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朋友》
课型:唱歌教学
年级:六年级
【教学内容】
歌曲《啊,朋友》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影视音乐系列——外国影视音乐,《啊,朋友》是一首意大利民歌,是南斯拉夫电影《桥》的影片主题曲,影片中多次出现主旋律,在不同场景中渲染了不同的环境和气氛,深刻地刻画出了游击队员内心的情感变化与升华。
?
?
?
?
歌曲为一段体结构,小调式,旋律流畅,一气呵成。弱拍起唱和切分音的运用,让歌曲具有一种向前的推动感。全曲由不规则的四个乐句组成,以“0 3 6 7 1 6. ”为动机,音乐形象鲜明。前两个乐句围绕着主题动机进行,第二乐句结束时连续运用了三个同音进行的四分音符,突出了“再见吧”,然后唱出了“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你一定把我来埋葬”,没有丝毫悲伤的情绪,表达了南斯拉夫游击队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接着下行到主音结束全曲。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能在音乐的视听中理性的对音乐作出感性判断,对歌曲的速度、力度、情感及旋律变化等作出准备判断,音乐创新思维能力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得以彰显与提升,在音乐编创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关注编创过程的有效性。结合外国影视音乐教学,在作品的学习中,学生从旋律所渲染的气氛,情绪的变化,视觉效果的深化中感受不同类型的影视音乐的认识及音乐所表达的人物的情感的变化,在感受体验中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目标】
学生在影视音乐的感受体验中,了解歌曲的历史创作背景,拓展音乐视野。
在歌曲的节奏律动练习中,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及肢体的协调性。
声情并茂地歌唱歌曲《啊,朋友》,能够背唱歌曲的第一乐段。
4.在歌曲的感受过程中,能准确地运用力度及强弱的变化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情绪,达到情感共鸣,并在体验的过程中拓宽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
在歌曲的感受过程中,能准确地运用力度及强弱的变化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情绪,达到情感共鸣,并在体验的过程中拓宽音乐视野。
2.声情并茂地歌唱歌曲《啊,朋友》,能够背唱歌曲的第一乐段。
【教学难点】
在歌曲的节奏律动练习中,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及肢体的协调性。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新课教学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欢迎来到罗老师的音乐课堂,咱们跟随音乐,一起走进一段难忘的历史,你听!(视频播放)
师:同学们,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战士视死如归的乐观精神……
生:人们心中痛恨侵略者侵略自己的家园……
生:为民族胜利牺牲自我的大无畏的奉献精神……
生:整首歌曲鼓舞士气,振奋人心……
师:听得真仔细,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南斯拉夫电影《桥》的插曲《啊,朋友》。(粘板,引出题目)
2.简介歌曲创作背景
师:《桥》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面临已走到失败边缘却仍不死心的德军,一支南斯拉夫游击队奉命炸毁德军撤退途中必经的江桥的故事;《啊,朋友》就是这部影片的插曲,它是一首意大利民歌,歌曲表现了南斯拉夫游击队员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乐观主义精神,而这首歌曲得到了广泛传播。
2.师:让我们带着崇敬之情再次聆听音乐,边听边做恒拍练习。
多媒体播放音乐,生恒拍练习。
3.师生合作
A.师有感情地弹奏旋律,生静静聆听。
B.师弹奏旋律,生有感情地用“la”哼唱旋律。
C.师弹奏旋律,生有感情地歌唱旋律。
4.师范唱
师:同学们,您们的声音太美了,老师也想来试试,边听边用您喜欢的方式为歌曲伴奏。
师声情并茂地范唱,生用喜欢的方式伴奏(0 X X X 0 X X X )。
5.师:面带微笑,瞪大眼睛,轻声歌唱,咱们试试。
师弹奏,生有感情地轻声歌唱。
师:这首歌曲五个乐段的情感应该如何处理,谁来告诉老师?
生:第一、二乐段要唱得铿锵有力,从歌声中唱出游击队员坚决赶走侵略者的决心。
生:第三乐段面对未知的生命,略有些伤感,唱的时候,要唱得无比的坚强。
生:第四、五乐段在面对死亡时,要唱出游击队员视死如归的乐观主义精神。
生:……
师:带着游击队员不同的情感再次有感情的歌唱。
分组合作
师生合作
男生合作、女生合作
声情并茂地歌唱
音乐拓展
一二组声情并茂地歌唱,三四组用(0 X X X 0 X X X )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一二组与三四组交换。
全班同学声情并茂地歌唱,并用音乐凳子为歌曲伴奏。
四、回顾总结,随音乐声出教室。
【课后随笔】
五个班的学生都比较喜欢影视音乐,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理解音乐,走进音乐,在不同类型的影视音乐中不断拓展音乐视野,从而产生强大的情感共鸣。学生在音乐体验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理解能力,音准、节奏较强,少部分学生的音乐感知力,课堂常规需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