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看月亮》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一、课文从引导学生回顾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画出自己记忆中的月亮。二、观察模拟月相盒内的月相。三、通过连续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变化,来概括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对于月相的形状已是耳熟能详的了,关于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位置变化,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月球公转也能说得上来、但这些来自书本上的知识不过是第二手信息,他们爱求真,喜欢说真话,弄不明白不罢休。从“以学定教”的理念出发,对学生而言,设计月相成因模拟实验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聚焦活动。
三、教学目标:
1、能连续一个月观察月相,给月亮记日记。
2、知道月相变化规律。
3、能设计一些方法,真实地记录月相的变化。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记录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难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连续观察1个月以上的月相变化
教学准备:
明暗分明的月球、皮筋、月相模型、月夜图片等。
教师准备:有关月相的挂图
学生准备:观察月相后的日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导学生回顾生活经验,让学生画出记忆中的月亮。
1、板书课题,谈月亮。大家都见过月亮,它是什么样子的?(请学生上黑板画,教师给予肯定。)
2、教师结合学生的月亮画进行整理归类,引导学生发现其不同形态。
(学生质疑:这些月亮为什么不一样?分别是什么时候的?)
3、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要是我们想知道这些不同的月亮分别处于什么时候,得进行观察,长期观察。如何进行观察呢?(由学生小组讨论观察的时间、地点。)
4、教师进一步介绍记录的方法。
二、观察模拟月相盒内的月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三、指导学生连续观察一个月的月相。
教师指出:必须具有耐心,恒心、毅力,进行长时间的观察。
四、全课总结:探究看似结束了,月相成因也有了结论,可科学讲究实事求是,我们的探究需要得到实际的验证,发放作业单,接下来留给我们大家一个重要的任务,用一个月的时间观察记录月相,来验证我们的研究,更为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中,去求一个“真”字。
第二课时(一个月后找点时间)
一、展示观察记录交流发现感受。
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观察,大家肯定有所发现,有所感受,请大家谈一谈。
学生谈:月亮由亮圆变缺,这段时间是本月到月底。月亮由没有到缺到圆亮出现在十月初到中旬。坚持下来真不容易。
交流月相变化情况,总结其规律
1、大家对月亮的变化有了哪些了解?
2、通过观察总结,你发现月亮的变化有着怎样的规律。
3、指导观图,认识各个时候的月相名称。
4师小结:农历每一个月的的月相变化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
5、通过它的变化让我们的古人了解晚上的时间。
三、拓展延伸:月相变化对生活的意义。
我们了解了月亮的变化规律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板书设计:
看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