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 六年级上册音乐 第三单元 唱得幸福落满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少版 六年级上册音乐 第三单元 唱得幸福落满坡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6-23 22:0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唱得幸福落满坡》
教学内容:歌曲《唱得幸福落满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由农民作曲家史掌元于1959年根据陕西民歌(房天舍1957年创作民歌体小诗《南山坡上唱山歌》,后收录在《红旗歌谣》署名陕西商县民歌。)改编的歌曲,歌曲反映了建国十年农村的变化。六声羽调式,单段体结构,旋律流畅、自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通过对音乐元素与歌曲的关系的理解,感受北方民歌的特点
2、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唱得幸福落满坡》能对北方民族音乐文化产生一定的兴趣;能感受音乐中人民当家作主人的幸福之情和生产劳动中的愉快情绪。
3、技能目标:
a、能唱好歌曲中的一字多音、切分音,并能用连贯、跳跃的方法演唱歌曲《唱得幸福落满坡》。
B、能学会理解、分析某些音乐元素的改变给歌曲带来变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
能运用连贯、跳跃的方法,结合音乐变化,唱出歌曲《唱得幸福落满坡》中农民幸福和赞美的心声。
教学难点:
能运用学到的分析音乐元素变化对歌曲产生一定变化的方法,运用到对歌曲的创作中。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号。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今天的音乐课由我和大家一起学习,我们要学习的歌曲是——《唱得幸福落满坡》。(示大屏幕,生念。)
师:幸福的感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你觉得什么时候最幸福呢?
师生交流(2——3名学生)
师:听一听下面这首歌是什么人在表达他们内心的幸福感呢?
观看《唱得幸福落满坡》MTV
师生交流
总结:是啊,对于他们来说,满山的红花就象征着希望,满山的果树就代表着收获,满山的花红果绿就是最大的幸福。
师介绍作品背景:
1949年前,人们拿起枪杆,保家卫国。建国后,人们又拿起锄头,建设自己的新家园。
1957年,陕西商县农民房天舍有感于家乡农村的变化,创作了民歌体小诗《南山坡上唱山歌》,因为诗的韵律琅琅上口,后被收录在《红旗歌谣》一书中,署作陕西商县民歌。
1959年,山西昔阳农民史掌元为这首词谱曲,并改名为《唱得幸福落满坡》,以赞颂建国十年农村的变化。同年在全国业余歌手新作品大奖赛上荣获一等奖 ,之后,这首歌被广为传唱,流传至今。
二、学习歌曲第一段歌词
1、师:让我们一起去体验他们的幸福感吧。我唱着问,你们唱着答,看谁和老师配合得最默契。
师生问答唱。
2、同学们唱得很好,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学习这首歌呢?
师生接口唱。
3、如果能把切分节奏唱得再明显一点就更好了。
点出三处切分节奏,师示范,生连唱整首歌曲。
4、你认为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说出你的理由。听完后回答。听第一段范唱。
5、分析歌曲
根据学生的分析情况随机
创作手法:同头换尾,节奏相似,起承转合。
6、引到三部分,分析三部分。
旋律线形状与歌唱方法相结合。
第一、二乐句:连绵起伏。 要求:舒缓深情,气息连贯。(分析法)
第三、四乐句:起伏小。 要求:跳跃的,有弹性的。(对比法)
第五乐句:起伏大。 要求:气息延长、连贯,有感情。(分析)
7、看旋律线唱歌曲,注意演唱的方法。
师:旋律的起伏和所选用的演唱方法有很大的关系。
三、学习二、三段歌词
1、出示一三段歌词,最后一句重复。
2、分析结束句,总结:旋律相同。
唱最后连接的两句。
最后一句渐慢处理。
3、完整第三段
4、生唱一三段,师唱第二段歌词。
师:刚才我们用了哪两种演唱形式?
生:独唱、齐唱。
师:速度呢?
生:中速
5、当这些都发生变化时,带给音乐又是怎样的变化呢?
欣赏黑鸭子版本和梦之旅版本的音乐。
黑鸭子 快速 女生小合唱 伴唱后三个字 音乐轻松、现代感
梦之旅 中速 男女生小合唱 衬词 有劳动感,现代
组成一首音乐的要素发生改变时,也会带给音乐不同的感觉。
6、你能为音乐作点改变吗?你想表达怎样的幸福?
7、生唱,师在二拍处加最后两字。
8、师:民歌发展到现在都加入了现代元素,更贴近我们这个时代人的审美需求。那么,最初的原唱又具有怎样的风格特点呢?
欣赏原唱,总结:有韧劲,坡唱成p-ou。
生模仿唱。
四、这么贴近生活的歌曲,这么好听的旋律,又是怎样的人献给我们的呢?
1、播放史掌元介绍
师:史掌元被称为?——农民作曲家。
他是中国目前唯一的一位农民作曲家,一直生活在大山的深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边劳动,一边创作音乐。所以说,艺术的创造离不开——生活。
2、和同学们分享两句话。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
民间音乐是在人民的斗争生活中产生的,人们歌唱着它、演奏着它,总是有感而发,所表现的感情是真挚的、质朴的。
3、机动:听葫芦丝版本的,又是将什么元素和什么元素相结合的呢?
(开头现代,中间葫芦丝是典型的民族乐器,傣族,将现在元素和民族传统元素相结合的又一范例。)(经过这个启发,你觉得你可以试着将哪些元素整合呢?作课后研究,如果说唱音乐、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结合等等。)
五、结束语
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不一样,祝愿同学们,都能在音乐中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快乐与幸福。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