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认识面积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认识面积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4 07:2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认识面积??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2.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难点 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学情分析 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初步掌握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时间分配 学 10分 讲 10分 练 20分
教法与 学法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尺子 长方形和正方形纸
学生活动 教师助学 课后改进
一、自主先学,情境引入
学生观察思考
发表意见
二、小组讨论,交流共享
1.摸一摸,比一比
(1)看一看,感知面的大小
学生探究,观察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观察课桌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2)说一说,表述面的大小。
学生在小组里先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3)摸一摸,比较面的大小。
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桌面和椅子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摸一摸练习本的封面,学具盒盖的面和三角
尺的面,
(4)找一找,生活中的其他物体,比较它们表面的面积大小。
分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2、涂一涂,比一比
把正方形涂成红色,长方形涂成蓝色。
讨论交流:刚才涂色的这两个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些?
方法一:把两张纸重叠
方法二:用尺子测量
3数一数,比一比
分组讨论,
集体交流。
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一比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学生画长方形,交流自己画的图形,说说面积的大小。
想一想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三、检测反馈
1.完成教材第59页“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回答,
2.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2、3题。
3.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互相交流,
再指名汇报,全班订正。
四、小结反思:
交流本课的收获和疑问。
出示情境图,问:这是什么地方的情境?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指出:通过观察发现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它们的面积。
谈话:现在谁来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什么?课本的封面呢

出示第58页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让学生涂色,追问:你能想办法验证你的判断吗?
?
有什么办法能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
指出:你们用重叠和测量的方法比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这是两种很好的比较方法。从比较结果我们看出,在这两个图形中,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这也说明了平面图形的面积也有大有小。
出示两个长方形。
??问:你们能想办法比出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吗?猜一猜谁的面积大?
指出:有时候我们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比较面积的大小。这样比较准确!
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吗?画好后数一数各占几个方格,同桌比一比谁的图形面积大一些?
重点指导最后一幅图面积的大小,可以用割补的方法,现场演示。
谈话:这是从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的图形,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吗?
出示题中的平面图,提问:这是美丽的校园平面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你能比较平面图中各个区域面积
的大小吗?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课后反思 得:
失:
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