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说课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说课课件(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25 19:0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前)说课
目录
CONTENTS
课标要求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01
02
03
04
05
06
07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01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清朝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以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2.通过了解清朝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02
教材分析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是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4课的内容,上承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动,作为中国古代发展的新的至高点而备受推崇;下启中国被迫卷入世界潮流,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融入工业文明而暗含危机,既有贯穿中国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
03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一定的基础常识和独立思考能力;但历史知识的储备并不充足,历史认识还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理性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04
教学目标
four
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康雍乾时期奏折制度的形成,军机处的设立和对思想文化的控制,理解这一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以及中央集权治理体系的完善;
four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清朝版图的边境所至以及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疆域的具体措施,探究清朝处理民族事务、治理国土的特点。
four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与同时期世界发展潮流进行对比,揭示清朝鼎盛下出现危机的本质,认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意义。
05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新发展的表现。
2.清朝巩固疆域的措施。
3.康乾盛世后期统治危机初显。
难点:1.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新发展的影响。
2.清朝统治危机初显的原因。
06
教学方法
史料不仅能辅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还能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我将利用丰富的历史图文,引导学生从材料和地图中获取更全面的历史知识和信息,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集体讨论法
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探讨,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史料分析法
07
教学过程


新课讲授
导入新课
探究总结
1.导入新课
盛世滋生图(局部)
学生尚未进入状态,我将使用电子课件播放《盛世滋生图》(局部)画卷,运用问题式导入的方法,通过简单介绍画卷内容,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调动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自然而然地进入本课学习。
2.新课讲授
本课内容共有以下三个子目,其中君主专制的表现、巩固边疆措施和统治危机初显是重点,君主专制发展的影响与统治危机初显的原因是难点。
通过播放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历史画像,带领同学们一起了解康乾盛世的含义。
(1).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播放乾隆时期对加强君主专制的评价,让学生深刻了解康乾盛世局面下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以及知道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具体措施。
利用电子课件展示“奏折制度”、“军机处的设立”的等相关史料,从中分析出“奏折制度”、“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的特点及其意义,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养成论从史出的习惯。

2.新课讲授
秦朝焚书坑儒作比较

2.新课讲授
清朝播放文字狱统计表
同学们通过观察统计表,知道康雍乾时期思想文化专制最为严重。看图读表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手段,据图挖掘历史信息,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知道这两次思想文化专制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从唯物史观理解政治专制与文化专制的内在联系,把握历史本质,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反映。
君主专制影响
通过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加强的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君主专制加强所带来的影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分析君主专制带来的影响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加强君主专制措施会带来什么影响?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课本完成清政府对边疆地区实行措施的表格。然后小组内进行分享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2).疆域的奠定
引导学生手动设计反映清朝疆域八至的简明图示。通过自主制作,化简为繁,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与自主探究能力。同时,通过本节《疆域的奠定》的学习,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3).统治危机的初显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归纳总结出清朝统治危机初显的表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电子课件播放广州十三行的图片,形象生动地向学生说明正常贸易是符合世界潮流的。通过图片展示,增强学生自身直观感受,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2.新课讲授
通过中西方的对比,使学生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经验教训,并由此总结出统治危机初显的原因。学生通过对清朝衰败原因的了解,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培养关注世界、关注民生,居安思危的家国情怀。
这些衰亡的原因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3.探究总结
(1)探究思考
让学生发散思维思考导致清朝衰亡的原因带给我们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只有顺应历史时代潮流,才能立于世界强林之国”。古今相应,从闭关锁国的历史教训出发,着眼于当下,让历史的光芒照亮现在,逐步培养学生对国家的使命感、责任感,深化课程。
3.探究总结
(2)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深化主题。
多媒体展示习近平主席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上的讲话作为结束语。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使学生树立发展变化的唯物史观和运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究总结
(3)板书总结
我比较重视直观的、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掌握理解。我主要采用以纲要式板书为主的综合性板书。我的板书设计是:
感谢各位专家的批评指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