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巩固三角形边的关系、内角和、三角形分类的有关知识,能应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学生在应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和解决问题等活动中,提高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进一步体会分类演绎等数学思想方法,感受解决间题方法的多样,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获得应用知识的成功体验,产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学会三角形知识的应用。
教学难点
应用知识分析、推理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3cm、5cm.8cm的小棒各3根,三角尺一副。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1.回顾内容。
引导:我们这几节课重点研究了三角形,你了解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识?把你的收获和同桌互相说-说。
提问:你认识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识?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边和角各有哪些特点??
①三角形是怎样分类的,分成哪几类??(板书:锐角三角形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②三角形按边的长度,有哪些特殊的三角形??(板书: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2.引入新课。
(二)组织练习
Ⅰ不同三角形的特征
1.做练习十三第7题。
(1)引导:第7题里的3个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
交流:你根据什么知道的?为什么第二个三角形既是直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
说明:判断是什么三角形,方法是知道角的大小和边的相等关系。根据三角形角的大小,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根据边的相等关系,可以判断是等腰三角形还是等边三角形。
(2)让学生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交流: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你是怎样画底边上的高的??(呈现学生画的高)
说明: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到对边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画高就是画出这条底边上的垂直线段。所以三角形的高是和底对应的、互相垂直的。
2.练习十三第8题。
引导:这里的三角形都只看到它的一个角,你能判断是什么三角形吗?
提问:能不能确定各是什么三角形?说说你的想法。
追问:第三个为什么不能确定是什么三角形?
说明:只要有一个钝角或一个直角,就能判断它是钝角三角形或直角三用形;但只知道一个锐角,其余两个是什么角就无法确定,所以只有一个锐角,还不能确定是什么三角形。
总结:判断钝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只要看是否有一个钝角或一个直角;判断锐角三角形,一定要看三个角都是锐角。
3.练习十三第9题。
引导:大家在三角形里先画一条线段,看分成两个什么三角形;想想还可以怎样分,又能分成两个怎样的三角形。
交流:你是怎样画线段的,分成的是什么三角形??(呈现学生从不同顶点向对边画的线段,及从直角顶点向对边线段的不同画法)
提问:你认为在直角三角形里画一条线段,可以有哪些画法,分成两个怎样的三角形?
(投影展示学生的不同分法)
Ⅱ内角和与等腰三角形
4.练习十三第10题。
让学生列式计算,然后和同桌互相说自己的方法。
交流: 求一个底角是怎样算的??(板书算式)
求顶角是怎样算的??(板书算式)
5.练习十三第11题。
(1)让同桌学生合作,每人用完全一样的两块三角尺按要求拼一拼,尝试操作每项要求有哪些拼法。
交流:你拼成的内角和是180°的是什么图形?有哪些拼法?(展示不同拼法)
说明:内角和是180°的图形是三角形,只要把相等的直角边拼在一起,就能拼成三角形。这样一副三角尺一-般有两种拼法。
交流:你拼成的内角和是360°的是什么图形?为什么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有哪些拼法?
6.练习十三第12题。
了解题意,让学生计算,判断,指名板演。
交流:你能联系自己的解题过程,说说判断每个三角形的形状各是怎样想的吗?
判断这里各是什么三角形的解题方法有什么共间的地方?第二个三角形除了是锐角三角形,还是什么三角形?
说明:这里知道了三角形两个锐角各是多少度,判断是什么三角形。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用内角和180减去已知的两个角的度数,得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作出判断。其中第二个三角形3个内角都是60,所以又是等边三角形。
Ⅲ三角形的边长关系
7. 练习十三第13题。
求篱笆的长是多少米,就是求的什么?
说明:根据3条边长度的关系,可以知道这个三角形的腰不能等于10米,定是20米,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这样就能根据3条边的长度求出周长是50米。
8..做练习十三第14题。
明确要求,让学生自己摆一摆,记录摆成的三角形。
交流:你是怎样摆的??(交流不同摆法,强调等边三角形3条边都相等,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
你有办法想到所有的摆法吗?说说可以怎样想。(引导按序思考,得出不同摆法并板书)
三、全课总结
提问:通过练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