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陶罐和铁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 陶罐和铁罐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24 14:3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三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二单元6《陶罐和铁罐》
重教学目标 在朗读中体会陶罐和铁罐的角色特点,领会故事中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重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学生常常会误认为铁罐一无是处,陶罐完美无瑕。要引导学生学会全面的看问题,要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难点分析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要客观看待问题,公平评价。
重教学方法 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两者特点,分析优缺点,领会故事寓意。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寓言故事吗?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老师把故事里的两个主人公请来了。在许多年之前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事呢?结局怎么样呢??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师:那么铁罐究竟怎样奚落陶罐的,想不想一起到国王的御厨房里去看看?
默读2--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出示朗读要求)?
(1)、用横线画出铁罐的话语,用波浪线画出陶罐的话语。?
(2)、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找出表现它们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3)、把他们的不同感受读出来。?
2.学生汇报铁罐和陶罐的话语。(课件出示)?
3.研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1)出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指读。?
(2)交流。老师采访学生:铁罐子,你为什么用这样傲慢的态度跟陶罐说话呀??(引导学生发现铁罐坚硬,陶罐易碎的特点。)?
(3)想到这,铁罐就更加傲慢起来,现在谁能读好铁罐的话??
(4)指读:“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说。?(引导学生从语言、神态体会陶罐的谦虚、有礼貌)?
(5)男女生分角色读陶罐和铁罐的第一次对话。?
(6)总结学法:同学们之所以能读的这么好,是借助这些提示语的帮助,接下来,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课文。?
(7)研读陶罐和铁罐的第二次对话。?
???出示对话,指名读,引导学生通过“轻蔑”、“争辩”体会铁罐和陶罐的态度,齐读。?
(8)研读6-8自然段。?
过渡:就是这样傲慢的铁罐,就是这样自以为是的铁罐,他打断陶罐的话,继续奚落着,请同学们继续读读他们的对话,感受感受他们当时的心情和说话的态度。?自由练读6-8自然段,添加形容陶罐与铁罐说话时的表情、动作或心情的词语,个性化朗读展开。?
4.分角色对演话语。?
5.想一想,议一议:铁罐为什么连影子也没有看见?它去哪儿了??
?钢铁表面是一个活性的表面,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及其他腐蚀性介质作用而生成一种叫氧化铁的物质,即铁锈。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这就是铁罐最后无踪无影的原因。?
6.总结1—9段。??
明理:?我们不能像铁罐一样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也不能只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我们应该互相尊重,取长补短,和睦相处!?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陶罐或铁罐说些什么?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你还想对谁说些什么??
2、交流。?
3、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名言警句,送给大家(齐读)?
(1)、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3)、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师: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与生活中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不断进步。?
小结 总结全文,领会寓意。?
??1.原来的铁罐这样坚固,现在如何?原来的陶罐易碎,现在如何?前后对比,让人感慨万千。读完故事,你想对铁罐,陶罐,自己说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引出作者并简介作者。引出寓意。
铁罐铁罐这样奚落陶罐是不对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来,请全班同学起立,和你的同桌握个手,一边握手,一边说: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