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说课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年级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说课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24 16:0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二部分
学情分析
第三部分
教学目标
第四部分
教学方法
第五部分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二、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的内容,本课有四个子母,分别是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边疆压力与财政危机、王安石变法、南宋的偏安。学好本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掌握两宋时期的政治与军事,使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重点难点
【重点】北宋集权的措施;王安石变法。
【难点】北宋集权措施的影响;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对学情有所把握。
通过三年的历史学习,高一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掌握了一些历史学习的方法,但是他们对于历史的了解还停留在表象,不能理清历史之间的联系与实质,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和分析。
学情分析


1、通过分析《宋史》等相关文献和表格资料,了解宋初专制主义集权加强的背景,客观地分析出加强集权的措施给当时北宋带来的作用,同时掌握北宋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2、通过史料分析等方式,将王安石变法的措施放置在当时的时空条件下加以分析,客观地评价这些措施的作用,并且分析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3、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能够感悟到王安石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岳飞精忠报国的民族气魄,同时也能辩证地看到专制集权的作用,体会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 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我将采用问答法、情景创设法、小组讨论法、史料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教授新课(30分钟)
课堂总结(5分钟)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联系新旧知识
在导入部分我采用的是温故知新法,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安史之乱、五代十国等相关知识,在旧知识 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时间线,便于学生顺理成章的接受新课的内容。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南宋的偏安
讲授新课
赵匡胤
黄袍加身,一跃成帝
北宋建立初期所面临的形势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01
01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设计意图
1、利用黄袍加身的典故和和辽、北宋、西夏的形势图等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历史感,丰富历史知识,深化情感教学;
2、通过分析史料,增强史料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树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
3、通过小组讨论 ,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4、通过对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利弊得失的分析,进而引导学生进入下一子母内容的学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的理解。
02
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
澶渊之盟
宋夏合议
边疆危机
财政危机
政治危机
变法图强
设计意图
出示地图让学生了解北宋所面临的的形势,讲述澶渊之盟和宋夏合议的内容,进而分析出北宋各方面的危机,带领学生总结归纳,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知识点能力。
03
王安石变法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设计意图
1、通过分析史料,增强史料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树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
2、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是本课的重点,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 ,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以便于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03
南宋的偏安
绍兴和议
隆兴和议
嘉定和议
设计意图
出示金、南宋、西夏对峙图,让学生从地图中感知南宋所面临的的形式,进而讲述三项和议的内容,通过和议内容的分析,让学生领会南宋的偏安政策
设计意图
给学生讲述岳飞抗金的历史故事,感悟岳飞精忠报国的民族气魄,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
带领学生梳理本课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知识的系统性,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本课采用的是提纲式板书,紧扣教材,内容具体明确,层次分明 ,便于学生从宏观角度把握历史知识,也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感谢您的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