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
学习目标:1.
能在快速默读课文中,勾画出关键词句梳理故事情节,并厘清作者思路。2.
勾画出“我”不同阶段心理活动的语句,仿照课文第五处旁批,做批注。(至少三处)3.
通过文中几个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谈谈从文中获得的人生启示。
教
学
随
笔
导入新课:故事导入:莫顿·亨特凭借8岁时一次冒险经历完成了一项他认为几乎无法完成的侦察德军的任务。这是一次怎样的经历呢?今天,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出示学习目标,并解读:目标1:厘清作者思路是本单元重点,回忆《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两文作者思路。目标3: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生梳理,并引导生思考从他们身上我们获得的启示。预习检测:复述课文分为几个情节?用几个词概括课文仅仅写了这件事就结尾了吗?还写了什么?那你认为作者的思路是怎样的?师点拨:由经历到谈人生经验由感性事件到理性哲理
由叙述
到
议论
分配任务(8分钟交流):任务一:导学案一3
(三五组)任务二:导学案二
(二六组)任务三:【拓展延伸】
(一四组)
评价标准:声亮:
1分/人语言条理、简洁:5分补充质疑:
1分/人合作交流任务一:师引导:本课心理描写的方法:直接心理刻画;用“感受”来表现心理;用动作行为来折射心理。追问:你有过类似的心路历程吗?任务二:过程与语句要结合起来说。任务三:杰里的心理活动反映杰里当时的想法,为生评价杰里做好铺垫。四、小诗结束:【课后反思】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第四阶段“阅读”指出:“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及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四单元的重点:“继续练习默读,学会圈点勾画和厘清作者思路”,以及本课为自读课文的特点,我确定本文的前两个学习目标,即默读的训练中,勾画相关语句,理情节,明思路,做旁批。第三个目标是根据本文的中心确定的,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从中获得的对待遥不可及的目标或令人畏惧的情境时,我们该怎么办。文中的几个人物身上,都有可供我们学习应用的启示,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危险状况时的处理办法……三个目标的确定,都有条件、过程的表述来帮学生指明目标的完成路径,即有过程与方法。且前两个目标,融合了知识与技能,最后一个目标反映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认为目标的确定还是比较合理的。
学习重点:能通过心理描写揣摩人物心理活动,也能通过人物心理描写揣摩人物。
学习过程:【自主预习】让我们继续练习默读课文,完成自学。1.一读:标段序;三分钟内默读课文,在文中点出不认识及读音把握不准的字,读完后,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标注在文中,并读准。写一写易错生字及字音:生词及意思:2.二读:本文是作者对自己童年时代一件往事的回忆。快速默读课文,用红色笔勾画出这件事的六要素,梳理出故事情节,并试着复述课文。1)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2)故事情节梳理:
爬悬崖——(
)悬崖——(
)悬崖
冒险
——
遇险
——
(
)险3)《纪念白求恩》遵循“叙—论—颂”的思路;
《植树的牧羊人》是先叙后议的典型;
本文的思路:3.三读: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这篇课文的旁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文章写法的批注,一类是对文章内容的疑问。对文章写法的旁批共有三处,其中有两处批注了“我”的心理。作者莫顿·亨特,是美国心理学家。他在回忆自己往事时,对自己心理的描写极其真实细腻。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用“
”画出描写“我”不同阶段心理活动的句子,用一两个词概括,并将这些心理活动的词罗列在下面,你发现了什么?【交流探究】二、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并解答书上旁批部分的问题。重点思考、梳理爸爸是怎样帮助“我”脱险的,并说说你喜欢他吗?还是不太欣赏他?三、如果你有“杰里”“内德”等这样的伙伴,经过这次冒险事件,你还愿意和他们做朋友吗?为什么?【拓展延伸】四、文中多次写到“杰里”,请你画出写杰里的地方,并选择一处,旁批出杰里当时的心理活动。(至少6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