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 三角形的内角和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 三角形的内角和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4 07:1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2.知道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3.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乐趣,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能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学生准备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各一个,量角器,一副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三角形是我们的好朋友,你看:江阴大桥上的斜拉的绳索和桥面,自行车的车身,屋顶的人子梁等处处有三角形的影子.在被全世界人们称之为奇迹的建筑——埃及金字塔上也到处是三角形的身影。(课件放映金字塔的画面后停止)你们看:金字塔的每个侧面都是一个三角形,好奇的熊二测得侧面三角形下面两个角的度数大约分别为61°、47°。却没办法到金字塔的顶端去测得上面那个角的度数。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告诉熊二这个角的度数吗?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三角形的美,感悟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息息相关。体现了数学的魅力。同时熊二这一情境的设置,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学生兴致盎然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氛围中。
生:思考后学生回答:180-61-47度
师:你为什么想到用:180-61-47度
生:我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对于他的回答,其他同学有什么问题要问?
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指的是什么?你怎么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呢?
师:看来三角形的角可能藏有一定的奥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奥秘:三角形的内角和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凭借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会有个别学生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但对于这个规律也只是道听途说,不知其所以然。“学讲方式”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主动构建。由一个学生提出来,其他同学共同参与,目标明确,突出重点。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内角和”
师:有谁能说一说三角形的内角指的是哪些角?
生:就是三角形内的三个角。每个三角形都有三个内角。(学生回答后课件显示三个内角)
师:三角形的内角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三个内角一共的度数)
2.猜想 操作 验证
师:我这有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谁来大胆猜一猜,这个小小的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这个大大的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呢?
学生猜:意见不一。
师:既然大家各有想法,意见不一,那到底谁的猜想是正确的呢?咱们就摆一摆事实,让事实说话,让别人信服吧!
师:讨论:你们准备用怎样的事实来证明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生:我们准备用量角器分别量出每个角度数,然后把三个角的度数相加。
小组汇报:178°、183°……
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通过测量我们发现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都在180度左右。
师;为什么不是精确的180°,想一想这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可能我们在测量角的度数的时候不是非常精确,这里有误差。
师:同学们能通过动手操作,想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但出现了猜想和验证不符合的情况。请同学们再独立思考想一想,有没有其他方法?再在小组内把你的想法与同伴进行交流,然后选用一种方法进行验证。看谁最先发现其中的“奥秘”;看谁能争取到向大家作“实验成功的报告”。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了矛盾,发现问题后,再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探究更好的验证方法,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剪、拼、撕、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经历猜想、验证、演示、汇报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小组合作 ,讨论验证方法。
汇报验证方法、结果。
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的?结果怎样?
生A:我们小组是用剪拼的方法,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成一个平角,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上来展示给大家瞧一瞧。(投影仪)你们看这位同学多细心呀,为了方便、不混淆,在剪之前,他先给3个角标上了符号。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屏幕,我们在电脑里把刚才剪拼的过程重播一遍。你们看成功了,3个角拼成了一个平角,刚才剪拼的是一个锐角三角形,那还有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呢?请同学们进行剪拼,看是否能拼成一个平角。
生:不管什么三角形三个角都能拼成一个平角。
师:刚才这种剪拼的方法可以不用再一个角一个角来量,就能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你们觉得这种方法好不好?那我们把掌声送给刚才这个小组。
生B:我们小组是用撕的方法。我们是用手把3个角撕下来,然后再拼,结果也能拼成一个平角。(真会动脑筋,不用工具也行)
生C:我们小组是用折的方法,同样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请这位同学折来给大家看看。(投影仪展示)
生:3个角折成了一个平角。
师:真是个手巧的孩子。
生D:我是根据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推理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长方形可以剪成两个三角形。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那么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
小结:刚才同学们用量、剪、拼、折等方法证明了无论是什么样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板书:是180°)现在让我们用自豪的、肯定的语气读出我们的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板书)
【设计意图】 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选择;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飞翔;这些正是“学讲计划”中学生主体的表现。学生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活动找到自己的验证方法,虽然有的方法还不是很成熟,但可以看出这个过程中,渗透的了学生发现的乐趣,这样,学生在经历探索过程的同时,完成了对新知识的构建和创造。学生会完全信服“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普遍规律。
三、新知巩固 拓展应用
师:学会了知识,我们就要懂得去运用。下面,我们就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相关的数学问题。(课件)
1. 求三角形中一个未知角的度数。
在三角形中,已知∠1=70°,∠2=50°,求∠3。
2.火眼金睛。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是:80° 、75° 、 24° 。 ( )
(2)三角形越大,它的内角和就越大。 ( )
(3)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 )
3.我会应用。
(1)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2)交通警示牌“让”为等边三角形,求其中一个角的度数。
4.拓展练习。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求出下面四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课件)
师: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看谁能找到最佳方法。
学生汇报,在图中画上虚线,教师课件演示。
请同学们自己在练习本上计算。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紧紧围绕三角形的内角和来进行,进一步加深了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解和运用。最后,让学生求四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的度数,不仅培养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而且将所学知识进行了内化和升华。
【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宗旨是围绕“学讲”理念,体现了“在丰富的活动中,主动探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尽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前人早已发现的知识,学生也有所耳闻,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去接受前人的知识,而是经过自己的探索实践重新发现,并被自己的实践经验所验证。让学生真正参与新知的探究过程,在学生的量一量、折一折、撕一撕,拼一拼、剪一剪的活动中,落实“学讲”流程:课前让学生自主先学,课堂小组交流讨论,质疑拓展,验证反馈,最后小结,使枯燥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知识学习演绎得生动而有灵气。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本课通过以学生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讲出来”、“教别人”的学习方式,边学边讲,调动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问题探讨的深度,着力培训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让他们在猜测、思考、操作、交流与反思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完善人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