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3000011544300002020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分,共20分.
1.(1分)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原因在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D.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2.(1分)他在《革命军》一书中盛赞革命,旗帜鲜明地宣传反清革命。他是( )
A. 章炳麟 B. 孙中山 C. 邹容 D. 陈天华
3.(1分)武汉有“英雄城市”、“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同盟会成立
C.黄花岗起义
D.兴中会成立
4.(1分)如图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义和团运动
5.(1分)习近平主席曾经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发祥于( )
A.北京、江西南昌 B.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C.广州、江西井冈山 D.湖北武昌、河南郑州
6.(1分)如图是某次会议的相关信息。这次会议是( )
A.中共遵义会议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7.(1分)但丁在《神曲》中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和理想。材料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 )
A.封建思想的蓬勃发展
B.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C.提倡教会“神权至上”
D.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8.(1分)阅读如表《麦哲伦航行大事记》。
时间
典型经历
1519年9月20日
率五艘船从西班牙圣卢卡尔港出发
1520年3月
在南美巴塔哥尼亚,船员发生哗变,勉强平息
1520年5月
一艘船在探航中沉没
1520年10月
在今天的麦哲伦海峡遇上狂风暴雨,历时一个多月才通过
1520年11月初
一艘船离开船队驶返西班牙
1521年3月
麦哲伦干预菲律宾诸岛内讧被杀
1521年11月
继续航行的船队遇到了住在当地的葡萄牙人的袭击,之后途中一艘船被葡萄牙人掠去
1522年9月6日
唯一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返回,船员仅剩18人
对麦哲伦航行的精神概括最准确的是( )
A.不畏艰辛,勇于进取 B.扶贫济困,乐于助人
C.善待他人,奉献社会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9.(1分)马克思在《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一书中写道:1648年革命,1789年革命,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发生革命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是( )
A.实现民族国家独立和解放
B.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
C.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D.确立“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10.(1分)如图为某位伟大人物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节选。这位历史人物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爱迪生 D.斯大林
11.(1分)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比很大,近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农奴。在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中,俄国战败。这些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下俄国军事和经济的落后,同时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材料表述了1861年改革的( )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12.(1分)19世纪中后期,日本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主要是因为( )
A.明治政府推行地税改革
B.日本有尚武的传统
C.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严重
D.天皇制度正式确立
13.(1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从材料可得出,一战( )
A.首先在英德两国间爆发
B.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争夺世界霸权
C.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
D.极大地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14.(1分)它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材料中的“它”是指( )
A.建立巴黎公社 B.二月革命
C.成立第一国际 D.十月革命
15.(1分)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协约国的赔款政策“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凡尔赛条约》是胜利者强加给失败者的掠夺性条约。“失败者”指的是( )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16.(1分)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为此,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整顿金融体系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
17.(1分)如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及其特点。图中①②处应该是( )
A.①凡尔登战役②台儿庄战役
B.①索姆河战役②攻克柏林
C.①索姆河战役②珍珠港事件
D.①凡尔登战役②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8.(1分)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华沙条约组织”成立。《华沙条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据此说明,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
A.造成德国的分裂
B.标志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C.加剧美苏两大集团的冷战对峙
D.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19.(1分)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对“安全网”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国家防卫体系 B.社会救济制度
C.社会治安体系 D.社会保障制度
20.(1分)网上音乐、视频和游戏,使现代社会的娱乐和休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展示自我,参与讨论,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这表述的是互联网( )
A.推动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B.创新人类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
C.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D.中国网民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后来做了木匠;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纱工兼织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只有……瓦特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并带动了相应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分析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
1832年3月霍乱遍及英国;1848-1849年,霍乱在英国再次兴起……
举世闻名的“雾都”伦敦之得名,除了英国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外,恐怕与18、19世纪的工业化密不可分。
--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
(2)依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出现对人类历史产生的影响。这些影响对当今社会发展有何启示?
22.(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农民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摘编自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节目组编著:《大国崛起?俄罗斯》(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1921年苏俄调整政策的原因,并指出调整后的政策名称。
材料二:1979年,小岗生产队的农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这一年的粮食产量相当于以往5年的总和,人均收入由上年的22元增加为200元,还破天荒地向国家交了3万多千克公粮。农民们情不自禁地赞扬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摘编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79年小岗生产队农业生产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
(3)综合材料一、二,你从苏俄、中国的政策调整中得到什么认识?
