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三位数被一位数除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三位数被一位数除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4-14 10:0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题目:“三位数被一位数除”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上海市新教材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P39-4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算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算理,会竖式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
2、初步学会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笔算、竖式计算。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觉学习的精神,使学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成功经验。
4、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运算原理
教具、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美术老师买了536张手工纸,平均分给3个班做小挂饰,谁愿意帮老师分一分。分组讨论怎么分?
2、请学生说说分的方法,并实际操作。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在汇报分的过程中,提到要先分整百,再分整十,最后分单个,现在老师就把同学们分的过程用简图来表示一下(课件出示)
师:谁来根据简图,用除法算式表示呢?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300÷3=100
210÷3=70
26÷3=8…2
536÷3=178 ……2
所以每个班能分到178张,还剩下2张。
(二)自主探究,学会竖式计算
师:刚才同学们用分拆的方法,先分百,再分十,最后分单个,得出536÷3=178张……2张,我们还有什么方法来计算536÷3呢,联想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计算方法,分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
1 7 8
3 5 3 6
   3
   2 3
   2 1
2 6
2 4
2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小练习
抽同学回答,说说计算步骤
3 875 9  945 4  308 3 268
师:①先说说商是几位数,最高位在哪一位? ②尝试练习,并说说计算过程。
③为什么308÷4 268÷3的最高位在十位上。
 (四) 计算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
1、师:小丁丁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碰到了难题,除到个位,2不够被3除,怎么办呢?学生分组讨论
2 1
  3 6 3 2
6
3
3
2、商末尾的0可以省略吗?为什么?
    2 1 0 2 1 0
  3  6 3 2 3 6 3 2
6 6
3 3
3 3
2 2
0
2
3、师:比较两种书写方法哪种更简便?学生讨论回答
4、小结:除到哪一位,不够商时,就要在这一位上写0。
5、计算 836÷4
2 0 9   2 0 9
4 8 3 6 4 8 3 6
8 8
3 6 3
3 6 0
0 3 6
3 6
0
师:商中间的0可以省略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师:比较两种书写方法,哪种更简便?学生讨论回答
6、列竖式计算:807÷2  607÷2  481÷2  630÷9
7、小胖学了三位数被一位数除很高兴,他也尝试做了一些题目,你们看看,小胖学会了吗,如果小胖做错了,请你帮小胖改正。
2 9  4 2  1 4 5  7 0 2
3 6 2 9 2 8 4 0 5 7 2 5 3 2 1 6
6 8 5 2 1
2 9 4 2 2 6
2 7 4 2 0 6
2 0 2 5 0
2 5
0
四、师生合作,回顾总结。
1、今天学了什么?2、回想一下这节课,你是怎么学会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计算的?三位数被一位数除可用什么方法计算?如何用竖式解决三位数被一位数的计算?3、你还有什么问题?
五、回家作业
1、完成教科书第XX页第X、X题。2、完成练习册第XX页“想想做做”第XX题。
1说 课
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因此,在此基础上学习一位数除三位数已有一定的经验。在教学设计中,首先通过学生的小组活动,进一步理解分拆的原理和方法,然后让学生在已有的学习经验上,探究用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难点是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在教学设计中,通过让学生比较,小组讨论,自主尝试等方法,让学生充分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原理,并通过改错练习,填□的练习,巩固算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本节课的教学知识点较多,因此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中,都设计了小练习,希望让学生在每一个环节学习后能及时的巩固
2《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说课稿
教材分析: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是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时。一位数除三位数除法教学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除整百、整十数除法口算方法、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和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法则,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作了知识上的铺垫。同时这节课又为后面的学习作为铺垫,也是本单元和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以上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说课稿
二.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的口算以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以口算为基础,借估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笔算中商的定位问题,体现了这三种计算之间的相互支持。
可一直以来,总觉得计算教学的机械甚至枯燥,怎么样让这么一节课既精彩又能让学生扎实地掌握计算方法呢?这是我一直在深思的问题,结合最近今年我国最值得骄傲的事----奥运会,也是学生都会关心的事入手创设情景,生动活泼的导入让学生很感兴趣,很容易进入今天的主题。
例题根据种树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算法。在教学口算的例题时,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交流不同的算法。学生在对多种方法了解后,可以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口算,这样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更多的帮助,这样的算法才是最有价值的算法,因此,我决定在课上细心倾听学生的回答,再做合理的调整。教学笔算的例题时,可以先让学生估计商是多少,便于学生在除的过程中理解第一次得到的商应写在百位上,然后尝试列竖式进行笔算。可以引导学生将过去掌握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方法,迁移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的计算上来,优化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正如教材所提醒:在笔算前要有估算,后要有验算。前者可能更有实用价值,所以要教得自然,教得实在,使学生们能通过学习,真正掌握估算本领并自觉地养成这方面的意识,从而提高计算的能力。
三.教学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本课的计算教学的有些机械化,我选择了以自主探究学习为主,以尝试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相结合,让枯燥的课有生机,如:以奥运为主情景请福娃出题考同学们,然后一一出示本课例题。在教学例2时,我让学生自己利用原有的基础去探索新知识的算理。同时又在理解的基础上,我有机结合了闯三关的活动进行巩固练习,以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活动形式出现, 要让学生“活”起来。数学教学与游戏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学习动机.
4教材分析: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以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两、三位数以及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等内容。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以上知识作基础,因此,教材没有编写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这类例题,而是直接进入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学习,而商是三位数的情况直接到练习中出现,这也是新教材与老教材编排的不同之处。这样安排,留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不仅避免了学生可能产生的乏味,确保在最佳学习时机突破重难点,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具有探究性,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说教材
我说课的课题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本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第六册第一单元除法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首先教学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接着引导学生利用口算的方法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进行笔算,将过去掌握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法迁移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上来,它是以后学习较复杂除法的基础,也是学习数与代数的基础之一。
(过渡: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过渡:下面,为了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制定了如下教法和学法,先说说教法)
二.说教法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相比,计算方法的最大区别是要先除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即先算几百除以一位数,教学中让学生在探究中多体验、交流中多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练习中多迁移。
(过渡: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除了注重教法,还应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三、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先让学生调用已 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解决一个新的计算问题,经历探 索过程,体会方法与步骤。然后在回顾、交流等学习活 动中自己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算法,形成算理。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探 索中体验——反思中提炼——迁移中应用”, 给学生留出 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空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过渡)当然,一节好课,除了要有合适的教学方法外,对于课堂的结构设计也应是科学的,合理的。基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其原有认知基础上的主动建构,因此我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 5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