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三生物新题专项汇编2
考点23
胚胎工程
1.(2020·宁夏银川·长庆高中月考)印度沙漠猫是一种珍稀猫科动物,通过胚胎工程技术,可以让家猫代孕而繁育,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步骤甲、乙分别是指精子获能、胚胎分割
B.诱导超数排卵所注射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细胞
C.受精卵发育成早期胚胎所需营养主要来源于培养液
D.步骤甲使用的培养液和早期胚胎培养液成分基本相同
2.(2020·宁夏银川·长庆高中月考)下列关于小鼠体外受精及胚胎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精子在获能液中于37℃、5%CO2条件下培养的目的是使精子获能
B.分割的胚胎细胞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发育成的个体没有形态学差异
C.小鼠在特定光控周期条件下饲养,注射相关激素有促进超数排卵的作用
D.注射到囊胚腔中的胚胎干细胞可以参与个体器官的发育
3.(2020·湖北月考)牛雄性胚胎中存在特异性H-Y
抗原,可在牛早期胚胎培养液中添加H-Y
单克隆抗体,筛选胚胎进行移植,以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进行生物制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H-Y
单克隆抗体可由杂交瘤细胞分泌
B.发生抗原抗体阳性反应的为雄性胚胎
C.利用筛选出的雄性胚胎做胚胎移植
D.用H-Y
抗原免疫母牛可获得相应抗体
4.(2020·江苏如皋·高三月考)我国科学家利用体细胞诱导产生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并将其注射到无法发育到成体阶段的四倍体囊胚中,最终获得克隆鼠,经鉴定证实克隆鼠确实从iPS细胞发育而来,并可繁殖后代。实验流程见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克隆鼠的遗传物质来自于黑鼠和灰鼠
B.过程中应在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抗生素防止病毒感染
C.本实验使用到体外受精和胚胎分割移植等技术
D.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可应用于组织器官移植
5.(2020·宁夏银川·长庆高中月考)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胚胎工程技术为优良种畜的快速繁殖带来了无限生机,如图为经体外受精和胚胎分割移植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外受精所需的成熟卵细胞可以从母体卵巢中直接获取,但在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
B.受体母牛必须和供体牛属于同一物种,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受体子宫对外来胚胎不发生排斥反应
C.胚胎分割时只能用分割针在显微镜下将胚胎均等分割成若干份
D.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到原肠胚时期的胚胎进行操作
6.(2020·宁夏银川·长庆高中月考)下列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带进入放射冠
B.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C.精子与卵细胞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
D.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
7.(2020·宁夏银川·长庆高中月考)下列有关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囊胚期细胞分化是由遗传物质突变引起的
B.采集的卵母细胞应立即与精子共同放入培养液才能形成受精卵
C.成熟的卵子与收集来的精子相遇形成的受精卵,需培养到一定阶段才可移植
D.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在囊胚期之前形成了胎盘,与母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便于胚胎的存活
8.(2020·宁夏银川·长庆高中月考)如下图是胚胎干细胞分离途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所示细胞将来能够发育成胎膜和胎盘
B.胚胎干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核都较小
C.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时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
D.利用胚胎干细胞培育的人造器官正在大规模应用
9.(2020·江苏清江浦·淮阴中学高三开学考试)下列关于小鼠体外受精及胚胎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精子在获能液中培养的目的是使精子获能
B.小鼠在特定光控周期条件下饲养,注射相关激素有促进超数排卵的作用
C.分割的胚胎细胞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发育成的个体没有形态学差异
D.注射到囊胚腔中的胚胎干细胞可以参与个体器官的发育
10.(2020·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月考)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发生以及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精卵中,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冲卵排出的是不成熟的卵母细胞
C.卵细胞形成时的分裂过程均在卵巢内完成
D.受精完成的标志是雌、雄原核的融合
11.(2020·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月考)下列关于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胚胎发育到原肠胚时期,胚胎从透明带中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孵化
B.滋养层细胞发育成胎儿的胎膜和胎盘等结构发生在囊胚期
C.若在囊胚期进行胚胎分割,内细胞团需均等分割,滋养层则不必
D.从动物体内获取的精子能直接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过程
12.(2020·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月考)下列关于高等哺乳动物受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获能的精子穿越透明带的同时释放顶体酶水解卵细胞膜
B.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是阻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
C.精子被卵细胞膜表面的微绒毛抱合后立即发生卵细胞膜反应
D.精子入卵后立即与卵细胞核发生融合并马上开始有丝分裂
13.(2020·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月考)2015年2月3日,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一项历史性法案,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婴儿”。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技术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无性生殖
B.图中的①②③分别表示核移植、体细胞融合、早期胚胎培养
C.三亲婴儿的染色体分别来自三个亲本
D.该技术可以避免遗传学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
