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认识三角形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认识三角形 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4 09:5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三角形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特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概念。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能在三角形内画出对应边上的高。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数学图形,看,这是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图片,你能从中找出三角形吗?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三角形?
生活中的三角形随处可见。(课件出示)
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三角形有哪些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认识三角形)
探究新知
三角形的概念、特征
想一想,三角形的形状是什么样的?你能画一个三角形吗?
请看导学单(一):(1)画一个三角形。(2)完成后在小组里说说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学生完成“学习单”上的第1题。
汇报、交流。
(实物投影)这几位同学画的是三角形吗?
老师也画了几个三角形,你们看,是三角形吗?(课件出示)
结合学生回答,提问:
你发现三角形有哪些特点?
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小结: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
指着三角形说:在三角形中,(指着)我们把两条线段的交点叫顶点,这是三角形的边,这是三角形的角。(同时板书:顶点、边、角)
三角形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几个角?(生上台指出)
“试一试”
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是不是只要有3个点就能画一个三角形?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题目,指名读题。提问:“任选3个”是什么意思?
完成“学习单”上的第2题(学生操作)。
任选三个作为顶点,都能画一个三角形吗?哪些能?哪些不能?(追问“BCD”为什么不能)、(操作课件),我们来具体看一下。
你有什么发现?指生汇报: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不能画一个三角形。
认识三角形的高
例2.
(1)刚才我们初步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结构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我们看:课件出示“屋顶图”,你知道建筑物上这部分叫什么?(梁)它的上面部分像汉字中的“人”字,所以又叫“人字梁”,它的作用是支撑固定房屋。
这是“人字梁”图,请看导学单(二):思考:你能量出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独立测量。小组交流:你量的是哪条线段?它有什么特点?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单”上第3题)
汇报交流:(实物投影)你量的高是多少?是哪条线段?你是怎么想的?它有什么特点?(它与横梁互相垂直)
如果我们把“人字梁”所表示的三角形画下来,就可以这样(手势)表示出三角形的底和高。(课件)
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请同学们默读)你知道了什么?
“这条对边”是谁的对边?一条高对应几个底?底和高是什么关系?(垂直关系、对应关系)
小结:三角形的高一般用虚线表示,为了表示垂直,加上垂直符号。
量三角形的高,课件出示:你能量出这些三角形的底和高吗?
完成“学习单”上第4题。
交流测量结果。
“试一试”(画高)。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你能画出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吗?
学生完成“学习单”第5题图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第二个三角形)。
完成后与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汇报:你是怎样画的?哪位同学能到前面给大家演示一下?师:看清楚了吗?听明白了吗?你同意吗?
师边说边画,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从底相对的顶点起,向底边画垂直线段。画高的方法和以前学习的“过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画垂线”的方法相同。
如果以这条边作底,(手势)怎样画底边上的高呢?请在“学习单”上完成图.哪位同学把你画的图给大家展示一下。
如果以第三条边作底,怎样画出它的高呢?(生上台用三角尺比划)。
这样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出几条高?每条高分别对应几个底?(课件出示)。
小结:请看屏幕,三角形有3条高,3个底,它们是对应关系。
练习
画直角三角形的高
出示直角三角形,同学们看这是一个特殊的三角形,它有一个直角,(指着图)如果以它的一条直角边为底,你能画出它的高吗?
完成“学习单”上第5题图中的图。(实物投影)
如果以这条直角边为底(手指图),与它对应的高在哪里呢?(指名说)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如果三角形中有直角,如果把一条直角边看作三角形的底,那么另外一条直角边就是这个三角形的高。
引导:除了这两条边可以看作三角形的高之外,你还能画出这个三角形的第3条高吗?这时三角形的底边是哪条边?指名说。
课终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认识三角形》反思
新沂市新店镇小湖中心小学 张 梅
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几何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对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些知识与经验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情景和动手实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数学知识。
三角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学时我要求学生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三角形,他们找到了许多,如流动循环红旗、红领巾、空调架等等。紧接着,我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三角形,在判断中学生自然运用已有的经验(有3个顶点、有3条边,3个角)判断出哪个是,并对不是三角形的分别说出理由,如有的是两个顶点,有的不是封闭图形等。在这样判断的基础上对什么是三角形这一数学概念就能充分地理解和记忆。
画三角形底边上的高,这部分内容的前置基础是三年级下册学过的“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知识。本以为这个知识点不难,但一节课下来,事实上学生对三角形的高的理解总是不到位,三角形的高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难点,尤其是画高,错误率很高,主要表现在:没有找着顶点的就画的 (三角形的高线要经过相应的顶点);不够垂直的;画完没有作垂直记号的。即使在当天的作业订正过程中又反复强调,学生掌握情况还是不理想,究其原因是什么呢?
重建这堂课时,我做了一下的改进:课前加强对三角形顶点和对应边认识,重视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训练;教学完底和高的概念后,板书高的概念,加深对概念理解,重点突出对应底和高的关系;让学生明确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互相垂直,即直角三角形相邻的一组直角边就是对应的高和底。
本节课如果在学生理解后能把教学内容拓展到探究钝角三角形的高和底及画外高上。先让学生说出直角三角形的高,得到三组底和高后,让学生猜一猜钝角三角形有几条高,再由学生找,增强探究意识,然后指导画高,最后让学生充分讨论、认识钝角三角形中的三组对应的高和底。这样就可以更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底与高关系的理解和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