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我的母亲》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4-14 09:4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我的母亲
胡适
胡适(1891-1962), 原名胡洪骍(xīnɡ),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诗人、学者。
“记一记”——走进作者
胡适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世。他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宽恕:
文绉绉
(zhōu zhōu):
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佃户
(diàn) :
佃,租种土地。
轻薄
:言语举动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仁慈
:慈爱慈善。
质 问:
依据事实问明是非;责问。
管束:
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广漠:
广大空旷。
宽容饶恕。
字词疏通
自由朗读,批注文中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思考:
(1)文中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事?
(2)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试用“母亲是一个 的人”的形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1)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
一是对“我”的管教;
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
难事和矛盾;
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5-7)
(8-11)
(12)
一是对“我”的管教
学习上的督促
做人上的训导
(5)
(6-7)
②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
①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
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8)
(9-11)
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
(12)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母亲慈祥、教子严而有方;气量大,性情好,待人仁慈、和善、容忍。,责罚严厉,深爱慈祥,宽厚容忍,正直刚烈,自尊自强。
2、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
怀念、感激、敬爱之情
1、母亲的为人处世对作者有哪些影响?
我学到了母亲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优秀品质。
议一议
2、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议一议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了她与家人相处的情景?
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写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议一议
九年的读书生活
母亲是
母亲对“我”做人的教育
一、对“我”的管教:
谆谆教诲,严格督学。
严厉责罚,正确教导。
二、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宽厚容忍,从不给人脸色看。
正直刚烈,从不受一点侮辱。
慈母给“我”的极大影响
学得了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学习勤奋、守时。




三、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慈母
严师
恩师
品一品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儿底子。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好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品味词语的分寸感(课后研讨):
1、用“不能不”这个双重否定和后面的“算是”连起来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绝对。
2、表现作者谦逊的态度,和后面的“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对应,侧面说明母亲给“我”的教益非常大。
3、胡适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在说到这些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语,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虽然古语有“至亲不谢”的说法,但今天我要对您说……
谈一谈
1、请以作者的口吻,对文中的母亲说一句话。
2、请以自己的口吻,对自己的母亲说一句话。
3、请你对天下所有母亲说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