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2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青岛版(五四学制)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2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青岛版(五四学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3 17:5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认识中括号,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让学生经历数学符号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和数学符号的普遍性,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中括号,掌握带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掌握带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红领巾志愿者为福利院的小朋友买文具,学习了混合运算,今天这节课,我们看看红领巾志愿者为福利院的小朋友买食品的情况。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用你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面包每包8元,蛋黄派每包12元,巧克力的单价是面包和蛋黄派单价和的2倍,共有80元钱。)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巧克力的单价是多少钱?
师:这是咱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谁能来解决?
生:(8+12)×2。
师:谁还能提不同的问题?
生:80元钱可以买几包巧克力?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 用心思考,独立解答。
师: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有价值,今天就解决这个问题。(80元钱可以买几包巧克力?)
师:请你完整地把信息和问题读一读。
生完整读题。
师:要求80元钱可以买几包巧克力?我们应该怎么想,怎样算呢?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有的同学已经有想法了,不着急,下面按照你的想法,把解答的过程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师:做完的同学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交流。
2.交流对比,创造符号。
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和大家交流交流、分享分享?咱们看一看这位同学的解法,你给大家说一说怎么想的?
生1:(学生汇报时先说想法:先求……,再求……)
(8+12)×2
=20×2
=40(元)
80÷40=2(包)
答:可以买2包。
师:同意吗?谁和她的方法一样?再来说一说,非常棒,这两个同学都是分步解答的,先求出巧克力的单价,再求出80元可以买几包,思路很清晰,不错的方法。
师:刚才老师在巡视的时候,看到还有一个同学这样做的:
生2: 80÷(8+12)×2
=80÷20×2
=80÷40
=2(包)
答:可以买2包。
师:你给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这个同学的思路其实和刚才那位同学的思路是一样的,都是先求的什么?再求的什么?
生:先求出巧克力的单价,再求出80元可以买几包。
师:要想先求巧克力的单价,在这个算式里,我们就应该先算,但是按照这个同学的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
生:我们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师:然后呢?
生:再算除法。
师:80÷(8+12)表示什么意思?(稍停顿)有意义吗?
生:没意义。
师:那我们怎样才能先算巧克力的单价呢?
生:加小括号。
师:再加上一个小括号,你认为合适吗?
生:不合适,这样就出现了两个小括号了。
师:是呀,里面的小括号就好像我们穿的衬衣,外面再加一个小括号,就好像衬衣外面再穿一件衬衣,的确不合适,应该怎么办?
生:加中括号。
师:加中括号?你到前面来帮这位同学加上中括号。
师:大家同意吗?(同意)
师:中括号,你们见过吗?
师:你们真爱学习!了不起!
3.揭示课题,教学书写。
师:对,这叫中括号,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中括号你们会写吗?好,伸出小手,跟老师写一个。
4.交流汇报,规范格式。
师: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我把这个算式板书在黑板上。中括号用红粉笔写。(学生读,老师板书,写完再让学生读一下算式。)
师:这道题80÷[(8+12)×2],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好,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展示几个学生的作业:
生1:80÷[(8+12)×2]
=80÷[20×2]
=80÷40
=2
师:你给大家说一说怎么算的?咱们看一看这个同学的,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2:80÷[(8+12)×2]
=80÷(20×2)
=80÷40
=2
生:[20×2]这里应该用中括号。
师:为什么?
师:老师也同意这个同学的作业,加中括号。对,首先表示到这一步已经把上面一步的小括号算完了,还有一点,延续了咱们以前的规则,不参与运算的就全部把他们拉下来,所以这个地方应该写中括号。
师:咱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道题的计算过程?我们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8+12),又算中括号里面的,用红粉笔标出来。师板书。
师:我们先算的小括号里面的(8+12),又算中括号里面的[20×2]。学会了吗?
好,刘老师出两道题考考你,把这两题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出示:350÷[7×(45-40)] [(51-46)×8]×2
师:展示学生的作业,汇报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
师:谁来评价一下?做的怎么样?写的怎么样?
(做全对的举手,给自己加一面小旗。有没有做错的?错在哪里?)
5.师生交流,总结顺序。
师:同学们回顾一下咱们刚才做过的这三道题,有小括号,中括号的算式,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同位互相说一说,汇报,正像同学们所说的那样,出示运算顺序。齐读!为了让大家记住这些运算顺序,老师还给同学们编了一首运算歌谣呢,一起读一下。
三、巩固练习,尝试运用。
师:记住了吗?好,利用咱们这些知识,解决下面的几个问题。
1.想一想,算一算。
出示:90÷10+5×2
90÷(10+5)×2
90÷[(10+5)×2]
①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②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③数字和运算符号都一样,但是计算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因为有了小括号和中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所以结果不一样。)
④以后做混合运算的题目,有没有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师生共同总结出:
一看(看清数字和运算符号,看看有没有小括号和中括号),
二想(想一想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算(认真仔细地去算),
四查(回头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抄错运算符号和数字,看看运算顺序对不对)。
老师贴士: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2.火眼金睛辨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师:刘老师也希望在以后做混合运算时,牢记运算顺序,争当计算小状元。下面这是一位其它班的同学的作业,请你当小老师,给他批改一下。
180 ÷ [(8+12)×3]
=180 ÷ ( 20×3 )
=180 ÷60
=3 ( )
2× [ (51-46)×8]
=2× [ 5×8 ]
=2×40
=80( )
[70-(40+20)] ×5
= [ 70-60 ]
= 10 ×5
=50( )
3.说一说运算顺序。
师:同学们掌握的真不错,下面这一组题,你能不能很快地说出运算顺序。
〔(36+24)÷15〕+18
320÷〔5×(26-18)〕
24×〔19-(2×6)〕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在保证运算顺序不变的前提下,哪些括号可以去掉?
生1:第一个可以去掉中括号。
生2:第二个不能去掉。
生3:第三个可以去掉小括号,然后中括号改成小括号。
师:看来我们以后在用小括号,中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的时候,要合理的选用符号。
4.生活中的问题。
师:其实中括号在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出示:“小好汉”剧团要购买4套女装,每套女装的上衣标价为60元,裙子标价为40元。购买男装一共花了1200元,那么用于购买男装的钱是购买女装的多少倍?评价。
四、质疑中发展。
那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生:中括号!
师:你有哪些收获?(谈一谈知识上和习惯上的收获。)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多,不仅有知识上的收获,还有习惯上的收获。
师:其实中括号它已经有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