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é?¤??°???????????°???é?¤??????é?¤??°?????¤?????°???é?¤?????°???_”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有关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除法,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与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乘法口算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同时又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基础,所以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是在学生已学习并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和多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口算和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口算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学生能熟练地口算整十数乘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除法不同的口算方法,在预学的前提下,借助知识的迁移和类推,初步经历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一步明算理,体会口算方法的多样化,达到算法最优化。为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试商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学生往往会出现口算时,方法不合理、运用不熟练,导致结果错误,估算时,把一个数看作多少(近似数)时不恰当,导致估算的结果差异大,这是教学中应关注的问题。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2.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求商的方法,明白算理。
3.在阅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掌握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口算导入,唤醒旧知
男生女生进行口算PK赛。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师:同学们喜欢看课外书吗?(喜欢)
课件出示情境图1。
(1)你从中获知了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预设:已知的信息是“一本书有80页,林老师每天看20页”,
要解决的问题是“这本书多少天可以看完?”。
(2)你能列出算式吗?(80÷20=)
(3)怎么口算呢?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通过摆小棒、算式或文字等形式表示出来,最后在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4)生汇报交流,说一说怎么想的。
预设1:想乘算除
摆小棒:用8捆小棒表示80,每2捆小棒为1份,一共有这样的4份。
结论:4×20=80,80÷20=4。
预设2:表内除法
遮0法:8÷2=4,把 80 的 0 遮住,把20的0遮住,就是8÷2=4。
师:这样算对吗?我们一起想办法探究。
生独立思考再互相交流然后汇报。
预设:80就是 8 个十,20 是 2个十,想:8个十里面有几个2个十,所以80÷20=4。
小结:观察这两种方法,在口算除法时,我们可以用想乘算除的方法,也可以转为为表内除法再口算。
(6)及时巩固:口算接龙(口头回答)【做一做 第1题 口算题】
2.教学例2
师:150÷50=多少?这是一道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谁来说一说怎么计算?
预设1:想乘算除
因为3×50=150,所以150÷50=3。
预设2:表内除法
因为15÷5=3,所以150÷50=3。
师:我们还可以借助计数器帮助大家理解其中的道理。
3.口算接龙(动笔书写)【做一做 第2题 口算题;课后练习 第2题 口算题】
师:下面我们进行小组比赛,每个小组会有9道口算题,每位同学完成其中的1道,比一比、看一看、哪一个小组算得又对又快!
投影比赛成果,顺势教学,帮助学生订正错误。
重点研究600÷200=和600÷20=,让学生说一说怎么计算。
师:观察这两道题,被除数同样是600为什么一会儿看做6个百,一会看做60个
十?(要把被除数和除数看做相同计数单位的数)
4.教学估算
课件出示情境图2。
① 这段话一共有118个字,林老师每分钟抄30个字。大约需要几分钟才能记完?
② 这段话一共有120个字,林老师每分钟抄32个字。大约需要几分钟才能记完?
(1)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学生列式:118 ÷ 30 ≈ 4 (分) 120 ÷ 32 ≈ 4 (分)
(2)小结估算方法
师:两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我们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三、练习巩固,应用升华
找联系【课后练习第1题与第6题 变式】
沟通口算除法、想乘算除、表内除法、估算除法之间的关系。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印象最深的是……
五、1分钟速算比赛【课后练习 剩余口算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这一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78—79以及相应的“做一做”,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基础上继续学习,重点和难点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口算、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估算。本人执教这课后,有以下感受:
一、理法交融,并驱前行
计算课教学的热门策略是“算理”与“算法”相结合,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互相促进。为此,我在教学中,第一环节是进行传统地复习准备,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给这节课的教学铺就了“基础台阶”,减少学习新知识点带来的“落差”,也营造了这是一节口算课的氛围,给学生一个“口算就是要又对又快”的意识。
二、情境再现,化静为动
口算题的内容枯燥平淡,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口算除法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兴趣,但他已经半懂似懂的会了,大多数学生会算,所以在教学时既要让学生学会算法,掌握算理,又要让学生学的有趣,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阅读为主线把课堂的内容串起来。融入了一个大的情景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参与意识。在检测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和时间赛跑的活动,让学生在检测的同时感到兴奋和紧张。这些情景和活动的创设改变了过去学生学习时的平淡无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思维碰撞,智慧生成
1.说一说——明算理,知算法
在初学的阶段,学生“说”的能力比“做”更重要。因为一方面这考验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说”对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反应的灵活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迅速地作出比较与选择,下一步应该怎么进行。教师不仅要注意让学生说,而且要教学生说,教师在备课时就要选择合适的、简洁的语言把计算过程表述出来,在教学例题的时候就让学生自言自语,然后再让学生互相说。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2.想一想——碰思维,集智慧
在例1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根据图中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80÷20”的结果,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得到了化数为形、想乘算除、表内除法等多种不同方法,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生在思考自己的算法和别人的算法过程中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整个一节课都是在学生的思考中进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