14.(2020·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月考)下列有关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胚胎分割是指借助一定的技术将早期囊胚一分为二
B.使母畜超数排卵可通过喂养拌有促性腺激素的饲料
C.胚胎分割用到的主要仪器设备为实体显微镜和显微操作仪
D.从体外受精到完成整个胚胎发育都在体外的“试管”中进行,所得到的动物称为“试管动物”
15.(2020·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月考)下列关于哺乳动物受精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雌性动物排卵后遇精子即完成受精
B.胚胎发育至囊胚时即已开始了细胞分化,这是由于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
C.使家兔精子获能的方法一般是用一定浓度的肝素或钙离子载体A23187溶液处理
D.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卵裂→桑椹胚→囊胚→原肠胚→胎儿
16.(2020·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月考)下图为培育“试管山羊”的基本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过程中可通过给母山羊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超数排卵
B.乙过程只须在专用的受精溶液中完成
C.丙过程与乙过程中应采用相同成分的培养液
D.丁过程中必须将早期胚胎移植到与供体性状相同的代孕母羊子宫内
17.(2020·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月考)下列关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胚胎发育从完成受精作用时就已开始,直至发育成为成熟的胎儿
B.卵裂期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有机物含量和种类不断减少
C.桑椹胚以前的细胞均未分化,都是全能性细胞
D.囊胚期细胞开始分化,但内细胞团全能性高,可用于胚胎分割
18.(2020·西城·北京四中月考)小鼠胚胎干细胞经定向诱导可获得多种功能细胞、制备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为获得更多的囊胚,采用激素注射促进雄鼠产生更多的精子
B.细胞a和细胞b内含有的核基因不同,所以全能性高低不同
C.用胰蛋白酶将细胞a的膜蛋白消化后可获得分散的胚胎干细胞
D.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出的各种细胞都需在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19.(2020·湖北武汉·月考)如图为受精作用及早期胚胎发育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完成需要依赖细胞表面糖蛋白识别,精子会释放出特殊的水解酶
B.②过程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细胞的“核/质”比逐渐变小
C.③过程除了存在细胞的分裂,还存在细胞的分化
D.④过程后进入个体发育的高峰,细胞的分化使细胞的基因表达发生了差异
20.(2020·辽宁沈阳·高三月考)下图为胚胎干细胞获取及培养简图,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③过程可定向培育人造组织器官,用于器官移植
B.研究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可选择图中②或③途径
C.胚胎干细胞培养过程中5%CO2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呼吸
D.②过程只能在饲养层细胞上进行,该细胞可作为干细胞的营养细胞
21.(2020·宁夏银川·长庆高中月考)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导入猪细胞中,然后通过核移植技术培育基因编辑猪,可用于生产基因工程疫苗。下图为基因编辑猪培育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1号猪使用_________处理,使其超数排卵,收集并选取处在__________时期的卵母细胞用于核移植。
(2)采集2号猪的组织块,用__________处理获得分散的成纤维细胞,放置于37℃的CO2培养箱中培养,其中CO2的作用是________。
(3)为获得更多基因编辑猪,可在胚胎移植前对胚胎进行__________。产出的基因编辑猪的性染色体来自于_________号猪。
(4)为检测病毒外壳蛋白基因是否被导入4号猪并正常表达,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DNA测序
②染色体倍性分析
③体细胞结构分析
④抗原—抗体杂交
22.(2020·江苏海陵·泰州中学月考)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干扰素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其技术流程如下图:
(1)步骤①的技术名称是____________。
(2)将基因导入ES细胞而不是导入到上皮细胞是因为ES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需要构建含有干扰素基因的
__________。由于DNA复制时,子链只能由5′向3′方向延伸,故构建前利用PCR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时,可以从下图A、B、C、D四种单链DNA片段中选取_______作为引物。对干扰素基因片段和质粒进行酶切时,可选用限制酶的组合为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4)将步骤③获得的ES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选择发_________色荧光的细胞进行体外诱导。为检测干扰素基因是否表达,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23.(2020·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学高三月考)人溶菌酶是人体中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酶,抗菌活性是其他来源溶菌酶的300倍以上。我国科研人员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世界首例人溶菌酶转基因猪,显著增强了小猪崽的免疫力,提高了仔猪存活率。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人溶菌酶基因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以及标记基因,其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是将人溶菌酶基因导人动物细胞的有效方法,将人溶菌酶基因导人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后,可以采用_________技术检测该细胞是否含有人溶菌酶基因。
(3)将含溶菌酶基因的胎儿成纤维细胞注入_________卵母细胞,通过一定的方法构建出重组胚胎。重组胚胎可以利用_________技术获得多个转基因胚胎。
24.(2020·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月考)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精子是雄性动物从______开始产生,精细胞需要变形才能成为精子,变形时保留下来的两种主要结构有_______。高尔基体发育为___。
(2)排卵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哺乳动物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是在_______期完成的,初级卵母细胞需经过减数分裂才能变为成熟的卵子,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时间是在雌性动物_________________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______的过程中完成。卵子受精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子相遇后,精子入卵必须穿过的三个结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25.(2020·农安县实验中学月考)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动植物的品质,如图是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培育示意图,
