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测试
1.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所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与化学变化相关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2.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生活中的下列变化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
A.节日燃放焰火 B.木炭烤熟食物
C.西瓜榨成西瓜汁 D.檀树皮制成宣纸
3.以下我国古代的制作或技术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烧制陶罐 B. 雕刻石像
C. 水车灌溉 D. 预报地震
4.陶瓷是中华民族在人类科技史上的伟大发明下列陶瓷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混合 B.成型
C.晾干 D.烧结
5.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有新物质生成 B.发光发热 C.有气体生成 D.有沉淀生成
6.下列能说明硫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
A.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硫粉的质量减少了
7.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叙述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牛奶变酸
B.用食醋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
C.云变成雨
D.抹在墙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硬
8.下列现象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是( )
A.颜色改变 B.发光放热 C.物种减少 D.体积膨胀
9.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B.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变化中有发光、放热现象,就可以判断它是化学变化
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10.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 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
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 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
11.对立统一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下列①一④描述的是两种物质的性质的变化,其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变化的是( )
①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②水的气化和氦气的液化
③氯化钠的溶解和硝酸钾结晶
④盐酸的酸性氢氧化钠的碱性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1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产生 、 、 、 等现象.
13.物质变化分为 和 ,其中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 ,变化时 叫化学变化.
14.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白糖,加热,白糖熔化变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 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变黑,生成了碳,这时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 变化.
1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樟脑丸消失②蜡烛燃烧③铁生锈④铜铸成铜器⑤食物腐烂⑥电灯发光⑦光合作用⑧西瓜榨汁⑨海水晒盐=10 ⑩葡萄酿酒.
16.认真观察如图,判断下列过程中各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1)图①中A处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理由是 .
(2)图②中发生的变化是 ,由此说明化学变化 (填“一定”或“不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3)图③中发生的变化是 ,可见发光、放热的变化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17.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和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知识回顾】化学变化的本质是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1、都是化学变化;猜想2: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 ;手摸烧杯壁有 ;蜡烛火焰逐渐 .
(2)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
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 .
(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有 感觉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 变化.
【实验结论】猜想 (填“1”或“2”)正确.
参考答案
1.B 2.C 3.A 4.D 5.A 6.C 7.C 8.C 9.D 10.B 11.A
12.有新的物质生成;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13.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4.物理;化学.
15.①④⑥⑧⑨;②③⑤⑦⑩.
16.物理变化;不一定;
17.解:【知识回顾】有新物质生成;
【实验与分析】水珠;发热;变小至熄灭;
(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
(3)发烫;物理;
【实验结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