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圆锥的体积︳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圆锥的体积︳西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4 13:3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圆锥的体积[中国^教*~育出#版%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来*源
在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等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经历圆锥体积计算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中~国%教#^育出版网&]
【教学难点】[来源
在圆锥体积计算的推导过程中,理解转化前后的关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柱体、圆锥体,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形水槽,河沙或水。
教学过程[来源: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揭示并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一)。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来源:*#z
1.教学例2和课堂活动第2题]
(1)引发猜想:圆锥的体积怎么计算?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中#@国教%育出&^版网]
3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2)合作探究。
教师:圆锥的体积到底该怎么计算?用老师为你们提供的学具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看看有什么发现?
合作学习材料:等底等高空心的或实心的圆柱和圆锥、不等底等高空心的或实心的圆柱和圆锥,河沙或水,水槽。
  合作学习记录单
1.小组选用的工具:。
2.实验探究的规则:。
3.我们小组的发现:。
提出要求: ①确定研究的方法思路。②选择好研究实验的材料。③分工合作开展研究。④填写好合作学习记录单。⑤准备全班交流。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活动。[中*@国&教%育出版~网]
(3)全班展示交流。[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①引导学生按照合作学习记录单展示,重点突出小组的发现。展示多种情况。
②课件演示其中一个实验过程:用空心的圆锥装满水,再把水倒在与这个圆锥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形容器中,倒了3次,刚好装满圆柱形容器。
(4)公式推导。
师:根据上面的探究过程,怎么计算圆锥的体积?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揭示并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一)。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来源:*#z
1.教学例2和课堂活动第2题[
(1)引发猜想:圆锥的体积怎么计算?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中#@国教%育出&^版网]
3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2)合作探究。
教师:圆锥的体积到底该怎么计算?用老师为你们提供的学具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看看有什么发现?
合作学习材料:等底等高空心的或实心的圆柱和圆锥、不等底等高空心的或实心的圆柱和圆锥,河沙或水,水槽。
  合作学习记录单
1.小组选用的工具:。
2.实验探究的规则:。
3.我们小组的发现:。
提出要求: ①确定研究的方法思路。②选择好研究实验的材料。③分工合作开展研究。④填写好合作学习记录单。⑤准备全班交流。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活动。[中*@国&教%育出版~网]
(3)全班展示交流。[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①引导学生按照合作学习记录单展示,重点突出小组的发现。展示多种情况。
②课件演示其中一个实验过程:用空心的圆锥装满水,再把水倒在与这个圆锥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形容器中,倒了3次,刚好装满圆柱形容器。
(4)公式推导。
师:根据上面的探究过程,怎么计算2.全课总结
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现实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与猜想,产生困惑,激发学生想验证、探究的内在动力。通过学生互助合作、自主探究、动手实验等学习方式探索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在学生理解了体积计算公式后,引导学生在判断、填空、计算等练习过程中,既注重对概念的理解,又注重概念变式的运用,引导学生对圆锥体积的含义有进一步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整节课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都得到有效的培养。
圆锥的体积?