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版】人教版物理必修一 2.3.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新版】人教版物理必修一 2.3.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20 14:07:0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二)
一、中间时刻速度等于平均速度
中间时刻速度为
平均速度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二者相等
利用图象推导
根据中位线原理可知时刻对应的速度为
实线对应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虚线对应匀速直线运动,则
二者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相同,位移相同,则
【例6】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那么0~t和t~3t两段时间内(  )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位移大小之比为1∶3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答案】D
【解析】两段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A错误;两段的位移分别为x1=vt,x2=vt,=,B错误;两段的平均速度1=2=,C错误,D正确。
【训练19】一辆沿笔直的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50
m的电线杆共用5
s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
m/s,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
A.2
m/s
B.10
m/s
C.2.5
m/s
D.5
m/s
【答案】D
【解析】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即
m/s=,得v0=5
m/s,所以D选项正确.
【训练20】小明同学乘坐京石“和谐号”动车,发现车厢内有速率显示屏.当动车在平直轨道上经历匀加速、匀速与再次匀加速运行期间,他记录了不同时刻的速率,进行换算后数据列于表格中.在0~600
s这段时间内,求:
t/s
v/(m·s-1)
0
30
100
40
300
50
400
50
500
60
550
70
600
80
(1)动车两次加速的加速度大小;
(2)动车位移的大小.
【答案】(1)0.1
m/s2 0.2
m/s2 (2)30
250
m
【解析】
(1)通过记录表格可以看出,动车组有两个时间段处于加速状态,设加速度分别为a1、a2.
由a=,代入数据得:
a1=
m/s2=0.1
m/s2
a2=
m/s2=0.2
m/s2.
(2)通过作出动车组的v-t图可知,第一次加速运动的结束时间是200
s,第二次加速运动的开始时刻是450
s.
x1=t1=×200
m=8
000
m
x2=v2t2=50×250
m=12
500
m
x3=t3=×150
m=9
750
m
所以x=x1+x2+x3=(8
000+12
500+9
750)
m=30
250
m.
二、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
推导: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加速度为,运动示意图如图
第一个时间内
直接求解计算初速度较为麻烦,可以从开始算起,前两个时间内
类似地
通过上式分别计算、、,可得
进一步,我们可推得,所以得到结论
【例7】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内和第2
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和7
m.则刹车后6
s内的位移是(  )
A.20
m
B.24
m
C.25
m
D.75
m
【答案】C
【解析】
由Δx=aT2得:9
m-7
m=(a·12)
m,a=2
m/s2,由v0T-aT2=x1得:v0×1
s-×2
m/s2×12
s2=9
m,得v0=10
m/s,汽车刹车时间tm==5
s<6
s,故刹车后6
s内的位移为x=at=×2×52
m=25
m,C正确.
【训练2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通过第一段位移x1的过程中,其速度变化量为Δv,紧接着通过第二段位移x2,速度变化量仍为Δv.则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段位移x1一定大于第二段位移x2
B.两段运动所用时间一定不相等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D.通过两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
【答案】C
【解析】
两段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相等,根据t=知,两段过程中运动的时间相等,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段位移小于第二段位移,若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一段位移大于第二段位移,故A、B错误;两段过程的时间相等,设为Δt,则有:x2-x1=aΔt2,又Δv=aΔt,解得物体的加速度a=,故C正确;运动的总时间t=2×=,则通过两段位移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训练22】某质点由A经B到C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历时4
s.前2
s和后2
s位移分别为AB=8
m和BC=12
m,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及B点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分别是(  )
A.1
m/s2 5
m/s
B.2
m/s2 5
m/s
C.1
m/s2 10
m/s
D.2
m/s2 10
m/s
【答案】A
【解析】
根据Δx=aT2得,质点的加速度a===
m/s2=1
m/s2;B点的瞬时速度vB==
m/s=5
m/s.故A正确,B、C、D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二)
一、中间时刻速度等于平均速度
中间时刻速度为
平均速度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二者相等
利用图象推导
根据中位线原理可知时刻对应的速度为
实线对应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虚线对应匀速直线运动,则
二者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相同,位移相同,则
【例6】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那么0~t和t~3t两段时间内(  )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位移大小之比为1∶3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训练19】一辆沿笔直的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50
m的电线杆共用5
s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
m/s,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
A.2
m/s
B.10
m/s
C.2.5
m/s
D.5
m/s
【训练20】小明同学乘坐京石“和谐号”动车,发现车厢内有速率显示屏.当动车在平直轨道上经历匀加速、匀速与再次匀加速运行期间,他记录了不同时刻的速率,进行换算后数据列于表格中.在0~600
s这段时间内,求:
t/s
v/(m·s-1)
0
30
100
40
300
50
400
50
500
60
550
70
600
80
(1)动车两次加速的加速度大小;
(2)动车位移的大小.
二、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
推导: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加速度为,运动示意图如图
第一个时间内
直接求解计算初速度较为麻烦,可以从开始算起,前两个时间内
类似地
通过上式分别计算、、,可得
进一步,我们可推得,所以得到结论
【例7】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内和第2
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和7
m.则刹车后6
s内的位移是(  )
A.20
m
B.24
m
C.25
m
D.75
m
【训练2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通过第一段位移x1的过程中,其速度变化量为Δv,紧接着通过第二段位移x2,速度变化量仍为Δv.则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段位移x1一定大于第二段位移x2
B.两段运动所用时间一定不相等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D.通过两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
【训练22】某质点由A经B到C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历时4
s.前2
s和后2
s位移分别为AB=8
m和BC=12
m,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及B点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分别是(  )
A.1
m/s2 5
m/s
B.2
m/s2 5
m/s
C.1
m/s2 10
m/s
D.2
m/s2 10
m/s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