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说课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说课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25 10:1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辽夏金元的统治
第10课
朱道奎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Catalogue
X
X
X
X

教学分析

目标确定

教学过程

设计反思
XXXXX
X
X
X
X
目录
Catalogue
X
X
X
X
1
立足课标
一,教学分析
2
立足教材
3
学情分析
Catalogue
X
X
X
X
1
立足课标
一,教学分析
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
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Catalogue
X
X
X
X
2
立足教材
一,教学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三单元第二课,讲述了两宋时期少数民族政权辽、夏、金、元(916 年-1368 年)学习中原汉人的经济方式、制度与文化,长期与两宋形成对峙,最终由元朝实行了统一的历史。 本课分为四目:第一目“辽与西夏” ,第二目“金朝入主中原” ,第三目“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第四目“元朝的民族关系”。
Catalogue
X
X
X
X
3
学情分析
一,教学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从知识角度来看,除三个知识点“大定之治”、“猛安谋克制”“四等人制”外,其他的内容在初中教材中绝大部分已经涉及。在新课学习中,可以通过史料实证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这三部分内容的理解。从能力角度来看,高一新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对历史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本课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点的逐个掌握,而应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和价值观念的养成。
Catalogue
X
X
X
X
二,目标确定
1
教学目标
2
教学重难点
3
教法学法
Catalogue
X
X
X
X
1
教学目标
二,目标确定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角度理解辽夏金元时期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影响,辩证客观地评价政治现象,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辽夏金元的统治》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辽夏金元的统治时期政治和民族关系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Catalogue
X
X
X
X
1
教学目标
二,目标确定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论证辽夏金元时期制度变化的特点及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元代国家统一,疆域辽阔,行省制度的实施,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辽夏金元时期多民族的国家的发展,突出元代国家统一,培养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
Catalogue
X
X
X
X
2
教学重难点
二,目标确定
重点:认识辽、西夏、金、元诸政权和汉民族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难点:理解辽、西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的建设。
Catalogue
X
X
X
X
二,目标确定
3
教法学法
教 法
教师讲授
启发思考
反馈测评
学 法
材料研读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Catalogue
X
X
X
X
1
新课导入
三,教学过程
2
新课讲授
3
板书设计
Catalogue
X
X
X
X
1
新课导入
三,教学过程
通过电视剧《天龙八部》人物,揭露乔峰契丹身份,引出契丹起源传说,从而导入本课。
与北宋并立的辽、西夏统治
建立时间: 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
都城:汴京


建立时间: 916年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
契丹(辽)
西

都城:兴庆
建立者:元昊
建立时间:1038年
利用图片直观地说明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在识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
新课讲授
介绍辽的兴起与扩张,讲述因俗而治的南、北面官制度,深化学生理解。
辽(契丹)
北宋
西夏
党项族兴起
材料:党项,汉西羌之别种……世代割据相袭……1038年,李元昊建国,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西夏王国与东方金字塔》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原属羌族的一支。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介绍女真族的崛起,形成金与南宋的对峙局面。
中都
临安
1125年,
金灭辽。
1127年,
金灭北宋。
女真

金灭辽、北宋
1125年10月,金兵两路南下,宋徽宗急忙把帝位传给儿子赵桓(钦宗),自己逃往南方。
介绍金朝始终保留的兵农合一猛安谋克制度,以及金世宗的“大定之治”。
金世宗完颜雍像
乃蛮部
蔑儿乞部
汪古部
塔塔儿部
蒙古部
克烈部
斡亦剌部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材料一:
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
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
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
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
——《蒙古秘史》
材料二:
没有逃避地方
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
只有互相杀伐
——《蒙古秘史》
材料反映了蒙古草原上的什么局面?
这一局面后来又是怎样改变的呢?
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和牲畜。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
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蒙古政权。
蒙古族的兴起
元朝的建立
1、背景: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改行汗制
{69012ECD-51FC-41F1-AA8D-1B2483CD663E}举措
具体表现
取谏汉儒
“行汉法”“行仁政”“不弑杀”
施行“治国安民”方略
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实施汉制
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2、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大元"的国号出自儒家经典《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一句,表现了元统治者欲一统天下的志向。
介绍元朝的统一,巩固统一的措施。
介绍元朝的行省制度,为我国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
元朝的民族关系

波斯人
阿拉伯人
汉人
畏兀儿
蒙古人
讲述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及元朝实施的“四等人制”。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等级
名称
民族
第一等
蒙古人
蒙古族
第二等
色目人
原西夏人和畏兀儿人等
第三等
汉人
原金统治区的汉族、契丹和女真族等
第四等
南人
原南宋统治区的汉族、其他各族等
辽夏金元的统治
辽与西夏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国
辽与北宋长期对峙
南、北面官制度
西夏
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
模仿北宋并有自己的制度
向金称臣
金朝入主中原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国
金的扩张和迁都
猛安谋克制度
“大定之治”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蒙古崛起
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
蒙古汗国的扩张
元朝统一
元朝的统治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
1279年,元灭南宋,完成统一
文天祥抗元
修建驿道、驿站
实行行省制度
管理边疆
元朝的民族关系
回回的形成
“四等人制”
元朝的灭亡
3、板书设计
Catalogue
X
X
X
X
四,教学反思
在本课设计中,教材知识聚焦点过多,叙述过于分散,结论性语言较少,这导致学生预习课文时难以形成系统的结构,听课讨论时容易时序混乱、历史人与事混淆张冠李戴。因此,需对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一些整合。另外,教材丰富的图片信息、地图信息与文字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树立学好历史的信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