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核心素养课程教案与传统教案设计的区别
——《书斋内外——中国书画的自然与人文空间》教学案例点评
一、教科书分析
本案例依据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书画》教师用书中相关内容进行整理改编。核心素养课程从教科书到教师用书的编写过程,是对核心素养课程研究的深化的过程,本点评就案例 设计中和传统教学案例设计的主要区别进行解读,同时也是对我们研究思考的过程做一个说 明。鉴于核心素养课程单元化设计的特点,如果设计者、读者能够结合、参考教科书第二课 相关内容,能更好地理解、设计本课内容。
核心素养课程,是在国际教育发展背景下中国教育的改革,因此,目前国内美术教育很多新的变化是与国际教育发展的研究进行融合的,在整体的设计思路上体现出与国际接轨的特点,这也就导致了很多教育的观念、方法难以迅速让广大教师理解、学习与运用,同样, 作为教科书和教师用书的编写团队,也面临着如何编写真正体现核心素养课程的问题。面临不断更新的教育现场,我们还需要进行更为具体的实践和反思。
(一)核心观念和基本问题
在基础教育领域,课程设计往往先提炼出学科“大概念”,它是指学科中最为核心的、 最具学科价值的内容,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以理解某一课的大概念为目标的。但是,大概念已经成为具有较为清晰概念界定的学术语汇,其提炼需要要经过严谨的学术论证,对于整个学科而言,大概念应该具备概念群的特征,形成完整的系统,目前,“中国书画”在基础教育中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美术学科大概念系统,所以,在《中国书画》教师用书的编写中, 我们运用了“核心观念”这一说法,核心观念,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大概念,因为还缺乏严格的论证,但具备大概念的特征,是我们持续进行大概念提炼的基础。本课核心观念提炼为“中国书画体现为自然、生活与艺术的统一”,课程内容通过书画在自然与日常生活的现场应用,综合感受,体味中国传统艺术与自然、生活的密切关联。
基本问题是指向大概念理解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指向这一领域的核心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具有理解整个学科领域的迁移价值。因此,基本问题的提炼,也是核心素养课程的要点,基本问题指向大概念,但是从不同的层次和维度提出来。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与教学中, 我们还可以通过很多的小问题来指向课程具体内容,以此不断上升到基本问题的解决,最后理解大概念。本课中的基本问题还达不到基本问题的严格规范性,但是,在课程设计中,本课的基本问题从单元与课程设计的角度,体现出小问题与基本问题结合的特点,从实践的角度,也不失为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方式。
(二)单元问题情境
教科书中的单元情境,应该是单元问题情境,从教学的角度,单元问题情境应当由教师
结合具体学情和课程内容自行设计,但教科书提供单元问题情境,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运用教科书。单元问题情境,既要有情境,这个情境还需要包含从学生角度容易发现的问题。 这些问题与生活、工作与学习具有相关性,学生有感受,能理解。但是好的单元问题情境需要能够囊括课程内容,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可以看成是对大概念和基本问题生活化、日常化的表达,其背后的逻辑,是符合大概念与基本问题的指向,同时,学生在课程内容的学习之后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情境中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
目前就如何进行核心素养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尚缺乏专门的研究与确定的方案,本教学 案例教学目标没有运用三维目标表述方式,而是分为综合目标与具体目标,这一教学目标表 述为笔者主持的团队对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设计的一种尝试,目前主要应用于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书画》教师用书与湖南美术出版社除《美术鉴赏》以外的教师用书。
由于高中美术核心素养课程多为深度教学的单元化课程,从单元整体而言,每个单元具 有明确的核心观念、基本问题与任务驱动,因此,教学目标需要有一个较为综合而清晰的目 标,但是分解到每一节课,又需要有具体可测可评的目标,因此,就需要设计具体目标。从 教学目标设计来说,过于概括的目标难以实现教学评价的细化,因此,如果要实现教学评的 一体化,教学目标就需要有不同的层级划分。三维目标是从教育目标分类学出发进行的维度 划分,它如果服务于单元化课程,则显得过于平行。具体目标是指向综合目标的,具体目标是依据课程内容和综合目标进行的细化分解,因此,具体目标的设计可以包括三维目标的维 度。另外,从三维目标进行设计,较难和美术学科五个核心素养进行对应衔接,而综合目标 和具体目标分列的设计方法,则能够较为方便地对应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本课教学设计在教 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上还显得不够深入,但我们能够感受到,按照综合目标与具体目标的设计 方法,更有利于实施教学评的一体化。
三、对教案中其他相关内容的解读
从本课的教案设计看,教师需要具备较好的中国书画理论素养,能够从文化的角度深入 理解中国书画与生活、环境与自然的关系,这其实并不是本课的特征,而是核心素养时代美 术教学对美术教师的素养要求。核心素养课程,需要学生能够运用美术技能解决生活、学习 与工作中的问题,因此,呈现较为综合、复杂的学习任务会成为常态。本课教学设计能够从 这样的要求进行设计,并提供了相关的教学准备、要求的设计逻辑的图表解读,也体现出撰 写人能够结合教育学的具体方法进行教学理解,也许相关的理解与解读并不完善和全面,但 关注教育学科的方法和发展,并运用于教学设计,也是教师设计核心素养课程的重要素养储 备。
在教学评价部分,教案撰写人能够结合学业等级进行评价层次划分,符合核心素养课程的要求,能够呈现教学评一致性的趋向。就教案本身的问题来看,很多细节还需要打磨探究, 而且教学设计与实施也需要进行多轮的调整才能够发现真正的问题,彰显出真正的探索价值,在这一点上,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乐于接受大家的批评并勇于自我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