据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水母和猪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水母的基因能通过质粒运输至猪的细胞中且能进行表达,说明水母和猪:①_____;②_____
(2)重组质粒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应有_____、_____、_____等结构。将重组质粒导入猪的成纤维细胞的方法是_____
(3)图中除了基因工程技术外,还应用了_____、_____等技术。
(4)为了使绿色荧光蛋白发出的绿光强度更大,某科研机构欲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实现这一目的,该工程技术的基本途径是:根据预期的蛋白质功能设计出蛋白质结构,推测其中的_____排列顺序,进而根据这一序列人工合成出_____。
26.(2020·河北高三其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培养荧光克隆兔。回答下列问题:
(1)发光水母是目的基因的供体,如采用反转录法得到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可先得到水母中的_________,得到的目的基因比水母体内控制绿色荧光蛋白的基因所含的碱基数量要______。
(2)构建成的重组质粒可导入甲兔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中,经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后再将细胞核转至乙兔的____________中,该细胞经_________方法处理后能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3)胚胎能在代孕母兔内存活的生理学基础是________。如果想通过代孕兔一次生出两只荧光克隆兔,可选用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_________进行____________。
(4)生出的兔子在某些特征上与乙兔相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020·靖远县第四中学高三月考)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等技术培育转基因奶牛的流程如图所示,他们将某病毒的抗原基因加上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并进行适当修饰后导入受精卵,最终获得的转基因奶牛分泌的乳汁中含有该病毒的抗原。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过程需要_________的催化;②过程常用到多聚酶链式反应,该反应用到的酶具有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③过程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
(2)科学家在④过程获得的受精卵中没有检测到该病毒的抗原,这一结果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判断“目的基因没有导入受精卵染色体”的依据,理由是__________。
(3)比较⑤和⑥过程,细胞的减数分裂没有完成的是______。
(4)囊胚的d细胞与其他细胞相比,在形态上具有的特点是__(答出3点即可)。
28.(2020·永安市第三中学高三月考)某课题组为解决本地种奶牛产奶量低的问题,引进了含高产奶基因但对本地适应性差的纯种公牛。
(1)拟进行如下杂交:
♂A(具高产奶基因的纯种)×♀B(具适宜本地生长基因的纯种)→C
选择B作为母本,原因之一是胚胎能在母体内正常________。若C中的母牛表现为适宜本地生长,但产奶量并未提高,说明高产奶是________性状。为获得产奶量高且适宜本地生长的母牛,根据现有类型,最佳杂交组合是________,后代中出现这种母牛的概率是________(假设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常染色体上)。
(2)用以上最佳组合,按以下流程可加速获得优良个体。
精子要具有受精能力,需对其进行________处理;卵子的成熟在过程________中完成。在过程④的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其作用是________。为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母牛,过程⑤前应鉴定胚胎的________。子代母牛的优良性状与过程________的基因重组有关。
(3)为了提高已有胚胎的利用率,可采用________技术。
29.(2020·瑞昌市第二中学高三开学考试)某种RNA病毒M表面的S蛋白是主要的病毒抗原,如图表示培育转基因动物的部分流程。已知该转基因动物体内一些细胞表达的S蛋白会释放到内环境。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过程与____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都会形成DNA与RNA的杂交链。
(2)选择性扩增S基因,常用技术的原理及其该技术使用的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②过程得到的重组表达载体上,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特殊的DNA片段。
(4)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和细菌细胞不采用该方法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培育该转基因动物需用到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该转基因动物具有“天生”特异性抵抗病毒M的能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2020·河南高三其他)“人重组激活基因”的缺失或突变会引起人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综合征(
SCID)。患者淋巴样干细胞先天性分化异常,引发严重的T、B细胞早期发育停滞,它们的外周血没有成熟的循环T、B淋巴细胞。科学家设计以下流程图,试图对“人重组激活基因”缺失患者进行治疗。回答以下问题:
(1)“人重组激活基因”缺失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是使____________发生缺陷。图中的A为_______________,若要得到较多数量的A,需要对供体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图结构C中的a为____;b将发育成______________。之所以能用图C中的c诱导成造血干细胞,是因为c具有____________。
(3)②过程采用的技术为_____________,需要满足____________、适宜的温度和pH、相应的气体环境及营养等条件。
高三生物新题专项汇编2
考点23
胚胎工程
1答案:B
分析题图:步骤甲为受精作用,步骤乙为胚胎移植,其中诱导超数排卵用的是促性腺激素,受精过程使用的培养液是获能溶液或专用受精溶液,早期胚胎培养的培养液成分,除了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类外,还需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以及血清等。
A、步骤甲、乙分别指受精作用、胚胎移植,A错误;
B、诱导超数排卵所注射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只能作用于性腺,B正确;
C、受精卵发育成早期胚胎所需营养主要来自受精卵,C错误;
