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知道并掌握1吨=1000千克,学会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2、使学生结合实际情境感受吨是质量单位,体会1吨实际物体的多少,能举出实际例子说明对1吨的认识;能估计1吨的一些常见物体,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吨是计量质量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培养主动思考、相互交流等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学会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体验。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1、回顾旧知。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克、千克)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1千克=1000克
游戏。
讲述:它们有多重?你能在(
)里填合适的单位吗?
提问:称哪些物体时一般用克作单位?用千克作单位的呢?
明确: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
引入新课。
谈话:那么,你有没有想过,更重的物体用什么作单位呢?
比如一架飞机、一艘远洋轮船的那么重的物体。我们一起来看看。
认识吨
了解吨。(出示图片)
引导:港口、码头堆放的物品很多,装满货物的集装箱或者火车车厢都很重。对这些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如果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它们的质量,不是很方便,所以需要比千克更大的质量单位。
讲述: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板书:吨
t)
交流:你听说过“吨”吗?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吨”?
直观感知,认识1吨。
课件出示一袋10千克的大米。
过渡: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我们一起来感受。
谈话:这是一袋10千克的大米,你平常见过这样的一袋大米吗?提过它吗?提过的说说感受。
讲述:10袋这样的大米可以装成一大袋,这样一大袋是100千克。已经很重了,但跟1吨还差的远。
(2)课件演示,一袋袋地出示,学生跟着100千克、200千克地数,贴满10张。提问:每袋100千克,10袋一共多少千克?(板书:1000千克)
指出:像这样的10大袋大米,合起来是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或者说1吨=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
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1吨。
过渡:我们再通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感受1吨。
(1)出示学生体重
过渡:我们还可以用小朋友的体重来感受1吨有多重。
想一想:1个同学的体重大约是
(
)千克,
算一算:4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
)千克,
(
)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1000千克,
也就是1吨。
谈话: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25千克,4个学生的体重约是100千克。
引导:如果把这4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么样?100千克重不重?想象一下,如果把40个学生全都叠在你身上?1000千克,也就是1吨,重不重?
提问:估算一下,小组里所有同学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
全班同学的体重相加,有1吨吗?
(2)出示白菜
想一想:1
棵白菜重
1
千克,
100棵白菜大约重100千克。
算一算:(
)棵这样的白菜重
1000千克,也就是
1
吨。
讲述:1000棵白菜,我们的大屏幕上都快放不下了。
(3)出示净水桶
想一想:1
桶水大约重20千克,
10桶水大约重200千克。
算一算:(
)桶水大约重
1000
千克,也就是
1
吨。
讲述:一桶净水已经很重了,现在要50桶净水才大约有1吨。
提问:现在大家回想一下,你对1吨的重量有什么感觉?
追问:要知道1吨有多重,还能像以前学习克和千克那样掂一掂或者拎一拎来感受吗?
巩固吨的概念。
讲述:是啊,只有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会用吨作单位。但“吨”这个质量单位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遥远,一起来看看吨都藏在哪了。
交流:电梯的载重是1吨,你见过吗?
灵山大佛的一个手掌重13吨。
马路边的指示牌,说明允许低于30吨的车辆行驶。
高速公路的收费站,要给通过的车辆称重,看这辆工程车的重量也是用吨作单位。它的重量大约是30吨。
起重机可以吊起100吨的货物。
提问:现在,你心里有“吨”的概念了吗?
三、练习内化
1、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下面每种物体重1吨,你能说说各有多少是1吨重吗?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交流:多少头牛重1吨?多少头猪重1吨?……
汇报:一头牛重500千克,2头牛是1吨;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重1吨;一头猪重100千克,10头猪重1吨;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吨。
说明:你能从这些物体中感受1吨有多重吗?
2、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2题。
引导:先观察下面这些动物,称这些动物的体重时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
想想它们的体重大约是多少?
要求:和下面的重量连一连。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3、4题。
第3题
提问:这里哪个物体最重,哪个最轻?
交流:称比较轻的物品通常用克作单位,称比较重的东西通常用吨作单位,而处于较轻和较重之间的物品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第4题
讲述: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是,1000克=1千克,1000千克=1吨。
交流:1吨=1000千克,所以3吨就是有3个1000千克,也就是3000千克;因为4000里面有4个1000,所以4000千克=4吨。
追问:2吨500千克=(
)千克
7080千克=(
)吨(
)千克
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5题。
交流:你推算的结果是什么?
1块轻质砖大约重20千克,10块这样的轻质砖大约重200千克,几个200是1000?
想一想:1吨这种轻质砖应该有几个10块?
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提问:能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不同解法。
一座石桥的最大承重量是15吨。一辆大卡车上装了5台机器,每台机器重3000千克。大卡车能不能安全通过这座石桥?(口答)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节约用水
出示半年用水量。
估一估:每月的用水量大约是(
)吨。
照这样推算,一年的用水量大约是(
)吨。
节约用水的必要性。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