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观书有感 1(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观书有感 1(沪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6-09 13: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观书有感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常常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那读书有那些所得呢?
  今天我们将通过《观书有感》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
  二、赏析《观书有感》
教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印发《观书有感》的赏析文章,让学生加以体会,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哪些地方特别精彩?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或补充?
  《观书有感》是南宋时期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作品,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全诗在写法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了出来,很有特色。
  如:用:“半亩方塘”比喻书本,用池塘的“水”比喻书中的知识、学问、思想;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用“天光云影共徘徊‘来比喻读书的感受。
  三、四句诗人在写法上采取了自问自答的方式,给我们揭示水如此清澈的原因: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因为源头有活水一直不停地流下来。在一问一答中,诗人用池塘中的“水“比喻书本中的知识、学问、思想,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这两句诗看似说明水清的原因,实际上是借此现象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了,原有的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就会僵化,只有不断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知识学问、思想观念才能不断地得到充实更新。
  三、朗读训练
  1.在你们的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中相信也有这样的体会?请把你的体会融入到你的朗读之中。自由大声朗读这首诗。
  2.指明学生读,大家评议。
  3.齐读。试着背一背。
  四、学生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