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笔算乘法(不进位)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笔算乘法(不进位)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4 09:3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口算
20×60=1200 12×40=480 40×31=1240
先乘0前面的数,再把0添上。
2、笔算
12×4=48 4×31=124
1 2 4
× 4 × 3 1
4 8 1 2 4
3、分解法
18× 6=108 10×6=60
8×6=48
10 8 60+48=108
二、新课讲授
现在我们一起去新华书店看看吧!
(1)从这幅图中你能看到什么?
一位售货员阿姨在卖书,一位阿姨带着一个小朋友来卖书。
师:现在问题来了,王老师到书店买了一套故事书,一套有24本,每本12元。
谁能把这个应用题补全?
生:一共需要多少钱?/一共要花多少钱?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一共买了多少本?该怎样列式?
2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师:24乘2,我们已经会算,24乘12我们还没学过,这是用两位数乘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提问:谁能把24乘12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
(3)汇报:一种方法可以把12本书分成10本和2本两部分,我们可求出10本书多少钱,再求出2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就是王老师要付的钱。
板书: 12×20=240
12×4=48
240+48=288
另一种方法可以把24元钱分成20元和4元两部分,我们可求出20元钱能买多少本,再求出4元钱能卖多少本,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就是王老师要付的钱。
板书: 24×10=240
24×2=48
240+48=288
师:除了这两种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还可以笔算。
师:怎么列竖式计算?小组快速讨论。
(4)讲解24乘12竖式。
刚才我们是先算什么?怎样算?教师讲评时用纸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盖住。那计算2乘2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2乘4表示8个一,再算2乘2表示4个十,合起来是48,在48的旁边注明24×2的积)
此时,教师揭去盖在第二个因数十位“1”的纸,并问:
第二步要再算什么?怎样算?(第二步算的是10本书一共多少钱,用10乘24,得240,在240的旁边注明24×10的积)
教师对着竖式说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的1乘24就是用10乘24,先用10乘4得40,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写0,再用10去乘2,得20,但这个2不是表示2个十,10乘2得到的20应该表示20个十,20个十就是200,所以这个2必须写在百位上,因此,要在240的旁边注明24×10的积。
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把10本书的钱和2本书的钱加起来,也就是把48和240加起来,得288)
说明:在把两个乘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零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掉)
请一个同学复述一遍竖式计算的过程。
3.提问:这个竖式同前面的三个竖式有没有联系?哪种方法更简便?
4.议一议: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5.引导小结,归纳笔算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3、小试牛刀:那我们现在就来算一算,一起说一声吧!
2 1
× 2 3
6 3
4 2
4 8 3
1、先用个位上的( )乘21,得( )。
2、用十位上的( )乘21,得( )。
3、把( )与( )加起来得( )。
4、闯关训练
第一关:喂金鱼
23×13= 41×21= 33×31= 32×12=
(每个小组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板演,集体纠正,评价)
第二关:火眼金睛
第三关:送小乌龟回家
小乌龟说:我家门锁密码是三个竖式的得数连起来。
1 1 1 2 4 3
× 2 5 × 4 1 × 1 2
第四关:解决问题
书包一个23元,文具盒一个11元。阿姨买了12个书包和15个文具盒。
(1)买书包花了多少钱?
(2)买铅笔盒花了多少钱?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时,先分别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同第一个因数相乘,乘得积的末位同第二个因数的数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3~5题。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在教学新知时,我首先让学生重点分析情境图,找出今天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24×12,再让学生利用刚刚学习的估算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钱,最后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再在小组内交流。通过交流,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口算方法,即24×10=240,24×2=48,240+48=288(本)。当学生用竖式计算时,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步计算的结果,尤其是理解为什么可以省略十位末尾的0不写。本节课特别重视让学生叙述计算过程,让学生在“说”中理解算理。本节课从学生课堂反馈的情况看,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只有少数个别学生还需进行课后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