D、受精过程使用的培养液是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与早期胚胎培养液有区别,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是对胚胎工程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管动物培养的过程、超数排卵的激素作用特点和早期胚胎培养的营养物质来源以及几种不同培养液的成分:动物细胞培养液、植物组织培养基成分、体外受精培养液、早期胚胎培养液。
2答案:B
1、体外受精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受精。
(1)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
①主要方法是: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其超数排卵,然后,从输卵管中冲取卵子。
②第二种方法:从已屠宰母畜的卵巢中采集卵母细胞或直接从活体动物的卵巢中吸取卵母细胞。
(2)精子的采集和获能
①收集精子的方法:假阴道法、手握法和电刺激法。
②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包括培养法和化学诱导法。
(3)受精:在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过程。
2、胚胎发育过程:
(1)卵裂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数量增加,胚胎总体积不增加;
(2)桑椹胚:32个细胞左右的胚胎[之前所有细胞都能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属全能细胞];
(3)囊胚:细胞开始分化,其中个体较大的细胞叫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胚胎内部逐渐出现囊胚腔[注:囊胚的扩大会导致透明带的破裂,胚胎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孵化];
(4)原肠胚:内细胞团表层形成外胚层,下方细胞形成内胚层,由内胚层包围的囊腔叫原肠腔。[细胞分化在胚胎期达到最大限度]
3、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同时还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A、精子在获能液中于37℃、5%
CO2条件下培养的目的是使精子获能,A正确;
B、分割的胚胎细胞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生物的性状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发育成的个体有形态学差异,B错误;
C、小鼠在特定光控周期条件下饲养,注射相关激素(促性腺激素)有促进超数排卵的作用,C正确;
D、注射到囊胚腔中的胚胎干细胞可以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因此可以参与个体器官的发育,D正确。
故选B。
3答案:C
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相关知识。效应B细胞能够分泌抗体,但是不具有增殖能力,而骨髓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因此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利用该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该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并且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等特点。
A.
H-Y
单克隆抗体可由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分泌,A正确;
B.
牛雄性胚胎中存在特异性H-Y
抗原,发生抗原抗体阳性反应的为雄性胚胎,B正确;
C.
H-Y
单克隆抗体是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进行生产,应利用筛选出的雌性胚胎做胚胎移植,C错误;
D.
H-Y抗原免疫母牛,体内产生体液免疫,产生相应的浆细胞,获得相应抗体,D正确。
4答案:D
据图分析,黑鼠的体细胞诱导产生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灰鼠的胚胎经过特殊处理,形成四倍体囊胚,再将iPS细胞注射到四倍体囊胚中形成重组胚胎,经过胚胎移植,最终获得克隆鼠。
A、据题干分析可知,克隆鼠是从iPS细胞发育而来,故克隆鼠的遗传物质来自于黑鼠,A错误;
B、过程中应在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抗生素防止细菌感染,B错误;
C、本实验运用到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没有使用到体外受精和胚胎分割移植等技术,C错误;
D、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可增殖分化形成特定的组织和器官,应用于组织器官移植,减少免疫排斥反应,D正确。
故选D。
5答案:B
1、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①动物发情排卵后,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这就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
②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
③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④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影响。
2、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3、体外受精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受精。
(1)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
①主要方法是: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其超数排卵,然后,从输卵管中冲取卵子。
②第二种方法:从已屠宰母畜的卵巢中采集卵母细胞或直接从活体动物的卵巢中吸取卵母细胞。
(2)精子的采集和获能
①收集精子的方法:假阴道法、手握法和电刺激法。
②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包括培养法和化学诱导法。
(3)受精:在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过程。
A、卵巢中获取的卵细胞必需在体外进行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能与获能精子受精得到受精卵,A错误;
B、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B正确;
C、不同阶段的胚胎进行胚胎分割时,可采用的方法有一定的差别,若胚胎处于卵裂期可以采用酶解法或机械法,若囊胚则只能运用机械法分割,C错误;
D、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到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进行操作,D错误。
故选B。
6答案:A
受精过程为:顶体反应→穿越放射冠→穿越透明带(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并释放第二极体→雌雄原核的形成、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第一次卵裂开始。
A、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放射冠进入透明带,A错误;
B、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B正确;
C、精子与卵细胞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子,C正确;
D、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D正确。
故选A。
7答案:C
