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经历整理、交流、解决问题等_??°????????¨_过程,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进一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利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学生的整理和复习,建立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讨论、归纳整理的活动过程中,树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学数学、用数学的好习惯。
3、在小组的示范、交流中,_??????_能够学会用这种网络图的方式以小组或自己为单位进行单元整理复习。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整理学过的面积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在整理中构建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正确地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回忆所学,导入新课。
师:我们刚刚结束了面积内容的学习,今天我们就来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赶快回忆一下,我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面积的定义、面积单位,面积进率、面积的计算)课前我们借助导学卡已经这部分内容进行了整理,并且每个小组选择了其中的一个部分,做了重点准备,下面再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各小组组长确认好分工,准备好一会你们组交流时要用的东西。
二、小组交流,梳理知识。
1、师:刚才老师巡视时发现有的组准备特别充分,下面我们就有请各小组到前面来和大家交流。第一部分,面积的含义,哪个小组愿意先来?
(指一小组上前汇报)
小组交流第一部分面积的定义。(举例说明面积)
学生补充。
师小结进行评价。
2、师:好,接下来面积单位这部分内容,哪个小组愿意来?看看哪个小组最勇敢?
小组交流第二部分面积单位。(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举例说说这些面积单位多大)
学生补充。师:看大家对面积单位的内容认识得这样清楚,老师也给大家补充个小题,考考你,有信心吗?看大屏幕,巧填单位。
房间面积是18(????? )?????? 卧室的门高约2(????? )
课桌面的面积约是24(???? )??爸爸身高是180(? )???????????
小学生的一颗大门牙大约是1(??? )
3、师:真棒,大家不但认识的清楚,还能灵活运用。了不起,咱们接着往下交流。
小组交流第三部分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学生补充。师小结进行评价。
师:大家看,老师这有个问题,看谁能想办法,让1(? )=100(? )
学生回答。
师:大家真了不起,想到了这么多种填法,别看这些小小的单位名称不起眼,用巧了还就真的能让1=100。来我们为自己鼓励鼓励!
4、师:最后看第四部分面积的计算,看哪个组交流的更精彩。
小组交流第四部分面积的计算。
学生补充。师小结进行评价。
5、师小结:刚才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分别对面积这一单元知识进行了整理,每个小组又对每一部分分别进行了整理、提示、出题巩固,老师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学完一个单元知识也像这样进行整理和复习。但是仅仅整理复习了还不够,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才叫厉害!敢是是吗?
三、合作探究
一个长方形花坛,长6米,宽3米。
(1)求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
(2)在花坛的四周围一圈栏杆,求围栏的长度。
(3)由于花园改建,要把这个花园铺上边长是3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砖?
同学们真棒,知道了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有这么多的不同之处,以后在应用的时候千万别弄混了,而且还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巩固基础 深化理解。
1、师:咱们先来放松放松,看着我们最熟悉的桌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课桌面的面积是多少?
师:要想求它的面积得知道什么条件? (长和宽)怎么算?(长×宽)还能提什么问题?
生:桌面的周长是多少?
师:要想求它的周长得知道什么条件? (长和宽)怎么算?(长+宽)×2
2、师:好,放松结束,接下来我们就来用所学的知识到的生活中的问题,好我们一起来闯关,大家有信心吗?
一起来闯关
第一关,我来试试
2平方米=( )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第二关,我会判断
1、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0平方厘米。( )
2、一棵大树高16平方米。 ( )
3、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 )
第三关:我会解答
1、我们教室的黑板大约长4米,宽1米,黑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花园里有一个正方形荷花池,它的周长是64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我们教室的墙高4米,长8米,除去门窗面积12平方米,这堵墙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我来挑战
一个大正方形,把它剪成同样大小的3长方形,一个长方形的周长16厘米,那么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看,只要我们能把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就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你就会真正成为生活中的小能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