夜盲症要多吃一些维生素A含量
4.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
是我们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素A含量丰富的食品,如鸡蛋、动物肝脏等。
要的全部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饮食丰富。
((((
三选择题
1.容易发胖的人应该少吃下列哪些食物?(B)
A.杂粮红薯
B.蛋黄、猪肉
2.下列不含淀粉的食物是(A)。
A.鲫鱼
B.馒头
蛋黄、猪肉
C.水果、蔬菜
馒头
C.八宝粥
3.下列食物中含有丰富蛋白质的是(A)
①牛奶②鸡蛋③大豆
A.①②③
B.②2③④
4.某人牙齿经常出血,这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的缘故,
A.海产品
B.蔬菜、水果
①牛奶②鸡蛋③大豆④蔬菜⑤水
B.②③④4
C.③4⑤
体内缺乏维生素C的缘故,医生嘱咐他应多吃(B)。
B.蔬菜、水果
C.豆制品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鱼肉很有营养,每天只吃鱼肉就可以了
C.各种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不同的营养物质
B.青菜没有营养,尽量少食用
四连线题。
将食物所含营养物质及其相应的作用连一连。
米饭
丰富的糖类
瘦肉
丰富的脂肪
食盐
丰富的蛋白质
黄瓜
丰富的维生素
花生
丰富的矿物质
提供人体活动的能量
调节身体的机能
促进生长发育
五实验探究题。
1.实验材料:碘酒、滴管、白纸、土豆片、馒头块、食用油、
实验步骤
)分别在各种食物上滴几滴碘酒,观察实验现象
(2)将各种食物分别在白纸上按压,观察实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