采集的卵母细胞需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共同放入培养液受精形成受精卵.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A、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其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A错误;
B、采集的卵母细胞不一定成熟,若不成熟,还需培养成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共同放入培养液受精形成受精卵,B错误;
C、体外受精形成的胚胎需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才可移植,C正确;
D、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D错误。
故选C。
8答案:C
1、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从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
2、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另外,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可进行冷冻保存,也可进行遗传改造。
3、胚胎干细胞可用于治疗人类的某些顽症,如帕金森综合症。还可培育出人造器官,解决目前临床上存在的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的问题。
A、图中A所示细胞为内细胞团细胞,将来能够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A错误;
B、胚胎干细胞的体积小,细胞核大,B错误;
C、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胚胎干细胞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C正确;
D、利用胚胎干细胞培育的人造器官,还正在临床试验阶段,D错误。
9答案:C
精子在获能液中是为了使精子获能,获能后的精子才有受精能力,A正确;给小鼠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以促进其超数排卵,B正确;分割的胚胎细胞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是遗传物质在发育过程中或有差异性的表达,所以发育出来的个体可能有形态学的差异,C错误;囊胚腔外层有一层扁平细胞,称为滋养层,滋养层可继续发育成胚胎的支持组织如胎盘等,给囊胚腔中的细胞提供物质和能量,所以注射到囊胚腔中的胚胎干细胞因为有滋养层的支持可以参与个体器官的发育,D正确。
10答案:D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卵细胞的发生以及受精作用,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A、受精卵中,细胞核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全部来自于母亲,A错误;
B、冲卵排出的是早期胚胎,B错误;
C、卵细胞形成时的分裂过程发生在卵巢和输卵管,C错误;
D、受精完成的标志是雌、雄原核的融合,D正确。
故选D。
11答案:C
1、胚胎发育过程:
(1)卵裂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数量增加,胚胎总体积不增加;
(2)桑椹胚:32个细胞左右的胚胎[之前所有细胞都能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属全能细胞];
(3)囊胚:细胞开始分化,其中个体较大的细胞叫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胚胎内部逐渐出现囊胚腔[注:囊胚的扩大会导致透明带的破裂,胚胎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孵化];
(4)原肠胚:内细胞团表层形成外胚层,下方细胞形成内胚层,由内胚层包围的囊腔叫原肠腔。[细胞分化在胚胎期达到最大限度]
2、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A、胚胎发育到囊胚期,胚胎从透明带中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孵化,A错误;
B、滋养层细胞发育成胎儿的胎膜和胎盘等结构发生在原肠胚,B错误;
C、若在囊胚期进行胚胎分割,内细胞团需均等分割,而滋养层不需要均等分割,C正确;
D、从动物体内获取的精子获能后才能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过程,D错误。
故选C。
12答案:B
在受精作用过程中,获能的精子头部的顶体首先释放顶体酶,发生顶体反应,然后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A错误;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是阻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B正确;精子与卵黄膜接触后,被其表面大量的微绒毛抱合,随后,精子外膜与卵黄膜发生融合,精子的尾脱落,细胞核进入卵细胞。精子入卵后,卵细胞随即发生卵细胞膜反应,C错误;精子入卵后,核膜破裂形成雄原核,再与雌原核结合,D错误。
13答案:D
据图分析,该过程发生了受精作用,为有性生殖,A错误;图中的①②③分别表示核移植、受精作用、早期胚胎培养,B错误;三亲婴儿的染色体分别来自两个亲本,细胞质基因来自于捐献者,C错误;该技术利用了捐献者的细胞质基因,所以可以避免遗传学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D正确。
14答案:C
1、胚胎分割是指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切割成2等分、4等分或8等分等,经移植获得同卵双胚或多胚的技术;来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胚胎分割可以看做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目前以二分胚的分割和移植效率最高。
2、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②配种或人工授精;③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或胚囊胚阶段);④对胚胎进行移植;⑤移植后的检查。
A、胚胎分割是指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切割成2等分、4等分或8等分等,A错误;
B、促性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口服,B错误;
C、胚胎分割用到的主要仪器设备为实体显微镜和显微操作仪,C正确;
D、“试管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在体外进行,而移入子宫后是在体内进行的,D错误。
故选C。
15答案:B
A、雌性动物排卵后需要培养成熟后,才能与获能后的精子完成受精,A错误;
B、胚胎发育至囊胚时即已开始了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正确;
C、对于啮齿动物、家兔和猪等动物的精子,一般采用培养法,即将取自附睾的精子,放入人工配置的获能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精子就可获能;而对于牛羊等家禽的精子在体外进行获能处理时,一般用一定浓度的肝素或钙离子载体A23187溶液进行处理,C错误;
D、高等哺乳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胚胎发育经历的时期是受精卵→卵裂期→桑椹胚→囊胚期→原肠胚期→幼体,D错误。
故选B。
16答案:A
据图分析,图示为培育“试管山羊”的基本过程示意图,甲表示卵母细胞的采集,乙表示体外受精,丙表示早期胚胎发育,丁表示胚胎移植。
甲过程表示卵母细胞的采集,可通过给母山羊注射有关激素(促性腺激素)使其超数排卵,A正确;乙过程表示体外受精,获能的精子和成熟的卵子可以在获能培养液或受精培养液中完成受精,B错误;获能的精子和成熟的卵子可以在获能培养液或受精培养液中完成受精,而受精卵要移入发育培养液继续培养,C错误;丁过程中早期胚胎须移植到与供体生理状态相同的代孕母羊子宫内,D错误。
17答案:B
