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6 年、月、日练习七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6 年、月、日练习七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4 07:3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巩固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换方法,能灵活运用24时计时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3.提高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化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的方法与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一、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师: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了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1时,1分,1秒,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勤勉的人通过自己合理的时间分配,会变得更加优秀,相反,有些人只会碌碌无为。希望这节课“时间老人”能带给大家智慧与力量。(补充课题:24小时计时法整理与复习)
二、创设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情景,引入课题。
1、此时钟面上是几点?你可能在做什么?小华用照片记录下了这一刻,表示的是同一个时间吗?为什么?
师:用24时记时法表示图中钟面上的时间。
为什么会有昼夜更替?(看视频)昼夜更替可以是人们更有规律的学习和生活。
2、师:学习了24时计时法,小华制作了一张星期日的活动安排表,小声地读一读:生自由读
师:读完,你有什么感受?
生:计时法混乱,读起来不太顺口
师:
那你觉得怎样描述更简洁,清楚?(24小时计时法)
(生动手做)
师:两种计时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转化时,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普通记时法由“时间词+时间”组成,时间跨度为0-12时
24时记时法只有时间,时间跨度为0-24时
师:再读一读,现在如何?(生答略)
师:根据表中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其实就是求“经过时间”——
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天之内,且用24时记时法较方便)
小结:我们自己在设计活动安排表时,要尽量使活动内容安排得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意义。
3、师:24小时计时法是一种国际通用的计时法,生活中很多场合都需要用到。比如说邮筒上标注的取信时间就是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的。
邮递员上午9时第一次取信,以后每4小时取一次。你能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每次取信的时间吗?
追问:你是怎样得到的?(生答:用加法)13:00普通计时法是下午几时?17:00呢?
4、下面我们也来按要求制作一张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五一放假后,我校将实行夏季作息时间,上学放学时间不变。
5、2007年“嫦娥一号”的顺利升空见证着我国千百年来“嫦娥奔月”的神话正在悄然变成现实;到了2008年“神州七号”的成功发射书写了我国“太空漫步”的辉煌。“神舟”七号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时10分成功发射;27日16时39分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16时59分进入轨道舱并完全关闭轨道舱舱门,完成太空行走;他出舱活动的时间一共是多少分钟?
9月28日17时37分“神舟”七号返回舱安全着陆。
师:身为一名中国人此时此刻你有何感受?
6、师:咱们祖国的变化日新月异,城市的公共交通也特别发达,去机场可以乘坐机场大巴,为了不延误飞机,需要提前了解什么?
生答:大巴车的发车的地点以及时刻表。
爸爸要去长沙出差,准备在车站乘坐机场大巴去机场,于是就查阅了机场大巴的发车时刻表,请仔细阅读,你看明白了吗?(同桌之间交换下意见)
问:第二次往返于车站和机场的时间分别是什么?第三次从车站发车是?
根据填出的时间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每隔2小时发一次车
爸爸11:40到车站,准备乘车去机场,能赶上什么时间的大巴?
7、爸爸从长沙返程买了张火车票,他从从酒店到火车站大约需要20分钟。车站规定发车前5分钟停止检票,爸爸最迟应在什么时间从酒店出发?
师:观察火车票,几时发车?
从问题出发,我们应该怎样思考?
小结: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四、总结提升
1、从古论今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回顾了24小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区别与联系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了24小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运用,课后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比如思维导图把这一节的内容进行归纳与整理。那么古代是怎样计时的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中国是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开始使用日晷,日晷不但能显示一天之内的时刻,还能显示节气和月份。当然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笨重而且看不到阳光的时候不能用,比如阴天和晚上。后来人们根据水匀速流动的原理发明了铜壶滴漏。广州博物馆收藏了一套元代制造的铜壶滴漏,是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一套。
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通过《国宝档案》这个节目详细的了解铜壶滴漏。
板书:
练习七
24时计时法


联系
普通计时法
开始时间
经过时间
结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