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积的变化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
教学目标:
1、通过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的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拼接前后有关几何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物体表面积的问题,发
展空间观念。
3、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4、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多个相同正方体叠放后表面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棱长为a的正方体有(
)个完全相同的(
)形的面,它的每个面的面积为(
),正方体的表面积为(
)。
2、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每个面的面积是(
),它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二、操作探究
探究一: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1、
拼一拼(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
2、
想一想: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体积怎么样?表面积怎么样?
3、交流反馈
4、揭示课题并板书:表面积的变化(板书:表面积的变化)
探究二:用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1、
小组活动:
(1)用3个、4个、5个正方体排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体。
(2)完成表格。
正方体的个数
2
3
4
5
…
n
拼接几次
减少正方形面的个数
减少正方形面的面积(cm2)
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cm2)
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cm2)
2、反馈交流
3、归纳并板书(板书:每拼接一次减少二个面)
4、填空:
①把11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排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会减少(
)个面的面积。
②把6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排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会减少(
)个面的面积。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5、探讨用6个正方体拼一行,求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的不同解法。
(1)小组讨论
(2)反馈交流
6、小结
探究三:用6个或者8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
1、探讨用6个正方体拼长方体的另一种拼法。
(1)拼法:
(2)同桌讨论:表面积会减少(
)个小正方形面的面积,拼成的长方体
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3)思考并讨论:同样用6个正方体拼长方体,为什么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不同?
(4)反馈、小结并板书(板书:拼接面越多,表面积减少越多。)
(5)如果将6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包装在一起,按哪种拼法包装最节省包装纸?为什么?
3、巩固应用
小组活动:
将8个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包装在一起,有几种包装方法?
哪种包装方法最节省包装纸?为什么?
可能会出现三种拼法
拼法一:
拼法二:
拼法三:
交流得出:第三种包装方法最节省材料。
四、总结全课、深化目标:
这节课通过拼一拼、说一说,研究了物体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情况,你有什么收获呢?
拓展延伸
探讨把长方体切开,表面积会有什么变化呢?切一次多几个面?
一个表面积是56平方厘米的长方体木块,长6厘米,宽和高都是2厘米,把这个长方体木块切成3个正方体,切开后的3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与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相比较,表面积增加了多少?现在3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多少?
板书:
表面积的变化
每拼接一次减少二个面
拼接面越多,表面积减少越多。
减少了14个面,表面积之和减少14cm2
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34平方厘米
减少了20个面,表面积之和减少20cm2
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8平方厘米
减少了24个面,表面积之和减少24cm2
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4平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