1、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2、胚胎干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特点:在结构上,体积较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任何一种组织细胞。
3、胚胎移植的生理基础:
(1)供体与受体相同的生理变化,为供体的胚胎植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
(2)胚胎在早期母体中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
(3)子宫不对外来胚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4)胚胎遗传性状不受受体任何影响。
A、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是指从完成受精作用时就已开始,直至发育成为成熟的胎儿,A正确;
B、在卵裂过程中,卵裂球不能从母体中获取营养,只能消耗自身的物质,因此细胞的数目增多,有机物含量减少,种类增加,由于细胞的总体积基本不变,单个细胞的体积不断减小,B错误;
C、桑椹胚和囊胚的内细胞团都是全能干细胞,C正确;
D、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D正确。
故选B。
18答案:D
1、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即囊胚期的内细胞团)。
2、ES细胞在饲养层细胞上或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养液中,能够维持不分化的状态。在培养液中加入分化诱导因子,如牛磺酸、丁酰环腺苷酸等化学物质时,就可以诱导ES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这为揭示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机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A、为了获得更多的囊胚,可以采用激素促进成熟雌性个体超数排卵,然后将卵细胞从母体内取出,在试管内与人工采集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培育成胚胎,A错误;
B、细胞a和细胞b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形成的,故核基因相同,B错误;
C、运用细胞培养技术可以从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中获得胚胎干细胞,首先必须用胰蛋白酶处理内细胞团,分解细胞间的胶原蛋白等,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C错误;
D、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在5%
C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以维持培养液的pH,D正确;
19答案:ACD
胚胎发育过程:
(1)卵裂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数量增加,胚胎总体积不增加。
(2)桑椹胚:32个细胞左右的胚胎,之前所有细胞都能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属全能细胞。
(3)囊胚:细胞开始分化,其中个体较大的细胞叫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胚胎内部逐渐出现囊胚腔;囊胚的扩大会导致透明带的破裂,胚胎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孵化。
(4)原肠胚:内细胞团表层形成外胚层,下方细胞形成内胚层,由内胚层包围的囊腔叫原肠腔。此时细胞分化在胚胎期达到最大限度。
A、①为受精过程,该过程需要依赖细胞表面糖蛋白识别,精子发生顶体反应,释放出水解酶,A正确;
B、②为卵裂过程,该过程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细胞卵裂过程中,单个细胞体积减小,因此核质比例增大,B错误;
C、③过程除了存在细胞的分裂,还存在细胞的分化,C正确;
D、④过程中发生细胞分化,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该过程细胞的基因表达发生了差异,D正确。
故选ACD。
20答案:BCD
1、胚胎干细胞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另外,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可进行冷冻保存,也可进行遗传改造。
2、识图分析可知,图中①为早期胚胎的囊胚阶段,②为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如在饲养层细胞上培养,③表示在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裂、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培育出各种人造组织器官的过程。
A.图中③过程为干细胞的诱导分化,通过该过程可定向培育人造组织器官,用于器官移植,解决供体器官不足和移植后免疫排斥的问题,A正确;
B.图中途径②没有发生细胞分化,所以研究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可选择图中③途径,B错误;
C.细胞培养过程中,5%CO2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培养液的pH,C错误;
D.②过程胚胎干细胞只分裂而不分化的培养,可在饲养层细胞上进行,饲养层细胞可作为干细胞分裂、增殖的营养细胞,也可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养液中培养,使干细胞只分裂而不分化,D错误。
故选BCD。
21答案:促性腺激素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
维持培养液的pH
分割
2
①④
据图分析,图示基因编辑猪培育过程涉及的技术手段有转基因技术、核移植技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等,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目的基因)导入2号猪的体细胞核中,然后将2号猪的体细胞核移植到1号猪的去核卵母细胞中,再将重组细胞培养到囊胚并移植到3号猪的子宫中去,最后分娩产生了4号转基因克隆猪。
(1)据图分析可知,1号猪提供的是卵母细胞,对其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使其超数排卵,获得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能进行核移植。
(2)将2号猪的组织块分散成单个的成纤维细胞需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该细胞的培养应在37℃含5%的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其中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3)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对图示早期胚胎进行分割,可以获得更多的基因编辑猪;据图分析可知,核移植的细胞核来自于2号猪,因此产出的基因编辑猪的性染色体来自于2号猪。
(4)检测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目的基因)是否导入4号猪,可以采用DNA分子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的序列;目的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是蛋白质(病毒外壳蛋白),可以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法进行检测,故选①④。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转基因技术、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等过程,能够弄清楚题图中不同的猪提供的结构和作用,明确核移植时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并能够选择正确的方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22答案:核移植