23.(10分)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什么说《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2)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宅地法》,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个文献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3)17、18世纪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法律文献,对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试举一例并分析其历史进步性。
解析:
1. 【解答】依据所学,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因此不可能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所以也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故选:D。
2. 【解答】《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邹容发表《革命军》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旗帜鲜明地宣传反清革命。C符合题意。 故选:C。
3. 【解答】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第二天,新军占领武汉三镇,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故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 故选:A。
4. 【解答】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于中国北京的一场爱国运动。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来后,北京学生开展了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后来得到了各地学生以及各界的广泛支持,演变成了全国性的罢市、罢工还有学生罢课活动,从而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并最终迫使北洋政府拒签和约。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所以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故选:C。
5. 【解答】习近平主席曾经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发祥于上海、浙江嘉兴南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参加者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选举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中国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辞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B符合题意。 故选:B。
6. 【解答】据题干材料可知,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故选:B。
7. 【解答】但丁在《神曲》中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和理想。材料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它地方,文艺复兴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文艺复兴是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D符合题意。 故选:D。
8. 【解答】据“《麦哲伦航行大事记》”中的“在南美巴塔哥尼亚,船员发生哗变,勉强平息”“一艘船在探航中沉没”“在今天的麦哲伦海峡遇上狂风暴雨,历时一个多月才通过”“一艘船离开船队驶返西班牙”“麦哲伦干预菲律宾诸岛内讧被杀”“继续航行的船队遇到了住在当地的葡萄牙人的袭击,之后途中一艘船被葡萄牙人掠去”“唯一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返回,船员仅剩18人”可知,麦哲伦船队不畏艰辛,勇于进取的精神。麦哲伦探险船队以巨大的代价获得环球航行成功,证明了地球是圆球形的,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自己的一页。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9. 【解答】根据材料“1648年革命,1789年革命,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发生革命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据所学知识可知,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是“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英国如此,法国亦是如此,只有推翻阻碍本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才能让资本主义更快发展。C符合题意。 故选:C。
10. 【解答】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写道,我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我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由此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选择的“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激励了千万人为人类解放而斗争。 故选:A。
11. 【解答】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比很大,近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农奴。在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中,俄国战败。这些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下俄国军事和经济的落后,同时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材料表述了1861年改革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中期,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盛行农制。19世纪30年代起,俄国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增多,交通运输业也有较大发展,对外贸易增加了一倍,但从事工业生产的劳动者中近40%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农奴,他们没有动积极性,生产效率极低,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农奴的处境十分悲惨,农奴起义不断发生。农奴暴动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决定改革。A符合题意。 故选:A。
12. 【解答】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严重日益,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倒幕运动发动者是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西南强藩、朝廷公卿。 故选:C。
13. 【解答】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宰相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引起新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竞争日益加剧。19世纪末,受工业革命的影响,美德科技领先,工业总产值增长迅速,居世界前两位,而英国和法国工业产量则处于比较低的位次;就殖民地而言,英法的殖民地最多,而美德相对较少。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国家要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殖民地,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形成了德奥意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综上所述,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争夺世界霸权。 故选:B。
14. 【解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交战各国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大战后期,1917年3月(俄国旧历二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二月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故选:B。
15. 【解答】1919年1月到6月,一战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英法美操纵了会议,会议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会议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加以限制,还签订了同其他战败国的条约,形成了凡尔赛体系,确定了一战后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根据材料“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凡尔赛条约》是胜利者强加给失败者的掠夺性条约。“失败者”指的是德国。 故选:C。
16. 【解答】据题干关键信息“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罗斯福新政采取的措施是推行“以工代赈”。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使大量失业者和穷人有工作可做,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吸引大量失业者,增加了就业机会。D符合题意。 故选:D。
17. 【解答】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转折点战役。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开始对德军展开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故选:D。
18. 【解答】1955年,苏联为首的8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先后建立,标志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加剧美苏两大集团的冷战对峙。 故选:C。
19. 【解答】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材料中的“安全网”指的是以财富再分配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资产阶级也认为实行这种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故选:D。
20. 【解答】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到20世纪末,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人们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收看网络电影电视、实现远程教育、进行电子商务等,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创新了人类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据题干“网上音乐、视频和游戏,使现代社会的娱乐和休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展示自我,参与讨论,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并结合所学,这表述的是互联网创新人类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B符合题意。 故选:B。
21. 【解答】(1)根据材料一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许多发明都是一些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的工匠依据实践的经验而取得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大的成就;或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依据材料二,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出现对人类历史产生的影响: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还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对当今社会发展有何启示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在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同时做到保护环境、平衡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注重科技发展,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生态与人口等问题。 故答案为: (1)关系: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许多发明都是一些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的工匠依据实践的经验而取得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大的成就;或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影响: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还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启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在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同时做到保护环境、平衡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注重科技发展,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生态与人口等问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2. 【解答】(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1921年苏俄调整政策的原因是国家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当时政策)不满。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根据材料二,1979年小岗生产队农业生产发生的变化农业生产大丰收:粮食产量增加;人均收入增加;向国家交公粮。结合所学知识,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小岗农民实行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3)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制定经济政策和措施要从本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为目标);恰当的经济政策有利于维护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经济政策要以民生为本,关注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等。 故答案为: (1)原因:国家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当时政策)不满;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政策:新经济政策。 (2)变化:农业生产大丰收:粮食产量增加;人均收入增加;向国家交公粮;原因: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3)认识:制定经济政策和措施要从本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为目标);恰当的经济政策有利于维护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经济政策要以民生为本,关注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3. 【解答】(1)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所以说《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2)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军队。《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深入人心,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3)17、18世纪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法律文献: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颁布《人权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美国通过美国1787年美国宪法;1804年拿破仑称帝后,颁布了《拿破仑法典》。根据所学可知,英国的《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依据,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从此,分歧可以在协商中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美国的《独立宣言》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体现了资产阶级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美国1787年美国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将美国设计为联邦制共和国;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国《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阐明了人权、民主、平等和法治的观念,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人权宣言》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些根本原则,对于动员法国人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重要作用。法国《拿破仑法典》(《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用法律形式肯定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经过多次修改,法典今天仍在法国施行;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此为参照蓝本。
故答案为: (1)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主要内容:《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军队;作用:深入人心,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3)示例1: 举例:英国:《权利法案》;分析: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依据,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从此,分歧可以在协商中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