发育的全能性
基因表达载体
B和C
HindⅢ和PstⅠ
EcoRⅠ和Pst
Ⅰ
绿
抗原一抗体杂交
(1)核移植是将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所以实验前要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
(2)将基因导入ES细胞而不是导入到上皮细胞是因为ES细胞具有全能性。
(3)步骤③是将目的基因导入ES细胞,该过程之前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DNA复制只能从5’到3’,因此构建前利用PCR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时,可以从图2中A、B、C、D四种单链DNA片段中选取B和C作为引物。由图可知,SamⅠ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位于目的基因上,用该酶切割会破坏目的基因,因此对干扰素基因片段和质粒进行酶切时,可选用限制酶HindⅢ和PstⅠ或EcoRⅠ和PstⅠ。
(4)用限制酶HindⅢ和PstⅠ或EcoRⅠ和PstⅠ切割时会破坏红色荧光蛋白基因,但不会破坏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因此将步骤③获得的ES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选择发绿色荧光的细胞进行体外诱导。为检测干扰素基因是否表达,可以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法。
23答案:启动子
终止子
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显微注射法
DNA分子杂交
去核
胚胎分割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包括四个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1)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有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以及标记基因,其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2)将人溶菌酶基因导人动物细胞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检测该细胞是否含有人溶菌酶基因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3)构建出重组胚胎,需要将含溶菌酶基因的胎儿成纤维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重组胚胎可以利用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多个转基因胚胎。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从题文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24答案:初情期
细胞核和线粒体
顶体
卵子从卵泡中排出
胎儿
排卵前后
精子和卵子结合
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
放射冠、透明带、卵细胞膜
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发生的不同点:
(1)精子的两次分裂是连续的,场所唯一(MⅠ和MⅡ的场所都是睾丸);而卵子的两次分裂是不连续的,场所不唯一。(MⅠ场所在卵巢,MⅡ场所在输卵管中)
(2)精子和卵子发生的时间不同:精子的发生是从初情期一直到生殖机能衰退;多数哺乳动物卵子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贮备是胎儿出生前完成的;MⅠ是在雌性动物排卵前后完成的,MⅡ是在受精过程中完成的。
(3)精子的形成过程需要变形;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不需要变形。
(1)精子的发生从初情期开始;精子细胞变形为精子时,细胞核变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而保留下来,线粒体聚集在尾的基部形成线粒体鞘而保留下来;高尔基体发育为头部的顶体。
(2)排卵的实质是排出卵子,即卵子从卵泡中排出;哺乳动物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是在胎儿期完成的;排卵排出的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也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因此其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时间是在雌性动物排卵前后完成的,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中完成的;卵子受精的标志是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
(3)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入卵必须穿过的三个结构依次是放射冠、透明带、卵细胞膜。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精子的形成过程、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受精作用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了解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25答案:基因元素组成、基本单位和连接方式相同
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标记基因
启动子
终止子
显微注射法
细胞核移植技术
早期胚胎培养
氨基酸
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基因(或DNA)
分析题图可知:①表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②表示超数排卵;③表示细胞核移植;④表示早期胚胎培养;⑤表示胚胎移植。
(1)水母的基因可以通过质粒转移到猪的细胞中,说明水母和猪的基因结构相同,都是双螺旋结构;水母的基因能在猪的细胞中表达,说明水母和猪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子。
(2)重组质粒应包括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和终止子。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一般采用显微注射法。
(3)图中除了基因工程技术外,还有细胞核移植技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及胚胎移植技术等。
(4)蛋白质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并合成出目的基因,设计的依据是通过预测蛋白质的功能设计蛋白质结构,进而推断出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序,再根据氨基酸排序设计出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基因(或DNA)基因中的碱基序列,然后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理清题图,结合教材知识准确答题是关键。
26答案:mRNA
少
MⅡ中期去核卵母细胞
物理或化学(或答电脉冲、钙离子载体、乙醇、蛋白酶合成抑制剂,答出一个物理方法一个化学方法即可)
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桑椹胚或囊胚
胚胎分割
去核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的细胞质DNA,能控制某些性状
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2、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克隆动物。
(1)反转录是以mRNA为模板,因此,要首先得到水母中目的基因转录成的mRNA;因为DNA转录形成的成熟mRNA不包括非编码区和内含子对应的部分,所以由成熟mRNA反转录出的目的基因较水母体内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碱基数量少。
(2)因为MⅡ中期去核卵母细胞含有早期胚胎发育需要的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因此,将细胞核转至MⅡ中期去核卵母细胞中;要完成细胞的分裂和发育进程,需要经物理或化学(或答电脉冲、钙离子载体、乙醇、蛋白酶合成抑制剂)处理。
(3)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是胚胎能在代孕母兔内存活的生理学基础;如果想通过代孕兔一次生出两只荧光克隆兔,可选用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进行胚胎分割。
(4)去核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细胞质DNA,这些DNA能控制某些性状,故生出的兔子在某些特征上与乙兔相似。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核移植和胚胎工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熟记相关知识并能结合问题分许作答是解题关键。
27答案:逆转录酶
耐高温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不能
该目的基因只能在转基因动物的乳腺细胞中表达
⑤
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1)图中①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②过程常用到多聚酶链式反应,该反应用到的酶具有的显著特点是耐高温;③过程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2)科学家在④过程获得的受精卵中没有检测到该病毒的抗原,这一结果不能作为判断“目的基因没有导入受精卵染色体”的依据,理由是该目的基因只能在转基因动物的乳腺细胞中表达。
(3)比较⑤和⑥过程,细胞的减数分裂没有完成的是⑤,良种奶牛的细胞的减数分裂完成后应该形成卵细胞。
(4)囊胚的d细胞与其他细胞相比,在形态上具有的特点是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识记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8答案:生长发育或胚胎发育
隐性
♂A×♀C
1/8
获能或增强活力
③
供能
性别、高产奶和适应生长的基因
②
胚胎分割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分析题图:图中①表示精子的采集和获能,②表示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育,③表示体外受精,④表示早期胚胎的培养,⑤表示胚胎移植。
(1)选择B作为母本,原因之一是胚胎能在母体内正常生长发育;♂A(具有产奶基因的纯种)×♀B(具适宜本地生长基因的纯种)→C表现为适宜本地生长,但产奶量并未提高,说明高产奶是隐性性状;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要获得产奶量高且适宜本地生长的母牛,应选择♂A与♀C杂交,后代中出现产奶量高且适宜本地生长的母牛的概率为1/2×1/2×1/2=1/8。
(2)精子在受精前需进行获能处理,卵子的减Ⅱ分裂在受精作用(过程③)中才得以完成;体外培养胚胎时,需在培养液中提供葡萄糖等物质以保证充足的能量供应.为筛选出具有良性状的母牛,过程⑤前应鉴定胚胎的性别,以及是否具有高产奶和适应生长等良基因,子代母牛的良性状与过程②的基因重组有关。
(3)利用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技术,可同时获得多个基因型相同的后代,提高了已有胚胎的利用率。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胚胎工程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体外受精的过程,掌握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判断显隐性关系及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9答案:④
DNA双链复制、Taq酶(或热稳定性DNA聚合酶)
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显微注射法
该流程用的动物细胞一般是受精卵,受精卵较大,显微操作方便,而植物和细菌细胞比较小,显微操作不方便(或植物和细菌细胞有细胞壁影响注射操作)
PCR技术、基因工程、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
该转基因动物体内一些细胞表达的S蛋白释放到内环境,会引起体液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有了“天生“特异性抵抗病毒M的能力
分析题图:图示简要的操作流程,其中①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逆转录过程,②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③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④表示目的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
(1)图中①过程为逆转录过程,④过程包含转录过程,在逆转录和转录都会形成DNA与RNA的杂交链。
(2)在体外选择性扩增目的基因(S基因)常用的技术为PCR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PCR技术使用的酶是Taq酶。
(3)重组表达载体应包括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等特殊的DNA片段。
(4)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常用方法是显微注射法,该流程用的动物细胞一般是受精卵,受精卵较大,显微操作方便,而植物和细菌细胞比较小,显微操作不方便(或植物和细菌细胞有细胞壁影响注射操作)。
(5)培育该转基因动物需用到的生物技术有PCR技术、基因工程、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该转基因动物体内一些细胞表达的S蛋白释放到内环境会引起体液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有了“天生”特异性抵抗病毒M的能力。
点睛: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步骤等,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作答。
30答案: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去核卵母细胞
促性腺激素
透明带
胎膜和胎盘
发育的全能性
早期胚胎培养
无菌无毒的环境
由图可知,①是核移植,②是早期胚胎培养,③属于转基因技术。A是去核的卵细胞,B表示重组细胞,C是囊胚。
(1)由于患者淋巴样干细胞先天性分化异常,引发严重的T、B细胞早期发育停滞,它们的外周血没有成熟的循环T、B淋巴细胞,所以“人重组激活基因”缺失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发生缺陷。图中的A为去核卵母细胞,若要得到较多数量的A,需要对供体注射促性腺激素进行超数排卵。
(2)结构C中的a为透明带,b(滋养层)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图C中的c内细胞团具有发育的全能性,故可以诱导成造血干细胞。
(3)②过程为早期胚胎培养,需要满足无菌无毒的环境、适宜的温度和pH、相应的气体环境及营养等条件。
点睛:
本题结合图解,综合考查免疫调节、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胚胎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识记核移植的具体过程;识记体外受精的具体过程及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